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_社工论文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_社工论文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述评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标志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诞生,此后,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社工教育和实务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系和社会工作专业,直到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成为社会工作重建的起点。自1988年至今,社会工作专业在各大学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到1999年,已有39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系或专业。本文将重点梳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社会工作教育,指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中国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还处在一个起步兴起阶段,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也没有一个专业刊物。唯一的半学术性的刊物《中国社会工作》在1998年停刊了,相关的文章分散在不同的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杂志上,收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本文选取的回顾文章,主要有两个来源:1)1994年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发展 探索 本土化》;2)来自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刊登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上。采用这两个来源的优点是:1)文章相对集中;2)作者基本上是国内社会工作圈子中人。缺点是由于两次研讨会在主题、参与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全貌。

一、研究文章的概况

1994年4月,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联合举办了“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名学者参会,学者们提交了60篇论文,按内容可分为:1)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新任务及对策;2)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工作课程的设计和实施;3)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意义;4)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与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5)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者协会第二届年会于1999年11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与会者103人,分别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以及47所大专院校从事社会工作教育,或准备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同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上共收入了参会论文46篇,按内容分成了“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价值观”、“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与实习”等专题。

从论文集和专刊上刊登的与会者名单来看,可以说包括了国内社会工作教育者全部主力军。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文章可以代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状况。本文在分析中,对107篇文章进行了量化分析,详情见表1。然后,按照下列主题进行了分类回顾。

表1.研究文章概况

主题

篇数

社会工作发展7+19*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0+4

社会工作教育12+3

社会工作实习1+3

社会工作专业设置

12+10

社会工作本土化

 9+6

社会工作实务1+1

社会工作研究

外国的经验 20

共计107

* 注:前面的数字代表1994年年会论文集,后面的是指1999年年会论文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下的分析,由于文章来源的局限,我们不认为本研究结果会代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全貌,至少,它反映了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圈内,存在的某种现象或问题。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

1.中国社会工作回顾

共有26篇文章集中讨论了中国社工发展的未来趋势。程为敏从养老问题入手,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她指出,要解决因体制转换而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投入资金创办非赢利的社会服务设施,同时要使社会工作的需求与供给达到结构上的适应,根据普通百姓的需要提供廉价的社会服务。[1]

卢谋华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方向是:继承中国历史文化中社会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的经验,广泛吸收海外各国和地区,尤其是华人社会一切有益的社会工作成果,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2]

陆士桢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应该协调力量,形成特色:1)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的职能作用;2)在社会工作资源方面必须更多地取之于民;3)要动员和协调社会工作的多种力量逐步向专业化迈进;4)中国的社会工作必须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出发,并且作用于社会的稳定发展。[1](P31-165)

朱东武分析对比了妇联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异同,并对妇联工作专业化提出了建议。[1](P162-165)

王青山在讨论中国社会工作的起步时,指出,从中国社会工作的传统来看,我国的社会工作不是从西方传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早在20年代,我国的社会工作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国民党管辖区开展的从西方引进的社工,二是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革命性的社工,即,党的群众工作,这是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发明创造的一种社会工作,带有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群众工作的基本精神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因此,我们的民政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妇联工作,都是社会工作,在本质上,与世界各国的社会工作是一致的。[2](P71-73)

徐永祥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必须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用改革的精神解决一些政府部门“以政代社”、“政社不分”而包办社会工作事务,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工作事务方面的职能和权限。其次,要积极引导鼓励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半官方性质的群众团体,学习并运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知识与方法,介入社会工作事务。再次,在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工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2](P43-46)

2.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共有4篇文章讨论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问题。郭伟和认为,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的价值观之上的,所以,不一定适应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他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方法:1)以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和道德观念为背景;2)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3)开放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综合融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他认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简明体系应该包括这些内容:1)和市场经济相容的一般社会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自愿、诚实、守信、敬业、竞争、兼爱、互助等。2)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接纳差异、尊重案主、平等相助、案主自决。3)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操守:敬业、精进、真诚、合作、保密、正义、公德等。[2](P111-118)

许莉娅分析了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如何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建立价值观教育的过程:1)意识阶段:唤醒对社工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2)求知阶段:学习掌握社工价值观体系;3)实践:将社工价值观体现在社工实务中;4)内化:将社工价值观融入个人价值观。

