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标准论文,数学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提出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一种认知过程。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还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4个方面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学生学习数学具体分为4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2 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
2.1 教学应促进所有学生数学学习——对象意识
(1)教学应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性格差异和学生的认知差异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不同学生的智力差异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它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组成。每一个人的智力都由多种智力因素组成,它们各不相同又各有所长。在学习中,表现为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能力较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思考,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数学教学应与学生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社会相结合。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现象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数学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如: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或者估算自己家的住房面积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学是一门以探索自然规律为基础的学科。人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应由学生的学习所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般可以抽象为5 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它是针对每一课堂而言的具体而特殊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呈螺旋形、往复递进的、非封闭的上升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较难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固着点。例如:在概率与统计学习的第一学段(1~3年级),教师可通过举“明天的课外活动是否有同学不参加?”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在第二学段(4~6年级),可通过让学生估计自己家里一个月共用了多少度电;根据2支球队以往比赛的胜负情况, 预测下一次比赛的谁获胜的可能性较大,并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这样在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期,增加在具体情景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在第三学段(7~9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事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数据处理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这样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2.2 创设和维护良好数学学习环境——情景意识
(1)创设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使学生处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情景中,美国的“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N)在1990年推出的《数学教学的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应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才能。评估这种环境的标准是:教师应告诉学生数学既是一门可以单独探索和创造,同时又需要交流与合作的学科;尊重学生和他们的想法以及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发性;筛选课题,使学生能由此产生新的观念并加入和扩展原有的知识;鼓励学生导出和证实他们自己的结论;敏锐地察觉并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肯定和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和持续进行数学学习。教师选择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数学问题情景的设置应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2)让学生体会公平、宽容和尊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背景,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呈现多样性,教师可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班级课外活动等形式的活动形成一个心理相容的学生集体,使得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集体心理相容可保证成员有相似的态度,产生满足感,使成员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让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教师应通过表扬、竞赛等多种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学风的班级体,教师是教学环境的创设者与调控者,他应使整个班级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互动。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础, 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心理特征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个体产生集体归属感、认同感和力量感。建立和实施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应致力于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调节和谐友好的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地控制学生之间的问题行为。一方面,教师应着力创建和谐的课内外气氛,形成信任、民主、主动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体验到自由、轻松;另一方面,要重视建立定向化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课堂、引向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
(4)充分利用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课程资源,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数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多种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文字和音像教学资源。在学生理解了相关的数学原理,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数学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条件好的学校,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过程并研究其性质;通过网络获得新的数学信息并与他人进行学习上的交流;计算机还可以产生足够的模型,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具体化。数学课外兴趣小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合作精神。利用工厂、展览会等社会资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课程资源可以从不同渠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
2.3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标意识
(1)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推导、 归纳出相关数学概念、原理。数学既是一种定理的、抽象的反映客观世界的理论,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大量的信息做出选择与判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交流信息的有效、简捷的手段,学生的概念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的获得过程,它需要一定数量的经验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先要从一组相同的事例中抽出事物的共性,通过正例、反例弄清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上升为思维中的具体。观察和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是形成数学模型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中的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检验理论观点,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观察、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
(2)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上组织课程, 辅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本。它们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习数学应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教师在教学前应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掌握其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中去。对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
(3)促进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 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在现代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小组、课外科技小组等多形式的学习团体。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相互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事小组内不同的工作,并最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不固执己见,对同学的见解,既要乐于接受合理成分,又要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4)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主要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的主导方面,是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的结合。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有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宏观上, 数学思维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其中包括直觉归纳、类比联想、观念更新、顿悟技巧等许多方面;微观上,要求数学思维步步为营、言必有据,进行严谨的逻辑演绎。这2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数学思维的特征。 数学的学习应按“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进行,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表现重要数学意义、有利于学生一般能力发展的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并求出,包含该主题的数学模型,判断它的合理性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其它方面。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脑激励法和互惠式教学等教学技术,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策略的发展。
2.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意识
(1)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应帮助学生增加对环境和对自身的理解,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体验,避免用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通过订阅多种科学杂志,组织课外数学学习小组、参观、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参与到制定教学计划的活动中来,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科学有效的利用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从整体上是长期的,如: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同时它又分成一个个小的、近期的,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一系列目标,以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如,计划参加一个课外科技活动,完成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设计等。
(3)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 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内在倾向性,即自我实现。外部条件的作用就在于创建有利条件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不能阻碍潜能的发挥。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具体数学教学目标确立、学习方法的选择、课外科技小组的组成等,都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制定,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结合学生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美国数学家贝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要达到2个目标, 一是属于知识范畴,称为数学教学的直接目标,即,要掌握的事实、概念、技能和原理;二是属于能力范畴,称为数学教学的间接目标,即,要具备证明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独立探究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其中,探究能力既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同时又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必需的各种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随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形成情况。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调整、修正原来的教学计划,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5 评估学生的学习——裁判意识
(1)经常与学生交流学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余时间都应用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学生交往时应充满爱心和耐心,提高对自己和学生的活动及言语的敏感性,争取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
(2)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由于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不宜只采用纸笔测验,应放弃单一的给学生打“综合分”这种评价形式。可结合“课堂日记”、“现场笔记”和“档案袋”等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情况。评价的方式应与评价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相结合,考察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可用笔记、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考查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书面考试;考察学生的合作精神可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同时,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各科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应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体。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何种提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养成自己监测学习的习惯。
(3 )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定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测量学校运动场的面积,让学生自己根据现实材料设计一个数学模型等,从中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的了解来评估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用这些记录与以前的记录相比较,并把结果适当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把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较,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标签:数学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有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