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心城市特征与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深圳论文,城市建设论文,中心城市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广东省委第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深圳要加快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并把深圳定位为经济中心城市。何为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有何特征,深圳怎样建设经济中心城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作一些肤浅探究。
一、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相对农村而言,经济中心城市是相对于经济区和城市群而言。经济中心城市是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经济中心城市是所在经济区与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所在经济区经济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源,是所在城市群发展龙头。
1.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
经济中心城市按其经济活动的辐射半径大小,可分为世界级经济中心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洲级经济中心城市,如巴黎、芝加哥、洛杉机、香港、新加坡、大阪;国家级经济中心城市,如中国的上海、印度的新德里、加拿大的多伦多、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区级经济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华北的天津、华东的青岛、华南的广州、西南的重庆、中南的武汉、西北的西安等。无论世界级、洲级,还是国家级和地区级,都是地理区域概念。
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世界级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洲级经济中心城市是洲际经济增长中心,国家级经济中心城市是国家经济增长中心,地区级经济中心城市是地区经济增长中心。
首先,经济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地位来自于对区域的极化效应。经济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内经济、产业、资金集散、商贸、交通运输、信息和高新技术研制开发中心,对区域内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经济区经济、资金、产业、人口、市场和信息向经济中心城市极化和集中,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在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早期,这种极化效应更明显。
其次,经济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地位来自于对区域的辐射和扩散效应。当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资金、人才、技术、信息、产业向经济区和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日益增强。扩散和辐射的结果,一是在中心城市周边产生卫星城或城市群,二是带动经济区和周边乡村的发展。
经济中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是双向非对等进行的。经济中心城市成长时期极化效应占主导,成熟时期扩散效应占主导。极化和扩散是经济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资源代换、交流的主要途径,是经济中心城市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中心城市吸纳区域的资源与要素的极化效应与向区域扩散资源和要素的扩散效应之间,存在一个利差,这就是经济中心城市比区域经济发展快,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主要原因。经济中心城市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所产生的利差与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速率成正相关,利差越大,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则越慢。
经济中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或增长极,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其对区域的极化与辐射力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区域发展离不开经济中心城市的带动,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撑。
2.城市群是经济中心城市产生的基础, 经济中心城市是城市群发展的龙头。
城市群是区域资源和生产力在空间的高度集约,它产生集合式极化与辐射效应,再加上城市群内部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极化与扩散,使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重心,在区域经济重心上,必然产生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即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是城市群发展龙头。城市群是经济中心城市极化和扩散的“二传手”,农村的资源与要素经过城市群的极化和扬弃,再传递到经济中心城市,必将提高资源与要素的附加值和可用率,降低经济中心城市极化成本。经济中心城市通过技术创新,把区域资源优势提升为经济优势,再通过经济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与扩散力,实现资金、技术、产业、信息向城市群的广域辐射,从而带动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是经济中心城市崛起的坚实基础,没有城市群的经济区不可能产生经济中心城市,世界城市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
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决定城市群的发展速度与质量。经济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经济综合实力在空间形式上的体现,是城市群连结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桥梁与纽带,代表城市群和经济区参与国内外分工与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承担城市群资源配置,主导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向、速度与质量,是城市群发展的龙头。
3.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控制中心。
首先,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资金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先进的通讯设施以及庞大的资金吞吐量,吸引着大量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的数量与密度、从业人数、业务量都是区域内最高的地区,是区内资本交易的主要场所和资金集散中心。由于经济中心城市在经济区资金和资本营运、交易、吞吐的特殊地位,使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的资金控制中心。
其次,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贸易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交通运输中心,是大港口、大航空和大铁路的集聚点,是经济区联结国内外市场的中转站和桥头堡。因此,经济中心城市又是区域人流、物流中心。经济中心城市还是经济区终极产品制造中心,大多数零配件在经济区其他城市生产,整机装配和关健部件生产在经济中心城市进行,由于经济中心城市控制了区域终极产品,也就控制了区域贸易。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贸易控制中心。
第三,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技术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设备和科研交流集约化最高的城市,是区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工具的开发研制中心,新管理、新销售和新制度的发源地,是区域创新和吸纳创新的中心。一个城市要成为经济中心城市,首先必须成为技术创新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技术控制中心。
第四,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产业链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和农村存在上中下梯度产业链关系。经济中心城市集中了经济区内先进、新型和高技术产业,其他城市集中了传统制造业,农村集中了第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中心城市某些产业要向城市群扩散和转移,城市群的某些产业要向农村扩散和转移。经济中心城市是新型先进产业发源地,是区域产业扩散、转移的发动者和第一转移者,是区域产业链龙头和控制中心。
第五,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信息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内政府组织聚集地,是区域内政治信息发布与控制中心;经济中心城市又是区域内非政府组织集聚地和地区或国际会议中心,是区域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或分部集聚地,是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地,是区域内新闻媒介和文学艺术活动的聚集地。因此,经济中心城市又是区域经济、金融、商务、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发布与控制中心。
由于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资金、技术、产业链、贸易和信息控制中心,理所当然成为区域经济控制中心。
4.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文明的辐射源。
