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阳[1]2002年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化进程——从可能性到现实性》文中研究指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理论可能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它提供了制度前提——制度可能性,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物质和文化的可能性。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放置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来,认为它既是一个理想目标,同时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现实目标,这就为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贺长余[2]2013年在《从革命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哲学是基于现实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指出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基于阶级斗争的革命与基于生产力进步的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意识形态化的工人阶级的“圣经”——无产阶级认识和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时,“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必然潜在于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一贯秉承从客观历史现实出发的“现实性原则”。这就决定了其认识和观察社会历史的理论视域必然受“现实”所规定,并随着现实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思想形式,即随着现实社会历史的时代主题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存在样式。革命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表征,是适应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而形成,反映了实际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合理的、必要的、正确的;但是,随着国内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基本结束、世界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转换自己的理论视域——从强调对抗、斗争、批判、否定的两极对立的革命视域转向突出兼容并蓄、和谐共存、互利共生、开放多样的发展视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转换,就意识形态而言,不仅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学术研究而言,不仅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历史回归,而且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自我确证,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观察分析现实世界和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新视域。就实践而言,则促成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和中国的崛起,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阮文维(Nguyen, Van, Duy)[3]2016年在《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批判继承了西方哲学史,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概括总结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从而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就是为人类指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所以这种新的世界观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实现自身解放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条件的科学理论。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在各自的共产党领导下,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实现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相关的其他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和胡志明这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们在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别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越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分别成为两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虽然中越两个国家各自的条件和国情不同,但是由于共同的理论来源和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追求,这就为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基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为中越两国进一步深入合作发展寻找共同的理论基础或思想基础。出于上述一些想法,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第一、中越的社会历史条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比较。这一部分主要从20世纪早期中越的社会历史条件、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情况、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阶段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都面临着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的残暴统治,都在酝酿着如何去争取民族独立和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任务。恰在这样的历史关头,通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中介,使中越两国几乎同时迎来了马克思主义。由于社会革命的需要,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两国迅速传播。第二,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比较。这一部分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几个内容分别介绍了中国和越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异同点。第叁,中越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方面的比较。两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具体实践,都分别具体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具体运用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首先介绍越南共产党是如何具体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共产党领导的实践原则①;其次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具体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共产党领导的实践原则。然后结合胡志明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分别阐述了中越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哪些创新发展。第四,毛泽东和胡志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的比较。这一部分首先分别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和胡志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他们的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都是集中于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领导等几个方面。其次,进一步总结了他们的理论贡献。我们认为,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在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这些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方面的创新发展。第五,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及其现实意义。中越两国同时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同时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在新形势下,中越哲学工作者和共产党都分别进行了新的哲学思考,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认识,这些新认识不仅分别对两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还互相有借鉴意义。总之,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越南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的良好政治背景下,如何探索中-越两国人民共同合作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深入开展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正是两国友好合作、健康发展的深层思想文化基础中的重要内容。
