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和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全面实施,监控信号成为集中监控业务开展的基础,监控信号的正确性是电网监控运行工作的安全保障,信号的规范性是变电站集中监控效率提升的前提。变电站集中监控处理的信号量庞大,频发、检修、非有效信号等干扰信号占比大,严重影响了监控员的正常监视。当发生电网或设备故障时,若监控告警窗有大量干扰信号,将极大地影响监控员对故障信号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降低了电网故障处置效率。优化处置监控干扰信号可以减少监控员信号处理量,缩短调控中心信号收集、分析判断、决策处置各环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电网应急响应水平。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干扰信号
1干扰信号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1.1设备检修试验干扰信号
电网设备每年会进行例行检修,故障设备会进行临时检修调试,在此过程中,设备会产生大量遥信、保护信号并上传到监控系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调试人员投入变电站保护装置的检修压板来屏蔽此类信号,但该方法只能屏蔽软报文信号,不能屏蔽硬接点信号,造成大量调试硬接点信号上传到监控系统。若设备检修试验期间确有事故信号发生,易导致监控员漏看信号,无法第一时间汇报调度员,可能导致事故处理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1.2装置告警频报类干扰信号
主要是由一、二次设备的缺陷造成信号频繁动作复归,或测控装置缺陷引起遥测、遥信信号异常抖动而产生。在天气条件恶劣时,频报信号可能会更多,导致告警窗上报信号量急剧增加,易导致监控员漏看信号,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1.3伴生类干扰信号
此类信号由设备变位引起,如弹簧储能、控制回路断线、装置告警等信号快速动作复归。此类信号是伴随设备状态转换产生,并且在极短时间内会自动复归。
1.4遥测越限频报类干扰信号
此类信号产生的原因有2种:①电流限值设置不合理或限值未及时更新,造成线路长期过载,过负荷信号频报;②电压、电流值在设定的报警限值附近频繁波动或冲击性负荷引起电压频繁波动,产生大量越限信号。长时间的越限频报信号可能会引起监控员的听觉疲劳,易漏监控真正的越限信号。
2干扰信号的整治措施
2.1屏蔽设备检修试验信号
对在设备临时故障检修调试或者例行春检、秋检过程中,只能屏蔽软报文信号,不能屏蔽硬接点信号问题,调控中心可修改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程序,开发监控系统新功能,通过对检修设备置牌的方式来屏蔽检修试验干扰信号。如在检修工作开始前,与现场人员确认断路器处于检修状态后,对检修断路器挂“置检修”标志牌,来屏蔽调试间隔的所有软报文以及硬接点信号,在检修工作结束后送电前将“置检修”标志牌移除,恢复正常信号上送,实现检修试验期间干扰信号的完全屏蔽。
2.2缩短设备消缺周期
变电站设备缺陷往往会引起监控信号的频繁动作复归,是产生大量干扰信号的重要原因。对于频发信号,经运维人员现场检查确认为设备缺陷的,监控员登记缺陷并启动缺陷处理流程后,可对频发信号进行告警抑制,使信号不上传至告警窗。消缺完毕后,对该频发信号解除抑制,信号恢复正常上送。频发信号经过告警抑制后,无法再上送到监控告警窗,但会进入监控告警数据库,监控员可以通过历史查询功能进行查看。国家电网公司对设备缺陷的处理周期要求是,二类缺陷处理周期为1个月,三类缺陷处理周期为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缺陷处理周期内,设备缺陷造成的频报、误报信号会居高不下,增加了监控信号数量,也增大了监控系统的压力。对此,应对频报、误报信号持续跟踪统计,建立变电、检修、调度三方的缺陷信号处理反馈机制,根据单日单点信号频报、误报的严重程度,适当缩短消缺周期,督促检修人员加快设备消缺进度。如对单日单点频报200—500条的缺陷消缺周期定为3周;对单日单点频报500条以上的缺陷消缺周期定为2周。对短期内无法消缺的设备缺陷,在和运维人员现场确认后,在监控系统中对设备相关信号进行告警抑制,抑制该信号上传到告警窗,有效降低设备缺陷对监控工作的干扰。
2.3设置延时屏蔽伴生信号
根据伴生信号动作后短时间内即复归的特点,可通过咨询监控系统厂家技术人员,采用主站程序过滤扰动信号的方式解决。当含有常见伴生信号关键字的动作事项上报到主站时,程序不会立即将事项报出,而是放在缓存区,在一定延时内如果有接收到对应的复归事项,则不将该信号上送至告警窗;反之如果在延时内没有复归事项,则认为设备出现了异常,在延时结束后将信号上送至告警窗。如某公司监控系统对设备伴生信号采用延时15s的方式,屏蔽“弹簧未储能”“控制回路断线”“装置报警”等相关信号,减少伴生信号上报。通过延时过滤处理,可以有效屏蔽操作伴生信号,从而降低监控员监视的信号数量和工作强度,提高监视效率。
2.4设置越限死区
对电流限值设置不合理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排查及时更新限值来消除干扰信号。对电压、电流值等遥测量在设定的报警限值附近频繁波动或冲击性负荷引起电压频繁波动的情况,联系远动班人员对遥测量设置越限“死区”,即对各遥测参数规定一个“门槛值”,变化量超过这个“门槛”值时才触发相应报警。如某公司监控系统对遥测信号采用延时30s告警的方式处理,即遥测量超过限值达到30s后系统才会报出该遥测越限信息,在30s内复归的越限信息,系统将不会报出。该方法能大量减少重复越限信号的上送。
2.5新接入信号分区监控
在新建(改、扩建)设备监控信号的接入验收阶段,确认设备监控信号满足联调验收条件后,监控员需与运维单位分别在调度端与站端对监控信号进行联合调试,逐一传动验收。新设备监控信号在投运前还不属于监控员监控范围,在未采取任何屏蔽措施的情况下,会上传至正常监控的实时告警窗,大幅增加信号数量,严重影响监控员对运行设备的正常监控。开发并利用监控系统的信号分区分层监控功能,不同用户可在各自的告警窗中看到不同的监视内容,实现监控信号的分区显示和控制。首先,自动化班组在监控系统上进行新建(改、扩建)设备数据的接入和维护工作时,定义该类数据的分区属性为调试区,则新接入信号不会进入监控员用户登录的集中监控区的告警窗和告警库。然后,监控员进行联调验收时,用调试专用用户进入监控系统的调试区,监控告警窗上只显示调试区设备的信号,并且只能对该区设备进行遥控,从而实现了新接入信号与正常信号的有效隔离,避免相互之间干扰和设备传动时的误遥控。
结束语
本文对干扰信号的种类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干扰信号的整治措施,避免了重要信号的漏监和误判,监控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了调控一体化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更有力地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冯兆安. 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告警信号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兰兴伟,邹博,董俊杰,陆俊,唐候杰.一种新型10kV配电网模拟系统的研制[J].华北电力技术,2017(02):1-7.
[3]邹博,梁仕斌,王磊,黄家栋,戴云航.新型10kV配网真实模拟系统[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06):118-122+127.
[4]裴志富,姜爱林.论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干扰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115.
论文作者:邹丹丹,王伟,李沛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信号论文; 设备论文; 干扰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缺陷论文; 屏蔽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