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5400)
【摘要】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GERC)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GERC总共72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有35例。另一组是研究组,应用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有37例。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采用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较显著,极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铝碳酸镁;雷贝拉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220-02
GERC指胃内容物和胃酸反流到食管,食管不适,出现咽喉反流、疼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研究显示,咽喉炎本身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久治不愈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向上可累及鼻、耳等,引发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向下侵犯下呼吸道,如气管、喉等,引发支气管炎、喉炎、肺炎和气管炎等,危及个体生命健康,需引起重视,给予有效药物。现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GERC总共72例患者,对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作出分析,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GERC总共72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有35例,男女分别21例、14例,均龄(45.19±7.31)岁,34~65岁不等,病程平均(8.33±1.55)个月,2~15个月。另一组是研究组,应用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有37例,男女分别24例、13例,均龄(45.56±7.72)岁,34~66岁不等,病程平均(8.22±1.57)个月,2~16个月。纳入条件:(1)两组有声音嘶哑、咽部疼痛、黏稠物附着感等症状;(2)声带红肿或红斑、黏膜萎缩、声门下息肉样增生和水肿;(3)De Meester评分[1]>14.7。排除条件:糜烂性食管炎、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上呼吸道感染和巴雷特食管炎等。两组自愿加入研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
常规疗法包括清咽、抗感染和利喉治疗等。一疗程4周,共3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研究组治疗
铝碳酸镁每日3次,餐后口服,每次1.0mg;雷贝拉唑每日3次,餐前15~30min口服,每次20mg。一疗程4周,共3疗程。
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声音嘶哑、咽部疼痛、黏稠物附着感等症状,对比评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1.3 疗效标准
疗效分无效、好转和有效三级。无效:3疗程后,症状仍无变化;好转:3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有效:3疗程后,症状基本或全部消失。有效+好转=治疗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平均数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症状评分
对照组治疗前评分(6.75±0.69)分,治疗后评分(5.17±0.88)分。研究组治疗前评分(6.51±0.41)分,治疗后评分(3.40±0.32)分。研究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经统计学处理,P<0.05,t=0.8773,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疗效对比
对照组9例无效,占比率25.71%;15例好转,占比率42.86%;11例有效,占比率31.43%;治疗总有效率74.29%。研究组2例无效,占比率5.41%;13例好转,占比率35.14%;22例有效,占比率59.46%;治疗总有效率94.59%。两组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χ2=1.0858,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食管反流和部分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有密切关系,统计数据分析,约有67%顽固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有相关性,认为胃食管反流能引起局部咽喉损伤,此外,与局部组织缺乏黏膜保护也有关。研究显示,针对治疗困难的慢性咽喉炎,排除其他原因后疗效较差时,需考虑胃食管反流。GERC发病机制有两种,(1)反流物损伤咽喉部黏膜;(2)食管远端酸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分析表明,食管黏膜碳酸酐酶使CO2生成HCO3-,中和反流物H+,减轻反流物对黏膜造成的损伤,但咽喉局部黏膜所含碳酸酐酶被反流物快速消耗,HCO3-生成减少,对反流物刺激更加敏感[3]。临床治疗GERC多给予胃动力药或PPI治疗。铝碳酸镁可有效缓解或改善胃酸过多导致的各种病症,中和胃酸,与胆酸可逆性结合,维持胃内pH(pH值3~5),加快病变部位痊愈。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依索拉唑、泮托拉唑等。雷贝拉唑可直接附于胃壁细胞的表面,对H+/K+-ATP酶进行抑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患者应用此药20mg,1h内便能发挥药效,2~4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能有效减少食管黏膜损伤发生几率,治疗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组(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疗法),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高,可见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效确切,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高,推荐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春.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43-144.
[2]秦迎春,秦卫红.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8):146-147.
[3]董道文.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3,24(32):3013-3015.
论文作者:陶茂淮,郭娅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贝拉论文; 碳酸镁论文; 食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黏膜论文; 疗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