王鹏飞[4]2013年在《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文中研究指明鉴于对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我们有必要援引中国传统学术中所欠缺的现象学—神学作为新型方法论重新思考其根本问题。比较宗教学的方法是对它的必要补充。一般说来,此二方法分别具有纵向与横向的思想维度。就前者的逻辑性而言,这种研究可以被表述为关于“中国根柢”的历史哲学。首先要重识的一大问题就是老子思想的主旨。受庄学与《易传》传统的儒学影响,《老子》的第一义长久以来被解读为形而上学。这与今通行本的流行有历史性的联系。但从帛书《老子》的版本价值和篇次结构看,老子思想的真义在于政治哲学。在《汉书·艺文志》的提示下,通过追溯老子跟其身前的汤武辅相(伊尹、姜尚)、管仲与其身后的稷下诸先生(含荀子,不含孟子)的道统联系,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学统被扭曲的史实及其深刻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据此可以申辩中国思想义的两大问题:一、老压其实貌台神离,是异非一.老学正传只有稷下一脉,没有庄子别支;二、儒家所追溯的“先王”道统其实属于管老政治系,不属于思孟道德系。紧接着的问题就是,韩非的注老、学荀其实是假象,他最后与老学所批判的道德主义儒学勾结为“阳儒阴法”系统,建立了主宰中国历史二千年的秦制。老学正宗在秦汉以后,尤其是在汉武帝㈧董仲舒以后就断绝了。至此,先秦诸子的争鸣局面彻底定型。此后,“老子”便只能作为一个外在符号被区别于道家的道教所利用。没有老学正义的失传,就没有道教的诞生。黄老道的神仙思想化与儒学谶纬化乃是从道家到道教的历史中介。其次,“道教”从杂而多端、涵义不明到教义、组织的规范化,是在佛教于汉末(正式)传入后的刺激下才逐渐形成的。此时的儒道已经没有了先秦时的对立,而是统一为将佛教中国化的手段。《太平经》和太平道实际上都秉承了汉代经学家的“太平”思想,是儒教内部的反对形式,其作用只是改朝换代,而儒家礼制政体不变。与此同时,符篆派道教被要求向一开始就认同礼教的政治形式的丹鼎派看齐,由此便开启了道教改革。道教改革的完成也就是其礼教化的完成。在此期间,儒生作为玄学家完成了老庄一体化、佛学的玄学化等文化改制,道教则帮助儒家完成了“老子化胡”的历史任务。道教的宗教化运动最终没能超越礼教的限定,故而作为托名老子的宗教在精神本质上像老子的哲学一样丧失了自我。再次,在唐宋“叁教合一”的时代思潮中,道教理论家积极汲取玄学和佛学资源,创立了重玄学和内丹学,最终为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意义重大的学理要素。在佛学方面,“华严禅”的理事圆融说对理学的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理学家们也比较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对于道教之学对理学的更重要的作用,理学家们则百般遮蔽,以提出“北宋五子”道统为主要依据。陈景元是揭蔽此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人物。他对理学比张伯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但传续钟吕、陈抟的内丹学,而且还继承了唐玄宗的老学Ⅷ重玄学,最终可以证明玄学对理学的深刻价值。最后,理学的完成同时就是礼教的完成。金元以来,各种“新道教”涌现,以全真道和净明道为主。这一方面说明了原有形式的道教在本质上的结束,一方面暗示了道教的新形式不再是旧式的宗教管理,而是秉承着礼乐之乐的文艺精神的艺术创作。张正常、张宇初父子与明初统治者的合作,王常月与清初统治者的合作,都只是对道门内部的管理,不再是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的主流。其真正的主流是庄学或庄禅之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大行其道,其本质是以乐文化的形式巩固礼文化的要求。《红楼梦》作为庄禅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高成就,以文哲统一的方式将哲学上要思考的对象表达在文学中。从现代性的角度对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的古典形式作一总结,在于审视和反思中国文艺的酒神精神的本质,而不是看道门组织中的道士们最后在干什么。综上所述,道家与道教思想史顺次经历了哲学、宗教、艺术叁大历史阶段。基于这种思想史考察,我们要从神学的高度作价值判断:第一阶段是老学政治道统及其德性正义逐步丧失的过程,是儒法合谋的历史之恶;第二阶段是道教助儒家礼教将佛法正义不断扭曲而中国化的过程,道教自身最后也被礼教所同化,而不具备真正的宗教精神;第叁阶段是礼教因臻于成熟而转化为乐教的过程,庄学本质此时作为文艺美学的流行印证了庄儒貌离神合的历史真相。庄学作为心性自由主义思想与礼制僭政是一种阴阳合一的关系。通过以老反庄的形式反思道家的真正道统.进而指出儒家道统与汤武等“先王”的虚假关系以及秦朝秦制的夷族异端特征,我们可以获得批判和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学”资源,证明道家的未来价值在于发掘管老之学的有益政治思想。
曹丽新[5]2010年在《解构、友爱与未来民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里达晚期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现代自由民主制度之下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境遇的深入反思。他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这一条件下,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并没有终结历史,也没有真正实现人类自由、平等和民主。友爱不是局限在私人领域之内的伦理范畴,也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友爱和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希腊开始一直到近代,在友爱观念谱系中流行的是一种兄弟情谊的友爱模式,它追求同一性和稳靠性,同时带有计算性、互惠性和男性中心主义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导致在现代政治观念和民主观念中包含着基于自然的和假想的亲缘关系的敌友划分和趋同排异,这也是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现代民主政治面临种种困境的根源。德里达在以兄弟情谊为典范的友爱政治谱系中解构出不同于兄弟情谊的友爱典范的另一种友爱,它具有主动性和超越性,强调异源性、不对称性、无限性以及保持距离和敌友转化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德里达建构了一种解构的民主理论,把民主置于地域和同胞关系以外,赋予它以异质性、非计算性和无条件性。民主的核心内涵是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而不仅局限于一种政治体制,以友爱关系来协调人们的平等要求与独立要求的矛盾,实现平等、正义和公平,维持和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的独立性。而真正的民主的本质是许诺和期待,具有一种没有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学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哲学、政治和民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伦理责任和生存论的关怀。德里达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危机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见解,既体现出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维度即正义精神的肯定和继承,也有利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欧洲左翼激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新的伦理关系和民主关系的建立,也促使我们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反思现代民主政治。不可否认的是,在友爱政治学之中也存在着缺乏实践性的理想主义色彩,对于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意义有限。
