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异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孙小琴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摘 要: 新旧福利经济学都属于福利经济学且有共同点,即都是遵循边际效用理论,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哲学基石,致力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两者在实现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上又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即旧福利经济学偏向于关注社会分配的公平、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等方面,而新福利经济学更加注重效率和个人自由问题,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对我国国有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试分析新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新旧福利经济学;理论差异;国有企业改革
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背景。20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与贸易优势地位滑落,经济发展由鼎盛逐步转向衰弱,英国经济学家汉内认为:“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导致社会矛盾也日益加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矛盾更加尖锐。”[1]为了尽快解决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探寻出路,力求使英国的经济回到正轨,一些经济学家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社会财富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总结,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2.起源。从福利经济学的起源来看,亚当·斯密的个人利益与社会福利是趋于一致的观点、巴夏的“社会和谐论”以及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生产、消费者和外部经济的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福利经济学发展。福利经济学的先驱是霍布森,而庇古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整理归纳,最终形成了《福利经济学》著作,庇古也因此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3.发展脉络。自福利经济学被提出,受到社会重视并蓬勃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旧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庇古;第二阶段是新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卡尔多、勒那、帕累托、埃奇沃思等;第三阶段是相对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阿布拉莫威茨、伊斯特林、米商等;第四阶段是后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是阿玛蒂亚森和黄有光等[2]。到现代,福利经济学发展成为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个派别,两个派别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方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国际市场:国际磷酸二铵价格涨跌互现。需求方面,受卢比贬值影响,印度对中国货源的采购进一步放缓。自4月份至今,印度已采购二铵420万吨,后期仍存需求缺口。上周印度市场共采购20万吨二铵,中国货源5万吨,成交价CFR 428美元/吨,其他来自约旦、沙特和美国。巴基斯坦国内销售增加,二铵库存量走低。中国企业报价坚守FOB 415美元/吨左右,企业持续挺价。
二、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1.旧福利经济学关注弱势群体。福利经济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社会幸福感,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或者世界的社会福利。因为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较大,所以经济学者们便会更加关注穷人的福利待遇。从关注弱势群体这个角度出发,庇古认为福利和商品同样都具有边际效用[3],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边际效用对于富人来说影响不会很明显,对于弱者来说会比较有优势,但是自由的市场不会使边际效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好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即累进税收和社会福利办法来改善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例如通过福利补助直接增加穷人的收入,通过为穷人办理社会保险保障其生活,或者是采取一些社会福利措施来增加生产口粮和生活用品的单位津贴使他们降低产品的价格。
2.旧福利经济学重视社会分配均等化。以边际效用递减为理论基础的旧福利经济学认为,只有实现社会分配均等化,才能实现国家“效用”的提升。换言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要使穷人个人的收入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趋于好转。庇古认为,要想提高国家的福利效用,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社会总体收入量,因为社会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总量呈正相关;二是收入分配均等,因为收入分配越是均等,社会经济福利就会越大。那么怎样才能增加社会总收入呢?为此,必须要在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在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问题上,政府通过对富人强制性征收税款来获得改善弱势群体经济福利的资金,用于失业补助、养老金、医疗补助等方面[4]。但是对于富人不可过分剥夺,会适得其反,磨光富人的耐性,对社会的生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要想使社会福利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把代表社会总收入的蛋糕做大,还要把这个蛋糕分好。
1.新福利经济学提倡个人自由。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就是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确保个人选择的自由,个人的收入分配公平,这也是新福利经济学中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可以看出,新福利经济学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强调政府的功能就是确保每个人在市场中的自由,只有这种相对自由的状态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兴旺发达,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最终为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3.旧福利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国家干预与上文中的社会分配有类似的色彩,通过向富人征税来救济穷人,而这些行为必须要求国家出面干预。私人的企业或者工厂的产值高低不等,因此需要政府对一些产值高的企业进行征税,所获税额以津贴的形式发放给产值低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旧福利经济学显然不会拥护自由市场,认为自由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对改善社会经济福利状况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体现出旧福利经济学对政府作用的无限放大。庇古坚持认为,政府对于企业经济的干预仅限于征税和补贴上,其他的要交给市场来决定。
3.新福利经济学回避收入分配问题。新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用序数论的边际效用理论无法确定本人是否是个体福利的最好判断者以及社会福利是由所有个人福利组成的问题,从而巧妙地回避了社会的具体收入分配问题[5],在序数理论中同样也弱化了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判断,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必须要重视社会分配问题。那么如果刻意回避就会丧失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经济学家在寻找收入分配的最佳途径时呈现出令人尴尬的局面。
2.新福利经济学注重生产效率。与旧福利经济学中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方式相比,新福利经济学更加强调通过经济效率的提高来增加经济总量。它不是旧福利经济学那样只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是将效率纳入生产过程之中,来优化生产要素的分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只有效率提高了,社会经济福利才会达到最优。因此,伯格森等人就一直强调政府要重视提高效率,更加肯定了效率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进口煤价格比国内煤价格拥有比较优势,根据统计,2017年下半年,国内煤价持续维持高位,海外煤价遭遇进口限制遭遇价格压力,从而导致国内和进口煤价格差在50元---70元区间浮动,此后随着国内煤价快速下跌,价格差缩小,根据2018年3月的统计,国内和进口煤依然存在30元左右的价格差。进口煤的价格优势显现,不仅沿海电厂包括内陆的部分企业都会倾向采购进口煤。
四、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2018年2月召开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年总结会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入选“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荣获了“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该医院烧伤科和信息处也分别获得“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和“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正处在一个“行之惟艰”的困难时期,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更加深入的要求,站在新时期新起点上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成为具有全球竞争性的一流国有企业。福利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幸运符,其中的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下,是从福利经济学理论中获取的几点启示。
1.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控上要简政放权,政府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主要还是要靠市场的自主调节,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来自己管理自己,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体。
2.在员工的收入分配方面,福利经济学中过分强调市场自由化,而且注重的是再分配领域的公平,导致初次分配领域放任自流,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所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必须要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一视同仁,着力提高员工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企业要巧妙运用一些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活力和积极性,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有员工满意度增加,整个企业才会不断向前走,不断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
经过实际研究应该认识到,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生产,从而在资源的配置环节中实现有效的供给要求和目标[1]。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主要关系着农业结构性矛盾的化解,从而实现对三量齐增困境的转变,要求保证农业政策的完整性。
3.在企业的生产效率方面,新福利经济学强调将提高效率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方式,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积累的一分子,需要一个正确并且行之有效的策略,立足脚下,展望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新福利经济学中所强调的效率因素,企业要想提高效率,第一,一定要有制度来保驾护航。第二,要制订周密并且具有可行性的计划,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寻求最优方案。第三,要得到员工的拥护和认可,凝聚民心,奖惩分明。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切忌盲目发展经济,例如烟草和采矿业等国家重点企业,虽然经济效率很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类行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很大,因此未来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袁持平.福利经济学的困惑与拓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2):75-78.
[2]上官厚兵.福利经济学述评[D].长春:吉林大学,2006.
[3]昌梅.浅析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异与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4,(20):243-244.
[4]吴默然.新旧福利经济学对我国目前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6):119-120.
[5]余仕麟.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观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84-188.
中图分类号: F27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3-0023-02
收稿日期: 2019-06-29
作者简介: 孙小琴(1995-),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标签:新旧福利经济学论文; 理论差异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