3.本土化的问题

社工本土化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15篇文章涉及到这个问题,其中1994年9篇,1999年6篇。

王思斌在谈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时候指出,在中国存在两个本土化的理解,一是建立一种土生土长的社会工作模式,一是吸取国外的经验并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本土化的概念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讨论本土化,似乎是超前了。[1](P4-18)

韩明谟认为,所谓“本土化”指的是学术研究从本乡本土出发,吸取本乡本土的营养,发展本乡本土的学术水平和策略,并能够解决本乡本土的问题。针对如何进行本土化的问题,他提出:第一,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贪大求洋,要自力更生。第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特征。第三,在不断的艰苦实践中培养人才,促进教育的发展。第四,各项教育的具体安排,都要坚持为农村,为城市大多数人,为社会发展,为未来,为现代化。[1](P203-206)

黄新鲁本土化的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的:1)初始阶段,主要是有选择采用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和需要的社工理论、价值观、以及方法和技巧,把它们嫁接到中国现有的准社会工作实务上来,同时有目的地改造外国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用于中国的实践,以推动加速专业化的发展。2)形成阶段,经过初始阶段,中国的社会工作将发展成为一个大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的专业。3)成熟阶段,到专业形成阶段,本土化基本完成了。[1](P207-209)

花菊香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制约”中,提出在中国,社工的发展面临了一个困境,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工来解决,另一方面,社工没有找到一个立足点,处在亚文化状态。针对这个情况,她指出文化的“瓶颈”作用,以及缺乏与本土文化的整合,是导致社工专业亚文化的主要原因。[1](P130-133)

李越美在“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几点思考”中,讨论了社工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她认为,东西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差异,导致了西方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在东方或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应性,因此,需要进行本土化过程,“要致力于发展一套从东方哲学出发,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切合中国人心灵、性格、文化与实际工作的社会工作哲学、理论与方法,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正在创立之初,这是一个重要且基本的着眼点”。为此,她指出,探讨中国社工教育本土化的方向,需要重点考虑几个方面:1)发展的取向;2)宏观社会工作的取向;3)农村社会工作的取向;4)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建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2](P137-141)

4.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

共有13篇文章讨论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问题。

张李玺提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从社会需求出发,建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既开设专业性技巧性课程,又开设基本理论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社工发展的要求。2)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健全师资队伍。3)课程设计应从具体的培养目标和部门特点出发。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按部门和行业划分的,因此,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到部门的特点。[1](P80-82)

袁华音认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课程本系包括:1)相关学科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2)社会工作专业宏观理论。3)社会工作专业业务知识。4)社会工作专业技巧知识。5)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课。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课。[1](P77-80)

张友琴、陈涛、关信平、李洪涛分别介绍了厦门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开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以及在过程成遇到的问题和困惑。[1](P142-151、P119-122)

5.社会工作实习

只有4篇文章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实习的问题。

马凤芝介绍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安排学生实习的经验。北京大学在目前既无社会工作机构,又无经费和专业督导的条件下,组织了学生的实习。她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指出,在中国的社工实习过程中,要建立多种模式督导;培训督导老师;建立社工教育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完善社工实习制度。[1](P168-174)

樊富珉详细介绍了社工督导的定义、内涵、目的等,并提出在中国应用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几点建议:1)让更多的人了解督导制度;2)培养一批专门的督导老师;3)制定督导工作的标准和评定制度,确立督导地位;4)在现有的专业培训中增加督导的内容;5)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开设社会工作原理和方法的课程,并落实实习计划,实施督导制度,培训专门的人才。[1](P182-187)

向荣探讨了建立与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途径,她根据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提出建立三方伙伴关系,来建立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即通过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同时,邀请自身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参与,以机构和社工教育为主体,以机构为舞台,专家为参谋。在机构内物色督导员,建立督导制,使实习制度逐渐完善。其优点在于:1)充分利用和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以弥补了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3)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4)促进实际工作规范化。5)在实习中,可以不断总结本土的经验,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1](P88-190)

武新、于雷介绍了他们如何安排社区工作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经验,以及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对策。[2](P154-157)

