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意识 教学实践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文化知识的缺乏会阻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其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简述小学阶段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一、核心素养下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英语书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英语学科教学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关注词句的构成、语法知识的运用或英语考试的应试技巧,而要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地凸显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小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困境
笔者发现,小学生对文化差异缺乏一定程度的理解,文化意识普遍薄弱,究其本质是缺乏老师有意识的引导。文化意识的培养远高于语言知识的重复操练,却又蕴含在语言之中——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所表征的社会与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教师除了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能力及国际意识外,还要把文化知识教学渗透到语言知识教学中。如在广州教科版三年级上册Unit 5 Wash your face的新授课教学中,有老师只是简单倡议 “勤洗脸、爱干净”,既没有体现出对于中外文化的理解,也无法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理解、感悟。
三、小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明确:“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展开有效教学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最高水平可达到具体运算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应循序渐进。在起始阶段,可让学生事先收集关于目的语文化的内容,如西世界各地的地图、照片、明信片、钱币,使学生能联系身边事物、相似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于成熟时,中后期可以突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矛盾,提高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鉴别、鉴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丰富真实的话题材料,突出文化差异
在精心研读教材,对课程资源综合加工后,教师以话题开展教学,适度选择与话题相关的真实语言材料。教师要做到“以小见大”:选通过典型的语言材料中出现的一件物品或“不经意”的一句情景用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有关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甚至是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同时,以话题形式呈现文化内容,有利于学生大量接触语言和建构完整的语言结构。如上文所举的广州教科版三年级上册Unit 5 Wash your face的新授课教学,可归纳到“生活起居习惯”话题。课堂教学中可展示外国人生活的洗漱习惯,并运用课文重点词组(wash your face/wash your hands/wash your/hair)。既展示了国外成年人早上洗澡等生活的不同,也归纳不同文化下的共性:人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创设角色体验的活动,深化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是常态化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不断调试自身的行为态度,使自我更接近所扮演的角色。广州小学英语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10 Different tastes呈现了中西方国家的餐具使用以及饮食习惯。教师可创设情景:“我”到外国友人家吃饭。学生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关注各个细节:问候握手还是拥抱?如何入座?刀叉碗筷的摆放?上菜用餐的顺序……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进行感知和理解,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对比中西文化,拓展广度深度
文化是多元的,表现在对他人的称呼、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待隐私的态度等方面。这些行为举止背后是不同文化对美好和幸福有的一致追求。除了对教材资源的整合进行话题教学,教师也可以就单一的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拓展。
如上述Unit 10 Different tastes一课时,中国人偏好碗筷是因为农耕文明的中国,多烹煮羹汤配饭,需借助筷子从汤中夹菜;而西方多以肉类为主食,刀叉则是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突出文化差异,用丰富真实的话题材料和创设角色体验的活动,深化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开放,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璐.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苏琬婷.浅论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117+119.
[3]孙清祥.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2,27(01):64-66.
论文作者:文汇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文化论文; 意识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论文; 话题论文; 素养论文; 小学英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