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启示_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启示_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实践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经验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政府明确责任

在日本,学习指导主要由“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部分组成。“特别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想的集团活动,在做到使学生身心平衡地健康发展的同时,发挥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实践的态度,使他们能以相互协助的精神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特别活动”主要是指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当然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日本文部省在教学大纲中曾规定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在谋求身心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作为集体中一员的自觉性,培养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生活的自立的实践态度和将来能正确生活的能力。”这种活动在指导方法上应不同于教学活动。教师要以“顾问”身份参与,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立能力。

印度尼西亚政府明确“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青年学生成为一个能担任领导社会、促进社会和科学生活进步的人才”,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更为重视。要求高等教育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奉献才智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对国家未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感情,使学生在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中具有创造精神,使大学校园成为具有与国家特点相适应的活动中心”。印尼规定,高等学校的三项任务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表明,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培育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所以,大学阶段的教育已不局限在书本上,而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其目的性更鲜明,而教育途径也就更多样化了。

菲律宾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即科学文化素质与意识的教育,以及劳动技能、服务于社会的教育,也受到相当重视。教育决策部门十分强调加强劳动生产教育、实用工艺和职业意识与技能教育,明确要求教师利用一切机会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劳动生产联系起来,促使教学双方在社会需要的服从上达成共识。

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日益要求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才能,因而培养学生具备参与经济生活的品质和能力,也是国外学校德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观念和精神的社会成员。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素质和才能的社会成员。美国就把“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之一。

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使学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他们指出:“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是无可置疑的。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和正常的课余生活,让他们从中学习做人和处事的正确态度,改进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技巧,并且在策划和安排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组织领导能力的训练。”

2.社会支持

美国学校为了培养适应美国社会需要的人才,十分注意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教育。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资助下,组织起来承担一定的项目,如为伤残人员服务项目,为移民子女提供外语训练项目,为监禁青年进行指导等,开展内容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有的学校叫“热线活动”,有的学校叫“自愿主义活动”。学校和社会都很赞赏和支持学生的这些活动。有的州专门通过法案支持甚至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这类活动才能毕业,许多学校成立了各种专门的服务性的指导办公室,全美还成立了几个主要的联盟,以便全国各学校能协调一致行动。另外由75所院校校长建立了一个正式的全国性联盟——公共和社会服务计划,以协调全国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

印尼的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为了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专门成立了联合性的“社会服务协调委员会”。20世纪70年代后期,印尼政府的文教部门把社会服务作为与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三项义务之一,并把它列为“实际工作课”,还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社会服务处”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社会教育在日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而且还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培养教育。因而,日本十分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

3.家长重视

学生的家长也很重视大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鼓励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给孩子们以物质上的帮助。

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在西方,无论是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规范教育,还是宗教教育,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社会实践作为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1.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除政治课外,朝鲜还通过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进行课外教育。如:劳动教育—从高中四年级开始,全体大中学生每年参加劳动70天,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列入教学计划。社会政治活动—每周六下午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政治、科技、文化的宣传工作。访问革命史迹地和战迹地—要求大学学生在3年学习期间,安排4周到石头山等革命史迹地和战迹地访问,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

以哈佛大学为例,它不仅有第一流的教授讲课,而且还以重视社会实践闻名于世。哈佛商学院的教师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发现和整理各式各样的企业问题,形成案例,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生还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哈佛商学院的乔治·罗杰教授说:“我们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学院式的,不如说是现实主义的。这对培养真正的经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方法是实际第一,理论第二。”

近年来,美国商学院掀起改革热潮,内容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要求,新生一到校,必须先去某个公司实习7个月,然后再进学校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田纳西大学商学院将新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去管理一个志愿者蔬菜公司。其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是树立一种观念——必须面对实际问题,不能纸上谈兵。

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学徒培训”制度,即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二年培训,学校负责人指出:“我们要探寻一种高质量的培训方式,它把学校教育与企业中的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