经济中心城市是所在经济区和城市群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根据世界城市化与文明关系原理,当城市化水平为10%时,也就是说,当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10%时,城市文明只能满足本区域城市人口享受。当城市化水平为20%时,城市文明覆盖率将达到25%,也就是说,除城市人口尽享城市文明外,还将有5%的农村人口享受城市文明。 当城市化水平为50%,城市文明覆盖率将达到60%,当城市化水平为70%,城市文明覆盖率将达到80%,当城市化水平为80%,城市文明覆盖率将达到100%,也就是说, 城市所在区域都享受到了城市文明。经济中心城市是城市群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其城市文明辐射到城市群,再通过城市群传递到整个区域,有利于城市文明城乡共享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经济中心城市又是区域文明和进步的辐射源。
二、经济中心城市产生条件
影响经济中心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基本因素和促进因素。前者是先天的,后者是后天的。基本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俱佳,要么位于江河湖海交汇处,要么位于大河河口三角洲,要么位于海陆空交通枢纽。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地震、火山频发地区,冰川和沙漠地区是产生不了经济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只是经济中心城市形成的可能性条件,不是必要性条件。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基本上都产生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俱佳地区,但并不是所有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俱佳的地区就一定会产生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还离不开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等后天因素。
首先,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世界级经济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以及洲级经济中心城市巴黎、法兰克福、洛杉矶、大阪、多伦多、悉尼、罗马、香港、新加坡等都位于国内(民)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以上,人均国内(民)生产总值在1.6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分布在西方七大工业国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原因。另外,经济中心城市本身也有较强经济实力,如九十年代初伦敦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出全国平均数的50%。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1000亿美元。
其次,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有先进的产业结构。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金融、保险、房地产业(FIRE)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城市主导产业。进入九十年代,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达82.6%、88.7%、81%、76%。经济中心城市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研制开发中心,科学技术对经济贡献率一般在50%以上。
第三,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有较高的城市道路占用面积和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交通向立体网络发展,地铁、轻轨铁路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主体。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是城市对外的主要交通方式。邮电、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设施齐备,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第四,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有先进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区域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疗保健和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中,纽约有图书馆204个,博物馆150年,剧场390个,电影院263个。伦敦有图书馆421个,博物馆48个,剧场43个,电影馆231个。东京有图书馆 164个,博物馆131个,剧场79个,电影院214个。巴黎有图书馆84个,博物馆82个,剧场61个,电影院231个。科学、教育、法律、卫生、 文学、艺术等社会发展水平是经济中心城市形象所在、希望所在和后劲所在。
三、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机遇与条件
1.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中国转移, 为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历史机遇。
70年代至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亚太经济蓬勃发展。1983年,当美国对太平洋的贸易额首次超过大西洋时,人们惊呼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到太平洋了,于是欧美各国纷纷调整对亚洲的经济政策。从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近20年里,亚太地区人口只占世界2/5,国民生产总值却占世界50%,国际贸易占世界40%。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从1970年至1990年20年里,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5%, 亚太地区为6.3%,其中东亚地区高达8%,中国从1980—1995年的15年间,平均增长率更高达10%,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重心。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给亚洲经济发展带来暂时困难,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仍保持8 %的高速增长,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对克服东南亚金融风波,恢复亚洲经济增长,促进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历史性意义。
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中国转移。经济增长重心转移首先表现为产业转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多样化的生产力布局,具有接受不同层次产业转移和再转移的空间,庞大的市场容量和某些领域科技优势,可以高起点地接受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跨越。另外,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由于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影响,急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缓解经济压力,由于国内外双重压力,这种调整已无法在国内解决,必须依靠国际分工的重新组合,重构亚太国际分工新格局,这些都为中国接受世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产业转移,必将带来资金、技术和贸易的转移,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通道,是中国接纳国际产业、资金、技术和贸易转移的前沿,这些都为深圳建设成经济、金融、商贸、高新技术开发和信息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与条件。
2.深圳市场经济体制先行优势, 为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体制与机制条件。
深圳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口岸体制、金融财税体制、商贸体制、土地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都进行积极探索。同时,深圳经济特区充分利用全国人大常委赋予的立法权,将历年来超前的、成功的改革举措与经验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截止到1997年7月15 日即全国人大常委授予深圳立法权五年之际,共制订和修订95项法规,使改革措施和经验及时法律化和制度化,促进了特区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为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3.对外开放先行优势为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经济中心城市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要素互补性流动的枢纽,全方位开放既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显著特征,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深圳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全市拥有12个一类口岸,5 个二类口岸,皇岗口岸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深圳也是全国唯一拥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香港的外国人到深圳旅游实行72小时免签,口岸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实行“边检管人,海关管物”,动植检、卫检撤出口岸通道,简化了通关手续,为深圳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物质保障。