6.社会工作实务

在107篇文章中,只有2篇涉及了社工实务。矫杨提出,由于离婚率越来越高,关心离婚家庭的生活状况就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之一。她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离婚者及其家庭提供服务:1)普及婚姻家庭知识;2)系统开展婚姻家庭的辅导和治疗;3)增加家庭福利服务;4)多层次开展专业社会教育和培训。[1](P158-162)

马洪路系统介绍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如何开展康复社会工作的,特别是如何将个案工作手法运用到康复社会工作当中。这是唯一的一篇详细介绍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文章。[2](P191-194)

7.其他

社会工作研究在107篇文章中没有出现,而另外20篇有关国外社会工作经验的文章,因为与本文的目的不一致,所以,在回顾中省略了。

三、问题和不足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的不足和问题:

1.重教育轻实务

从107篇文章来看,绝大部分文章还是放在社工教育上,实务的文章只有2篇,而其中一篇也是探讨性的。当然,需要解释的是,大部分作者是从事社工教育的。但是,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社工教育者缺乏社工实务的经验,或者说对实务缺乏兴趣。其一个后果就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教育依然停留在学院当中,这种重教育、轻实务的趋势,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的专业[3],这种实务性不仅仅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更是针对社会工作教育者而言的,教育者没有亲身的实务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并且,社会工作在中国作为一个学科、一个职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承认。

2.重思考轻研究,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的规范化

在107篇文章中,绝大多数文章是属于有感而发的、哲学式的思辩或理论性的探讨,缺乏实证的研究。我们提出这一点,并非反对理论探讨和哲学思辩,然而,一旦所谓的理论探讨和哲学思辩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恐怕就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了。从107篇文章的选题来看,大都属于议论文的体裁,如“……之思考”,“……的挑战”,“试论……战略”,“……几个出发点”,“对……的再认识”等。下表罗列了107篇文章的基本情况。我们按照研究性文章的基本格式来检测分类的。

表2.107篇文章的研究方法

内容 篇数

94 99

文献回顾 21* 2

研究方法 0

0

引文出处 28-24* 14

参考文献 36-24* 26

* 注:这里的24指的是在28篇有引文的文章、36篇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中,有24篇是由港台作者写的。

(1)文献回顾:

在研究中,文献回顾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作者和读者了解这些问题:前人在这个领域作过哪些研究?我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通过我的研究可以作出什么样的贡献。[1](P31-36)没有文献回顾,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不清楚作者对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知识有多少了解,也许研究的问题早已出了很多研究成果,重复研究就是一个浪费。第二,我们不了解作者的研究是否有价值,对知识的创造究竟有什么意义。在1994年的论文集中,有文献回顾的21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来自港台地区。而在1999年的论文中,只有两篇文章出现了文献回顾的内容。

(2)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交代上,107篇文章中,没有人提及这个问题。在任何一项研究中,没有研究方法,是无法称之为研究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个不足。

(3)引文出处

在统计的28篇有引文出处的文章中,有24篇的作者来自港澳台和其他国家。这表明。大部分内地作者的文章中,没有列出引文出处,这给读者带来的一个困惑就是,整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的发现吗?文中哪些观点是作者的?哪些又是别人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版权的问题,在引用别人观点时,没有出处,是否会导致侵犯别人版权的问题?

(4)参考书目

在1994年的论文集中,共有61篇文章,有引文和参考书目的分别为28篇和36篇,除去24篇港台作者的文章外,实际上内地作者使用参考文献和引文出处的只有12篇和4篇。而在12篇罗列了参考文献的文章中,有8篇没有列出引文的出处。在1999年的论文集中,共有46篇,有引文和参考书目的分别为14篇和26篇,其中,有12篇罗列了参考文献,但在文中没有列出引文出处。而在14篇有引文的文章中,又有4篇文中出现的引文在参考文献中没有收齐。这些数据说明一个问题,在这些社会工作教育当中,缺乏对研究方法,或者说是对研究性文章撰写的基本训练。

