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 上海 20131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期一年的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 例,针对所有的患者给予随机性的平均分组方法,共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以观察和对照命名。其中对照组别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提供的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结果:两个组别患者的疾病状况都有所缓解和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行为总体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别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给予其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值得社区护理人员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家庭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222-02
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力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式,保证患者的疾病情况得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证愉悦的心情,也为社会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找到最为科学的方式,以此减少糖尿病疾病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疾病缓解效果,打造最佳的社区护理方法。选取某社区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期一年的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法,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接受护理后疾病改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现比较过程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期一年的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 例,针对所有的患者给予随机性的平均分组方法,共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以观察和对照命名。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9.8±1.2)岁;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年龄为(58.7±1.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医疗机构提供的有效药物治疗,并且排除精神疾病和孕妇等特殊类群体,因此本次选择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的资料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别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的开展形式就是根据患者实际的疾病状况,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定期为患者进行血糖的测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测量结果给予其饮食和睡眠上的指导和建议。
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提供的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主要开展方式为:
首先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讲解糖尿病知识,开展专业的家庭型专题知识讲座,要求患者和家属均参与其中,每次宣讲的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主要培训的内容就是糖尿病疾病的发生原因,饮食的控制方法,以及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影响,尽可能选择直白的语言和知识内容,保证患者和家属都能够明确听懂讲解的知识点,以便于达到提高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知识直销程度的效果。也需要在宣讲之后,告知患者家属需要支持患者积极参与到病情的治疗之中,监控患者按时服药,保证患者的饮食符合标准,给予最大的家庭支持,力求能够在家庭配合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就是需要保证患者和家属都能够明确血糖测量的方法,告知患者血糖的监测对于病情的控制以及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测量血糖的意识,并且需要帮助患者不间断的进行血糖的测量。
最后就是用药方面的指导,社区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不可随意更改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如果用药出现不良反应(需告知常见不良反应现象)应该及时就医,或者按照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科学的调整药物的剂量,帮助患者正确的使用胰岛素。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接受护理后疾病改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中护理效果比较包括:患者的饮食控制、合理用药、疾病知识掌握、复诊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数据以率表示,用Pearson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以上比较护理工作后,两个组别患者的疾病状况都有所缓解和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行为总体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别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饮食控制合理用药知识掌握复诊情况
对照组5013.21±2.712.18±3.712.2±2.813.45±2.5
观察组5016.94±2.317.46±1.216.54±2.916.83±2.4
表2 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
对照组5020111962%
观察组50472198%
3.讨论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的生活,再加上工作压力增加,造成越来越多的常见疾病出现在我国人群之中。糖尿病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种类,这一病情属于人体内部分泌系统的AI写作疾病情况,一般的表现就是患者比较容易疲乏、消瘦,或者是多尿等不良的情况,如果这一病情持续发展,很容易侵犯患者体内其他的器官,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对于糖尿病这一疾病,我国医疗机构在临床上给予有效药物的治疗之外,也会结合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患者的疾病状况得到缓解和控制,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力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式,保证患者的疾病情况得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证愉悦的心情,也为社会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找到最为科学的方式,以此减少糖尿病疾病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疾病缓解效果。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给予其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这一方法也值得社区护理人员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茜茜,穆珺.强化的家庭医生团队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及依从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11):910-913.
[2]赵慧华,黄慧群,梁玮,高鑫,孙湛,卞华.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8(11):1449-1453.
[3]朱月红.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1):152-153.
论文作者:张英瑛,朱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社区论文; 效果论文; 家庭论文; 血糖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