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提高了深圳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深圳经济是以外贸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外贸在拉动深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1997年进出口贸易达450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255亿美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大中城市首位。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提高了深圳对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度。实际利用外资从1979年的1537万美元,到1994年的17.2959万美元,年均增长 37%,是国内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1997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高达28.72亿美元,外商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1个,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高新技术项目90 多个。 吸引外资形式日趋多元化,210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证券融资成为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 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深圳经济参与国际分工。
经济的外向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充分说明深圳经济已经初步国际化,为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轻型化和高层化的产业结构优势, 为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产业条件。
经济中心城市是所在经济区和城市群的金融、信息、交通、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承担着服务经济区和城市群的重任。因此,只有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交通、通信、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才能完成经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深圳的产业结构轻型化和高层化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到1997年底,深圳三次产业比重已达1.5∶49.2∶49.3,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九五”期间,深圳三次产业比重将提高到1∶44∶55 ,第三产业将取得更大发展。另外,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长足发展,高新技术贡献率已达35%。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主要因为她是区域高新技术研制开发中心,科学技术是经济的第一增长点。深圳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为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准备了服务和动力条件。
四、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对策措施
1.继续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经济中心城市必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中心,必须具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机制和法则,使区内外和国内外资源、要素、产品、服务都能在这里自由公平交易。因此,经济中心城市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机制、体制和法律体系,努力加大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所有制、资本营运、价格、市场、中介服务、社会保障、分配、市场法规和行政管理等体系。
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全方位开放,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本质特征,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关键措施。经济中心城市代表在经济区和城市群参与国内外分工和竞争,是经济区和城市群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纽带。因此,经济中心城市只有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市场、技术、信息和人才,才能带领所在经济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首先,开放金融,扩大融资领域和渠道,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吸引世界先进技术、管理和产业。其次,开放贸易,实行外贸多元化战略,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实行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推行外贸代理制。第三,引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投资办厂或建立地区分部,借助跨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依托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分工,利用跨国公司吸纳国际资本,依靠跨国公司实现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第四,通过资产重组等形式组建和培植自己的大企业集团,实行跨国经营,抢占世界市场份额,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龙头,要保持区域经济龙头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经济新增长点。未来经济竞争实际上是高新技术竞争,谁先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谁就取得经济主动权。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产业链龙头与控制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的动力、速度和周期取决于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高新技术发展越快,规模越大,贡献率越高,就越有利于经济区产业转移、调整与升级。在经济区产业链中,经济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链龙头。只有经济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这个龙头发展了,才能使区域产业链舞起来,才能使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向经济区扩散、转移,才能用高新技术产业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经过十多年发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和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别,深圳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计算机、程控交换机、软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机电一体化以及生物和新材料产业,抢占信息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中心城市要承担所在经济区的服务、带动和辐射功能,就必须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交通、通信、旅游、保险、房地产、咨询等三产业,把经济中心城市建成经济区的金融、信息、商贸、交通运输和高新技术开发研制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建设,1997年底,深圳第三产业比重发展到49.3%,和经济中心城市要求还相差甚远。世界著名经济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第三产业比重均在80%以上,深圳第三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快发展,真正实现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深圳经济中心城市建设。
4.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步伐。
经济中心城市要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控制、服务中心,就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道路、环保、文化、科研、医疗等基础设施。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能降低城市极化成本。城市发展离不开腹地资金、人才、信息、资源向城市的集中和极化,通畅、便捷、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能大大降低城市极化成本,缩小时间差;二能降低城市扩散成本。城市发展既离不开腹地资源与要素向城市的极化,也离不开城市资源与要素向周边腹地的扩散辐射。极化和扩散相互相成,它们之间的利差就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能延长城市扩散与辐射半径,提升扩散与辐射效率;三能降低城市资源配置成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能加快资源与要素的流转速度,缩短流转周期,降低资源配置成本。经过十几年建设,深圳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开通国内航线85条,国际航线2条。港口泊位115个,万吨级以上有30个。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150万门,装机总数106万部,电话普及率28%。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深圳要进一步加快地铁、西部通道、东部沿海高速公路、盐田港二期工程、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东部引水供水干线、深圳河治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使深圳建设成为区域乃至世界经济中心城市。
标签:深圳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