“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英语第一册”修订本_英语论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修订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册论文,义务教育论文,五年级论文,课程标准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英语》,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依据,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话题、相关内容及目标要求,降低了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化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复现率,规范了故事课的呈现,简化了故事内容,添加了语音内容,添加了单元复习课具体的练习活动及形成性评价的借鉴性方案,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是小学英语学习目标由一级到二级递进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体现了由易到难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由原来的简单语句、图示对话,部分调整为短小语段和成段的对话,符合二级目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及“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的目标要求,下面对本册教材的修订情况作具体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修订

      Unit 1 My Family

      1.内容修订

      删掉了关于Jenny一家的内容及西方人眼睛、头发、颜色等特征的内容。改为围绕李明的大家庭,以语句和语段结合的方式介绍李明一家的人物关系、外貌特征、职业及交通方式、个人喜好及家庭喜好。

      在本课中,父母双方的“家庭树”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了家庭称呼英语名称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家庭树”复习旧知,说出已学家庭成员名称:mother,father,grandmother,grandfather。学生听录音获取aunt和uncle的读音,在“家庭树”图片的帮助下理解词义,自主学习。教材修改后,单元主题更加鲜明,呈现了短小语段文本,逐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二级目标,且更有益于学生用英语表达及对自己的家庭作简短描写的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实现英语课程在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课程总目标。由于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具有共性的目标要求,本文只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目标作具体分析。

      (1)学生能听、说、读、写以下词语和句型,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brother,sister,parent,have (has);

      I have…

      uncle,aunt,cousin,hair,white,black,thin;

      He/She has…

      work,worker,doctor,nurse,hospital;

      He/She verb+s/es…

      walk,go for a walk,plant,flower,cook;

      He/She likes to…

      we,family,film,watch a film;

      We like to…

      (2)学生能发现、认识并运用以下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尝试认读新的单词。

      a—name,face; ay—day,play; ai—rain,wait

      3.教学建议

      在讲授家庭成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者让学生自己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换信息,在班里进行介绍。

      在学生熟悉了怎样介绍家人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把同学的问题加以总结,如:“How many people in your family? What colour is your mother's hair? What does your mother look like? Is your mother tall?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答案,不难看出,写出的答案可以串成一个介绍自己家庭的小短文,然后稍加修饰就成了一篇习作,教师平时给学生一些这样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帮助。

      Unit 2 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1.内容修订

      删掉了关于方位的内容;添加了中国长城的介绍;Australia一课改为角色对话方式。

      Australia一课由陈述式介绍澳大利亚改为张老师和李明之间的对话。以角色对话方式呈现的课文相比较陈述介绍的课文,学生更易于练习和表演。教材修改后,降低了学习的容量和难度;呈现多样化阅读文本,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及文化意识)

      (1)学生能听、说、读、写以下词语和句型,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China,map,speak;

      know,about,city;

      of,star;

      here:

      beautiful:

      This/Here is…

      They speak…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apital city of...is…

      (2)学生能发现、认识并运用以下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尝试认读新的单词。

      e—me,we; ea—tea,meat; ee—teeth,tree

      (3)文化意识。知道本单元介绍的国家的首都和国旗并了解重要的标志物。

      3.教学建议

      在学习本单元时,每一课都可以利用国家名称—首都—国旗—语言—名胜这一主线展开讨论,以Canada为例,首先提出问题如:“What is the name of this country? What is the capital city of Canada? What do they speak in Canada?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Canada’s flag? Can you talk about the places in Canada?”讲完课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具体信息。最后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来完成这样一个表格。

      

      Unit 3 A Travel Plan

      1.内容修订

      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语法的要求,删掉了关于数字百、千及比较级的内容;把表达时间的介词in,on,at的学习目标后移到第四单元;“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一课改为成段的角色对话;调换本单元故事为Billy Bee。

      新增加的故事Billy Bee巧妙地涵盖了本单元交通工具、距离、快慢等语言知识。以动物为主题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格。教材修改后,降低了学习的容量和难度;呈现多样化阅读文本;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听、说、读、写以下词语和句型,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love,travel,interesting,place;

      may,young,come,great;

      May I…? Yes,you may./No,you may not.

      call;

      slow,plane,fast,train,from…to;

      How far is it from…to…? It is…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I'm going to…/We are going to…

      I/We will...