3.缺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系统讨论

(1)社会工作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上述回顾的文章来看,人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似乎各有千秋,有的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就是社会工作;[4]还有的认为,我们现存的民政、工会、妇联以及共青团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也有人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5]。能够出现这么多的不同看法,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讲,的确是件好事,是百家争鸣的表现。问题在于,我们在讨论社会工作这个概念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也就是说,大家在讨论社会工作这个概念时,没有获得一个共识的基础,即: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大家知道,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新教徒伦理,费边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击)和西方中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6][7][8]。但是,同时,人们又相信,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社会工作的基础在于,社会工作方法和职业认同具有普遍性[9]。因此,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发展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引用同样的名称和定义,遵循相同的工作方法,培养和创造普遍的职业认同。同样,我们在中国发展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对社会工作这个在西方价值观框架下发展出来的一个专业和学科,有必要对它的来龙去脉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结果。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社会工作,为本土化服务。如果我们不在一个大家所认同的层面上探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没必要使用社会工作这个术语,我们完全可以使用“群众工作”或“民政工作、工会工作、妇联工作”等。

(2)本土化的概念的讨论。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本土化的讨论当中。在当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有两个概念被混用了,即“本土化”和“本土的”。本土化是一个过程,而本土的则是一个状态。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社会工作本土化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它的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Resnick和Midgley进一步阐述为“专业的社会工作的角色必须满足不同国家的实际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工作时间的需要”。[10]

很多第三世界的学者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和观点,这对我们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将有帮助的。Walton和Abo Elnasr将社会工作本土化分成三个阶段:(1)引进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西方社工的理论和模式,很少考虑本国的文化、经济差异,西方的社工是否在本国适用。他们大都直接引用北美的教科书,采用北美的理论和方法,因为,他们相信社工的普遍性适用的原则。(2)本土化阶段:这个阶段开始于直接引进西方社工知识带来的不良后果的一种反映。引进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有必要修正西方社工模式中的某些概念,使其适用于本国的价值观,满足本国的需要,解决本国的问题。(3)扎根阶段。指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虽然本土化可以使西方社会工作实践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本地的社会工作者和教育者应该创造性的发展自己的策略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当本土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就必定向扎根化过渡。[11]

由此可见,在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本土化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即引进阶段,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如何引进?引进什么?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西方社会工作的主要背景和内容,它的哲学基础、工作方法、以及模式。如果我们对西方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本土化的。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决定引进的过程和内容。第二步才是本土化。因此,本土化的前提是学习和全面掌握我们将要本土化的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忽略了这一步,所以才会出现我们在上面谈到的一个现象,即:我们在讨论社会工作发展的时候,我们不清楚社会工作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的方法是要加强对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介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全面了解社会工作,了解作为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的全貌,而非走马观花,或盲人摸象式的了解。

另外,我们认为,在本土化过程中,我们还要反对另一种趋势,即,全盘西化,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有价值的,可以照搬的。因为,在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特别是美国式的社会工作中,具有浓厚的种族中心主义的色彩,Hammoud[12]和Ho[13]就提醒人们注意,发展中国家受专业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殖民主义在社会工作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影响。

4.从大家关注的主题来看,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在107篇文章中,探讨与婚姻家庭和妇女问题有关的文章只有4篇,占3.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工作教育对妇女问题的关注程度。再来看看人们的选题,绝大部分的题目是和政策、制度相关的,而政策和制度又是以男性为主的主流社会最主流的内容[14]。这种忽视女性的状况,可能导致的一个局面就是,当女性的声音被压制,或被忽略时,在服务的提供,政策的制订时,必然会以男性为中心的。[15]

四、未来发展方向

1.更多了解社会工作,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本土化发展。中国要发展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非民政、工会、妇联或共青团的工作,就要采用国际社会通用的标准,用国际社会通用的话语进行沟通,而非采用个人化的定义或理解来界定这个专业,以及相关的术语。因此,要开放自己,更多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了解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从而为借鉴国外经验创造条件,真正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2.加强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培训。要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必要加强对社会工作教育者的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部分社会工作教育者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要提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水平,首先要提高教育者的水平,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工作水平。

3.关注女性利益,提倡以妇女为本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制度。近年来,随着女性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问题被社会所关注,妇女的需要和为弱势妇女提供社会支持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关注妇女的趋势,在社工界反应不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多地关注女性,提倡发展以女性为本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制度,真正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提高妇女地位,真正推进男女平等。

标签:;  ;  ;  ;  ;  ;  ;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