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络文明倡导信息地球村的行为规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球村论文,行为规范论文,网络论文,信息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它增强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动力。宏大的信息数据库和快速的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因特网是个新事物,它模糊了国界观念,将地球缩小到一个村的程度。它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习俗,向神圣的规则和法律提出了挑战。我以为,倡导信息地球村的行为规范,是我们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艰巨的重任。
一、净化网络时不我待
首先,从网络发展现状来分析,网络文明建设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洛”。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现状呈现“三多特点:
一是上网人数多,且青年学生占多数。据调查,全世界约有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1.3亿人使用因特网,每天约有4万人次上网。预测四年后上网人数可达3.2亿。中国网民已有117.5万人,虽是一小部分,但他们是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具现代意识的一群精英,其中青少年多,大学生多。因特网对他们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是服务功能多,网络经济初显端倪。网络功能日显强大,网上教育、求医、会友、炒股、看书、听音乐、看电影、发电子邮件、学术交流等等,服务功能名目繁多。根据研究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将有50%的交易会通过因特网进行。发展迅速的电子商业将会改进传统的贸易方式,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将会出现新的产品和市场。通讯、邮电、金融、广播、旅游等部门也会产生新的运作方式。
三是问题是非多,国际空间管理尚无良方。因特网国际化问题应运而生,诸如信息缺乏安全,黄色、垃圾信息由地下走向网上,金融犯罪,盗版侵权等问题日益突出。商业集团渴望从它身上赚取大把的钞票;网络老手希望能编出什么程序,使它永远不受破坏;犯罪分子试图把它变成一把能随便闯入任何人家门的万能钥匙;老师和家长则希望它成为一块对孩子们有益的安全的净土。为此,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要求召开国际最高会议起草全球都能接受的“网络空间管理法。”可见信息高速公路上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其次,从舆论导向作用来思考,网络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具有“中国特色”。
江总书记曾经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上的舆论导向如何把握,已是摆在思想宣传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道难题。网络信息言论自由,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掩护性强,且尚未建立或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我国上网人中青年学生多,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具现代意识的一群精英,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切不可掉以轻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因此,在因特网上“如何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有效地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西化’、‘分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也是宣传思想战线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
再次,从网络管理发展趋势来观察,倡导信息地球村的行为规范时不我待。
在信息地球村中,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习俗、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也没有各国统一的法律和规则来约束,各种欲望的集聚,使因特网国际化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从美洲到欧洲,从欧洲到亚洲,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静心研究这个新型媒体,各国政府也都希望在信息地球村中占有主要席位,体现本国的意志。尽管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呼吁起草“网络空间管理法”,但是从制定到实施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目前信息公路上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以为要建立信息地球村的正常秩序,不但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尤其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努力倡导信息地球村的行为规范。
二、建设网络文明应从“七不”抓起
因特网“七不”即:
一不做“网虫”。网上世界引人入胜,令人废寝忘食。上网容易下网难,如同吸毒要戒毒一样难。越来越多的电脑爱好者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网上娱乐综合症”。醉心于电脑、电视、电子宠物会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加引导后患无穷。为此,我们倡议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为了你的健康快乐,请不要做“网虫”。
二不做黑客。“黑客”,是英文的译音,原意是指那些有造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者。现特指专门从事计算机犯罪的人。因特网自开通之日起,美国受“黑客”的非法入侵高达16万次以上,每年损失高达80亿美元。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网络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中国重大的黑客事件也有数例:窃取浙江银行资金案、贵州页面改换案、入侵上海证券网络案等。网络安全,形势逼人。为防在道德与政治上败坏网页,中国实施了新的规定,并已有200 多名“因特网保安”在网上巡逻。与此同时,我们要大声疾呼,努力倡导网络文明,决不做黑客。
三不抛垃圾。互联网为信息的传递和应用创造了无限的机会,但它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人们把“大规模张贴”广告垃圾信息称为“Spam”(午餐肉罐头商标名),因为它的恶性传播,就好象一块午餐肉掉进电风扇里一样,搞得肉星四处飞溅,让人躲之不及。也有人称为“电子邮件炸弹”,“信息骚扰事件”,网上恶作剧,让人也叫苦不迭。它们每时每刻在向网上抛散垃圾,毒害网民。要保持一个“干净”的因特网,人们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抛信息垃圾。
四不传染淫秽物品。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复印快的特点,宣传、散布色情淫秽文章、图片,把地下的色情活动搬到网上。某公司职员赵某非法入侵贵州信息港,将一副淫秽图片放至“贵州热线”主页上被抓获。美国警察网上扫黄任务更忙。有近50位警察全天在网上打击性犯罪活动,70多名网上性犯罪分子被捉拿归案。瑞士联邦警察局设立了名为“因特网监控”的举报网址,呼吁公众通过这一网址检举一切有关儿童色情的网上非法活动。信息地球村的每个公民,理应积极响应,不传播淫秽物品人人有责。
五不毁信誉。近年来,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电脑使用者盗用他人帐号上网,窃取科技、经济情报,进行经济犯罪的重大案例时有披露。我国虽尚未发现此类大案,但徐州、镇江、大连、上海、北京等地有人盗用他人帐号上网的案件已有发生。它告诫人们:网络消费持续在升温,网络经济日益在兴旺,网络信誉日显更重要,必须人人自尊自律守信誉,个个严防死守“阿诈狸”。
六不侵权。因特尔公司没有征得故宫方面的许可,擅自在网上发布故宫资料,故宫就此与因特尔公司交涉。因特网在发展中完善,网络法律在探索中诞生。我们每个网络使用者都应礼貌文明讲道理,遵纪守法不侵权,争做合格的信息地球村的公民。
七不轻信。互联网就象任何未经审查的大型新闻媒体一样,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有鉴于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监控,从源头把关,及时发现和封堵有害信息,打击网络犯罪;每位网络用户也要学会用自己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决不轻易相信网络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