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保险公司论文,财产论文,因素论文,多元化经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等14类。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仅经营信用保险外,不管是综合性财产保险公司,还是汽车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专业性保险公司,均经营多个险种,有的公司业务集中于少数险种,有的公司业务较为分散、均衡。此外,有的公司仅在部分省区经营或业务主要集中于少数省区,有的公司经营区域涵盖全国所有省区。这些经营行为可分别称为产品(或业务)多元化、区域多元化。值得思考的是: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多元化经营的因素有哪些?从我国保险监管制度来看,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受到的监管限制要明显弱于区域多元化,更多地受自身经营动机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关注产品多元化,以产品多元化经营特征鲜明的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保险产品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多元化经营一直是产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十余年来,保险业多元化经营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保险业务或者说产品多元化经营。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多元化对保险公司绩效或价值的影响,Liebenberg和Sommer(2008)[1]、Luhnen(2009)[2]、Pavic和Pervan(2010)[3]、Shim(2011)[4]等研究表明,多元化对保险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或带来“多元化折扣”。Hardwick和Adams(2002)研究发现,在短期或景气年份,多元化能够促进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增长,在长期或衰退年份则相反[5]。Berry-Stolzle等(2012)对产品多元化经营动机的研究显示,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并非为分散风险,而是内部资本市场配置以及实现公司战略增长的需要[6]。国内方面,高海霞(2008)认为业务多元化有助于保险公司分散风险[7],崔惠贤(2013)研究表明业务多元化对保险公司业绩有正效应[8],而许莉等(2010)发现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9]。总体上看,国内对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问题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险业务多元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而多元化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尚属空白。 二、研究假设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如Staudt(1954)将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归结为谋求生存、提高产出效率、公司增长等43种情况[10],格兰特(2005)将其归结为追求盈利、分散风险、规模增长等三大动因[11]。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对影响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①的因素作以下假设。 (一)追求盈利因素 企业经营以利润或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追求盈利应是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出发点。与追求盈利相关的因素包括:1.公司的总体盈利状况。盈利不佳的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整险种类别和结构,以提高总体盈利性。2.险种的竞争状况和盈利性。险种的产业集中度越高意味着竞争性越弱,而保险公司更倾向于经营竞争性弱而盈利性强的险种(Elango等,2008)[12]。3.资金运用状况。不同险种对资产配置的要求有所差异(张连增、戴成峰,2013)[13],因此保险资金运用状况可能影响险种经营决策。4.中外资保险公司的性质。一般认为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更加稳健、更重盈利。为此,假设:H1(a)保险公司的总体盈利状况与多元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关系;H1(b)所经营险种的产业集中度越高,保险公司的多元化水平越高;H1(c)所经营险种的赔付率越低,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1(d)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率与保险公司多元化水平存在显著关系;H1(e)外资保险公司比中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 (二)规模扩张因素 保险经营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具有扩张业务的内在要求,多元化经营是保险公司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与规模扩张相关的因素包括:保险公司面临业务增长障碍、是否为上市公司、公司资产规模、公司成立年限(Berry-Stolzle等,2012)[6]。此外,保险公司的总体业务规模、增速,以及险种的成长状况也可能影响多元化决策;通常认为中资保险公司更加注重业务扩张。为此,假设:H2(a)面临业务增长壁垒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2(b)资产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比小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2(c)上市保险公司比非上市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2(d)成立时间长的公司比成立时间短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2(e)保险公司的总体市场份额与多元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关系;H2(f)保险公司的总体业务增速与多元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关系;H2(g)所经营险种的业务增速高的保险公司比低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2(h)中资保险公司比外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 (三)内部资本配置因素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的需要(Rajan等,2000)[14]。保险公司可以在不同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调配资金、调整业务布局。国外研究表明,保险公司区域多元化程度越高,业务多元化程度也越高[6]。再保险是缓解保险公司业务扩张与资本短缺之间矛盾、扩大承保能力的重要方式(赵桂芹、吴洪,2010)[15]。为此,假设:H3(a)区域多元化程度高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3(b)再保险程度高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 (四)分散风险因素 多元化分散风险理论认为,增加不完全相关的产品线可以降低收入波动程度[1]。国外研究表明,业务波动大、规模小、非上市的保险公司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表现出更强的多元化动机[6]。为此,假设:H4(a)资产规模小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4(b)非上市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4(c)自担风险能力越弱的保险公司多元化水平越高。 (五)公司治理因素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等公司治理状况对多元化有较大影响(魏锋,2007)[16]。国有企业有较强的扩张性并影响多元化水平(程立,2008)[17]。就保险公司而言,管理者控制较强的公司,更易实施多元化经营;而股东控制较强的公司,则对多元化较为谨慎。集团化经营的保险公司具有更强的多元化理念和文化,其所属财产险子公司更可能多元化经营。为此,假设:H5(a)自有资本比率高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5(b)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5(c)股权分散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H5(d)属于保险集团公司的财产保险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多元化水平。 三、样本数据、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样本与数据说明 为了保证较长的时间跨度,并尽可能扩大观察个体的数量,本文将样本起始时间定为2006年,截止时间为2012年,样本期间为7年。2006年以前成立的财产保险公司有36家,排除纯政策性保险公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样本共有34家公司。这些公司,2006年、2012年市场份额分别为98.34%、89.27%,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按照我国保险业统计和监管的险种划分标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范围划分为14类险种。样本中每个变量的观测值均为238个。本文的数据主要根据历年《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监会及各公司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或资料整理计算。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调整的赫芬达尔指数”(Adjusted Herfindahl Index)、熵指数(Entropy Measure)为被解释变量。调整的赫芬达尔指数和熵指数是衡量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的主要指标[1]。赫芬达尔指数(HHI)是衡量集中度的指标,假设保险公司i的第j险种保费收入在其总保费中的占比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财产保险公司论文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财产保险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