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土”器材做的一些趣味初中物理实验论文_魏欢欢

论用“土”器材做的一些趣味初中物理实验论文_魏欢欢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何功伟中学 437024

摘 要: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对物理而言,实验比说教更有说服力,而贴近生活的“土”器材实验,不仅能够避免无器材的尴尬场面,节约成本信手拈来,很好地服务于教学,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并不遥不可及。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只要有心,即使没有高端的道具,通过自己研发,一样可以上出高大上的物理课。

关键词:土器材 接地气 自我研发 趣味实验

朱正元教授一直提倡“物理教师要能为无米之炊”,他说:“不要迷信只有工厂制造的仪器才是仪器。以一枚硬币和一张废纸可以表演重力加速度相等的实验;用废旧针筒可以做大气压实验;用一只塑料杯可以做物体的惯性、水的表面张力、大气压力、摩擦力、热的传导和辐射、声的共振、摩擦起电、光的反射与折射等10多个实。”能够利用“土”器材做一些趣味小实验,不仅可以节省开支,体现物理教师的物理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器材动手做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并不是遥不可及。因此能用“土”器材做的实验尽量不用工厂制造的仪器做,能引导学生制作的器材尽量不要用买的器材,能够服务于广大基层的“土”器材实验,必定是最受欢迎的实验。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利用身边“土”器材做一些趣味初中物理实验,它适合于所有的普通一线教师轻松完成。

一、利用废弃的玻璃板制作魔术《不灭的蜡烛》

对于平面镜成像而言,最难的莫过于虚像的确立了。虚像的特点是看得见摸不着、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找出虚像的位置,是本课的难点。我在讲解这一课时,自己录制了一段魔术视频《不灭的蜡烛》来解决这一瓶颈问题。这个蜡烛之所以风吹不灭、水浇不灭而且没有温度,因为它是一个虚像,从而引出找虚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用一支真实可见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就可以代替摸不着的像,自然而然就引出了本课实验的重点——找像点,从而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进行实验。我所用的器材全部是瓶瓶罐罐拼拼凑凑得来的:喝水的瓶子、家用的蜡烛、废弃的玻璃板、牙刷、塑料杯、墨水、试卷夹、自己的手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接地气的魔术实验得到听课教师和教研主任的一致认可,大家一致认为“实验有趣、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就是好实验。

二、利用废弃的牛奶盒制作听话的“两心”壶

市场上流传着一种古董“良心”壶,价格贵不说,还难得买到,但是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很简单,就是初中物理里的连通器原理:两个分开的壶心和壶眼,装着不同颜色的茶水,堵住一只壶眼时,另一只壶里就倒出一种茶水;堵住另一只壶眼时,第一只壶里就倒出另一种饮料。两心壶应用于物理大气压的教学很好,虽然器材难以买到,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我们可以根据其原理自己制作道具:将两个废弃的牛奶纸盒捆绑一起,上方分别打两个小孔,这样就可以做成听话的两心壶,叫它倒出啥颜色的饮料就能倒出啥饮料。

三、魔术表演《听话的纸板》

在做大气压覆杯实验时,在杯底悄悄打个洞,就能给学生表演魔术《听话的纸板》,课代表叫它掉就掉,叫它不掉就不掉,其他人无论怎么叫都不行,纸板像着了魔似的只认物理课代表的声音。这个实验趣味性很强,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操作很简单:将杯子装满水,贴上硬纸板,倒置在空中,纸板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能托住瓶中的水不掉下来;但如果课代表说纸板掉下来,老师就迅速松开小孔,大气压进入瓶中,水将纸板压掉下来。学生肯定知道不是课代表的魔力使纸板听话,但又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于是会乖乖地听讲,向老师寻找答案。

四、能做秋千绳的书

在大家的印象里,书很脆弱,容易撕破,需小心保护。可是偏偏在老师的手里,书可以魔法般地变得很强大。方法很简单:将两本废弃的书一页一页对叠。这个不经意的举措,看起来很容易拉开,经过实验才知道,十个同学互拉都很难拉开。如果用特种材料的纸一页一页对叠,还可以做成秋千绳,甚至可以承载老师的重量。学生在这种不可思议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物理的博大,认知和经验间发生冲突,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摩擦力的强大。

五、出乎意外的比赛

大家普遍认为饮料是吸出来的,而不是大气压压出来的。如何让学生认可饮料是大气压压出来的而不是吸出来的?有一个很好很简单的实验比赛可以说明这个真理:选择两种不同材质的吸管和密封口,做两瓶外型一模一样的饮料,外行人看不出其中的差异,只有内行人才能分辨两只瓶口的细微差别(一只瓶口密封很紧,另一只瓶口缝隙很大)。请大胖子和小瘦子进行喝饮料比赛,偷偷递给大胖子瓶口密封很紧的饮料,小瘦子喝瓶口缝隙很大的饮料,结果小瘦子轻松地喝完了饮料,而大胖子使尽全身的力气也无法喝到饮料,结果大胖子输给了小瘦子。其他的同学不相信眼前所见,亲自尝试之后,就会对这个瓶子产生好奇。经过老师点拨就会知道,密封很紧的瓶口,空气无法进入,导致饮料喝不出来,从而得出饮料是大气压压出来的,没有大气压,饮料无法吸出。

参考文献

[1]李英 教学中自制教具之魅力(期刊论文)。

[2]朱新雄 用可乐瓶做的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物理教学探讨)。

论文作者:魏欢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论用“土”器材做的一些趣味初中物理实验论文_魏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