俄罗斯和德国都规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有较长的实习时间,待实习期满,取得工厂方面的鉴定后,学校才给学分。俄罗斯在本科五年的教学计划中规定了24周的学习时间。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一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在工厂实习两次,每次6个月。这样学生既得到了一定的实际锻炼,又为回校后的继续学习作了经济上的准备。招聘单位也因了解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的优先录用人才。

3.劳动教育活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泰国非常重视农村教育。学校通过假期,安排指导学生搞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校,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或参加县、乡组织的流动医疗队,让学生体验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经过这样的锻炼,有的学生返校后主动提出毕业后到农村工作。泰国学生的勤工俭学,不像西方学生那样多从事简单的服务性工作,而是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把政府提倡的价值观念融入学生的自我行动之中,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民族、国家、人民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他们为国家发展竭心尽力学习和工作的意识。

日本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总则中要求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从《学习指导要领》中所列举的10种具体形式看,多数都是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的劳动。这些劳动可以分为美化环境、自愿服务和学习劳动技能三类,具体有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植物栽培、服装裁剪、烹调等。

4.社会服务活动

美国学校重视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一致起来。把校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基础,是美国的价值观,即适合美国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观念。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园生活,另一套为校外生活。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是一个。”所以,美国学校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美国的价值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美国高校的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两类。例如筹集基金、服务性活动、教学服务项目、慈善机构的项目、选举和竞选活动、为老年人和退休者服务、环境治理项目、校外工作计划和参与学校管理等。

北美的墨西哥大学为大学生设立了必修课——《社会服务》。参加社会服务时,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热情地传播科学和文化,切实扶助贫苦民众。学校规定:在社会服务现场,学生不得有家人探望,不得恋爱同居,不得饮酒,在生活上与当地民众相一致,不许搞特殊化,以维护大学生的形象。《社会服务》这门社会实践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这样的价值观:第一,任何专业人才必须履行公民义务,具有民族感情和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第二,必须把业务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所学专业与国家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墨西哥社会服务的重点是农村,文教部明文规定高校师生必须用3至6个月的时间,开设为农村服务的“实际工作课”。学生们在农村中对工、农、渔、牧业、医疗卫生、节育、教育、扫盲、兴修水利桥梁公路、组织及开发农村经济各方面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或具体的协助与指导,在工作中写出工作的阶段总结、社会调查报告,部分学校把这门课还计入学生的学分中。正是通过学生上“实际工作课”,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学用结合,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深入到社会中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增长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走出校门为社会尽职尽责打下较好的心理——行为基础。

5.军事训练

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英、印等国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印尼政府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军训,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纪律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印尼政府明确规定,每一个工科大学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内容包括态度和品性、军事知识和技能、军事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规定和准则等等。

6.公民体验教育活动

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75年发表的报告中,提出了“责任公民”教育的11条具体内容。菲律宾在20世纪70年代对德育方案作了调整,提出了青年公民行动计划,要求中学高年级和大学低年级学生至少要为所在的社区服务120小时,以培养青年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美国的“责任公民”课,除课堂教学外,还组织学生到裁判所、警卫局、法律事务所等机关,通过实践亲自体验现代公民的责任。新加坡的学校除了引导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其他有些国家也把参加公益劳动作为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7.纪念活动性活动

日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许多全校性的活动,其中有些是与全国性纪念活动、社区纪念活动和民俗纪念活动统一进行的,如建国纪念日、国民纪念日、宪法纪念日、敬老日、体育日、文化日、母亲日、父亲日、爱鸟周等;有些则属于学校本身的例行活动,如校庆日庆典、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晨会集合;文艺会、展览会、运动会、远足、保健安全活动、劳动生产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发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从中受到道德观念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让学生增强对祖国、民族和集体的归属感,体验参与集体活动应具有的正确态度、情感和方式,促进集体生活秩序和良好作风的形成。

标签:;  ;  ;  ;  ;  ;  ;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启示_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