      (2)学生能发现、认识并运用以下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尝试认读新的单词。

      e—me,we; ea—tea,meat; ee—teeth,tree

      3.教学建议

      下面以本单元的故事为例介绍一下图片故事教学。

      教学目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认读所学词语,阅读小故事和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逐步形成语感。

      教学要求。要求小学生达到以下基本技能:能根据图片等提示认读;能基本理解大意;能理解语篇主要内容;能借助图片理解具体信息。

      教学策略。建议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策略。如:略读、寻读、借助图片或上下文猜测词义等。

      评价活动。小学阶段主要有以下阅读活动形式:阅读排序、阅读连线、阅读回答问题等。如:

      

      (1)阅读排序:按故事情节排序,图片的顺序①(

       )②(

       )③(

       )④(

       )。

      这道题考查学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小短文的能力,通过对图片排序,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故事发生的顺序。

      (2)阅读连线:通过将图片与句子的连线活动,考查学生对短文理解的能力。

      (3)阅读回答问题:Can they go to Honey Flower City by plane? Do you like Billy Bee? Why?

      这个阅读活动考查学生能读懂故事、根据细节及结合实际回答问题的能力。第二个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Unit 4 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

      1.内容修订

      替换了原来单元大量的内容,根据故事线索,改为Danny、Jenny在李明家过年的内容,单元主题由“Let's Get Ready!”改为“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

      教材修订改变了单元主题,添加了介绍祖国文化的内容,呈现了关于“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介绍,故事内容调换为Years Animals。本单元教材修改后,学生能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的春节、端午节、十二生肖等,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外国的节日并作一对比,设计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活动,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听、说、读、写以下词语,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at,evening,nice,meet,morning,afternoon;

      room,door,window,make,kid;

      year,also;

      boat,moon,wonderful;

      those,that

      (2)学生能发现、认识并运用以下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尝试认读新的单词。

      o—nose,home; ow—know,slow; oa—coat,boat

      3.教学建议

      下面以本单元Lesson 17 The Travel Plan为例来介绍一下课标中关于写的活动:根据提示填空、完成语句、仿写、看图写话等。

      (1)根据提示完成计划:考查学生根据实际仿写计划,合理安排活动的能力。

      

      This is my travel plan…

      (2)看图写话:这是一个看图、写句子相结合的综合活动,考查学生看图并表达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说明

      本单元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活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设计了生动活泼、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性。教材中每课及每单元复习课都设计了有效检验学习目标达成的活动,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课本中的活动可操作、可借鉴、可拓展,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活动设计的范例。

      教学中,学生两人小组互相询问父母的职业、工作地点和上班的交通方式,在提供的图片上打钩。问答后,再用英语写出来。该活动具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本单元修订后加入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介绍,如在“Talk more about China.”的练习活动中,学生除了练习本课出现的中国的故宫、长城之外,还延伸到文本之外的兵马俑、布达拉宫、莫高窟等名胜古迹。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

      本单元第24课改为生肖动物排名来历的故事,巧妙地把动物名称和序数词的语言知识融合到了动物开会签到顺序的传说故事中。故事中的活动体现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活动,符合课标二级目标的要求。但是,由于课本篇幅有限,教师还需在教学中设计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活动,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方案说明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教学中,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使评价在培养学生自信和保护学生自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冀教版《小学英语》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体现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单元形成性评价方案,学生根据完成单元复习活动情况以及平时在家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课下活动或家庭作业),开展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活动。每个技能项目的三颗星代表A、B、C三个等级,通过综合各项技能的评价情况得出本单元的评价等级A(10-12颗星),B(7-9颗星),C(1-6颗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学习,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也是方案中没有设计D等级(不及格)的原因。

      教材中只是提供了一个供教师借鉴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而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灵活、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还可取得与家长的交流和合作。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评价方案

      

      以上评价方案包括学习行为、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具体的评价项目。尤其是整理归纳的评价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包括对词汇记忆方法及语言知识(have/has的用法)的发现和归纳。因此,形成性评价的方案设计和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采用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或评分等评价方式,也可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适合、方便学生操作和管理值得教师在设计中关注。

      总之,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地取舍和调整,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  ;  ;  ;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英语第一册”修订本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