张振辉[6]2017年在《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研究》文中指出需求升级、问题跨界、竞争国际化与体验化的当代社会,呼唤创意度、完成度、体验性俱佳的优质建筑创作。而复杂综合、迅速变化的建筑设计行业趋向分工细化、程序拆解、事务繁琐,严重干扰设计主体的完整性与设计过程的可控性。社会发展与现实处境要求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实践中的创造力、适应力、控制力同步加强。因此,从主体实践视角切入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优化设计主体的认知模式与设计思维,整合并提升设计实践的有效创新、成品控制与体验营造,是当前建筑学与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回归到从概念到建成全过程的项目情境,基于实践体认与现状考察,指出设计思维的连贯性是设计主体在当代复杂新环境中创作优质作品所需关注的认知主线;通过实践总结与理论分析,借助人工科学视野建立“价值重心、本体要素、项目环境”互动的建筑设计认知模型与生成机制,揭示需求目标、建筑本体、外部环境在项目设计实践中的深层结构与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实践心得与设计师式认知及设计思维等新近研究成果,构建围绕项目情境、贴合认知规律、针对品质目标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并对此展开阐述:在真实项目情境中,受限于“有限理性”的人类主体围绕“有效创新、建成品质、现场体验”的价值重心,主动搜索与灵活处理项目环境的各种约束与资源,在“概念创意探索”、“建筑语言生成”、“建造品质控制”等叁个交迭互动的核心思考空间中展开强调连贯性的设计思考,逐步构建因项目、环境与专业追求的差异而珠玉纷呈的建筑作品。本研究探索一种在与复杂现实积极互动的同时保持建筑专业价值的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把建筑设计方法从传统的“解题程序、设计流程”,推向“具有稳定内核的弹性框架”,既有指导创作实践的现实意义,也有拓展与补充设计方法研究的理论价值。论文分叁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提出论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从建筑师在当代面临的主体性挑战发轫,提出研究范围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师的主体性、创造力与掌控力”;从设计思维的跨界兴起获得启示,明确研究对象为“建筑设计思维”;结合笔者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体认与思考,确定研究课题为“构建围绕项目情境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然后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建立框架(主要对应第二、叁、四章)第二、叁、四章进一步梳理、分析和阐述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总结“价值重心、本体要素、项目环境”互动的建筑设计认知模型与设计思维要素,提出围绕项目情境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概念,并对其构成和运作进行总体概述,建立主体研究框架。第叁部分分层建构(主要对应第五、六、七、八章)第五、六、七章展开纵向分析性的研究,对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叁个核心思维空间——概念创意探索、建筑语言生成、建造品质控制——分别进行逐层展开的深入研究,阐明各个核心思维空间的内部着力点与外部推动力等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第八章展开横向综合性的研究,阐明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运作机制。通过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复盘,探索连贯性框架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运用。然后拓展讨论连贯性框架与设计组织架构及管理、新型数字化设计工具及平台、新型建造技术体系等设计支持领域的关系。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佚名[7]2016年在《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文中提出由中国油画学会与苏州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2016年5月22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和艺术家就油画艺术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特别是有关中国油画的写意问题、中国油画的本体建设、江南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的特色构建、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等论题引发与会者诸多的学术讨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油画的学术理论建设,深化有关中国油画话题的学术思考,本期“焦点”刊发此次座谈会的发言记录,以飨广大读者。
杨振闻[8]2019年在《《实践论》《矛盾论》:话语权建构的成功典范》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适合当时中国实际“需要”而写就的哲学名篇。确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需要”。从话语权的视角而言,《实践论》《矛盾论》的精神实质,就是为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支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令人信服的哲学论证,对教条主义作体无完肤的哲学批判。《实践论》《矛盾论》话语权建构,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郑敬斌, 任虹宇[9]2019年在《在陆台生国家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探析》文中提出台湾青年是决定台湾未来的重要政治力量。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生活,在陆台生的国家认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关涉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等四个维度进行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在陆台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存在隐忧。大陆提升其文化认同的效果不佳,在陆台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尚存在疏离感;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政治认同感较低;身份认同程度低,存在明显的“台湾主体意识”。应加深两岸文化融通、厚植民族情感、引导政治认知、震慑分裂分子、推动政策落实、增进切身福祉、提升国家实力、掌握话语主动权等,有效提升在陆台生的国家认同。
魏传光[10]2019年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观照》文中指出如同“自由人的联合体”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单纯的认知性、描述性和实证性的命题,而是包含着应然的理想诉求,关涉一定的规范性的命题。那么,如何建构和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基础?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都深切关怀人类解放和人类命运,二者在价值诉求上具有一致性,因而可以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开掘出道德意蕴和价值底蕴,以实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照。实际上,马克思的“共同体”并不是“道德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历史科学概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遵循“事实—价值”的辩证法,在人类历史分析和未来社会价值建构两个层面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独特的道德意蕴和价值诉求,完全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化进程——从可能性到现实性[D]. 许阳. 内蒙古大学. 2002
[2]. 从革命到发展[D]. 贺长余. 辽宁大学. 2013
[3]. 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D]. 阮文维(Nguyen, Van, Duy). 辽宁大学. 2016
[4]. 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D]. 王鹏飞. 浙江大学. 2013
[5]. 解构、友爱与未来民主[D]. 曹丽新. 黑龙江大学. 2010
[6]. 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研究[D]. 张振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 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J]. 佚名. 油画艺术. 2016
[8]. 《实践论》《矛盾论》:话语权建构的成功典范[J]. 杨振闻. 毛泽东研究. 2019
[9]. 在陆台生国家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探析[J]. 郑敬斌, 任虹宇.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
[10].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观照[J]. 魏传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