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1-006-03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注重农村中学实际,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新课程改革。
二、选题的理论支持:
1.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活动(体验)--发表--反思--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小学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 中发[1999]9号《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4.当前社会经济形势需要。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影响深远,比如众所周知的"苹果体验店",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我们不妨在教育观念上有所改变,更多地融入学生的体验,思考探索,构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三、研究背景:
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教育思想的不稳定性问题。教育改革频繁,盲目效仿,生搬硬套,脱离学生和学校实际。就教材编写而言总是在变来变去,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学生无所适从。说到底,无非就是章节内容之间调换位置而已,然而配套的教辅资料却不尽同步。教育要改革、教材要改革、考纲要改革,又可曾真正深入一线,尤其是深入农村一线教育,聆听老师们的心声。然而,时代赋予我们使命,我们只有顺应改革的潮流,尽力探索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2.教育环境与家庭、社会环境的脱节问题。在学校,给孩子们的是一个纯净的教育氛围,在家庭,给孩子们的是一个过度的保护氛围,在社会,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残酷的污染氛围。所以普遍出现了"2>5"的现象。迫使我们要勤于学习、勤于教研,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不至于产生厌学情绪,保证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竭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现状与社会要求的矛盾问题。当前学生人数偏少,学生整体素质下滑严重。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对教育者过度苛刻,就当前教育形势来看,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倒是少了,然而学生殴打老师、甚至杀害老师的现象却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同时,还得明哲保身。
4.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如泰山,然而,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工作、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实际上,我国早在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在时隔22年后的今天,仍没有落实。导致整个社会对教育工作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教育者本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的难度大了,而肩上的担子是一刻也不能松,很多的时候,我们却只能是无奈,唯有自己做一些改变与"让步"罢了。
四、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及研究方向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是指学习主体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获得认识,包括心理体验(如在老师和颜悦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平等与关爱)与实践体验(在动手操作的实验过程中体验成功与满足)。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亲身体验为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特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收获的过程。从教育和受教育对象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之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中,学习者为了获得某种新奇刺激、深刻难忘的学习经历,而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某些具有陌生感、新鲜感和新奇感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学习具有亲历体验性、游戏娱乐性、互动参与性、个体创新性、小组合作性等多个基本特征。体验式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体验过程是从师生互动行为发生之前就开始的,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子课题名称及研究团队)
1.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基于体验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手段的实践与研究(英语组)
2.学生学习情感培养与体验性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关性研究(初三年级组)
3.新课程理念下体验式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初二年级组)
4.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初一年级组、数学教研组)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1.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性。教师提前制定好课时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通过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体验知识的难易程度、找出已经弄懂了的知识点、划出弄不懂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更加主动,老师讲解也更加轻松。
2.增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乐趣。如讲解轴对称和平移时,就可以做剪纸游戏: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①把这张纸上下对折②再把它左右对折③在对折的纸的左上角撕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④ 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⑤再上下对折⑥在右上角撕掉一个扇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体验,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使课堂教学既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又符合学生实际,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课堂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场所。注重知识的生长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增强学生对教学管理的体验性。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老师总是要求"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怎么样",这些要求会让学生厌恶,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验老师的不容易,体验管理的难度,从而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实现自主管理,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教学评价的体验性。通过研究,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价体制,成立班级评价委员会,实行班级操行量化考核,让班级每一位学生参与监督。所有的规章制度学生都一目了然,在约束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自觉遵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过程安排(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
(一)研究方法选择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老师进行《学生学情问卷调查》和《教师教学问卷调查》等分析,了解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分析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了解制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发展的因素,制定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案与计划。
2.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交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推广经验,解决问题。
3.行动研究法: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困惑,分年级组、分备课组、分班级,运用观察、分析、交流、调查问卷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重点解决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某一方面,逐个击破,进而推广,以求得问题解决的办法。
4.个案分析法: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是一个群体,但对每位教师而言又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每个教师的成长途径与成长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典型案例,进行个化性指导,成就一批名师、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
5.反思总结法:中国知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有效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身的成长,日渐优秀、出类拔翠的。
(二)研究的过程
任何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出台,都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经过基于实践的硏究与探索才能形成的。此课题研究计划用四年时间,历经思考、探索、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等循环过程,逐步形成成熟的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次课题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准备申请立项阶段。
确定此课题研究项目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扩大课题研究小组规模,推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分析,设计学生情况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分析学情,分析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第二阶段:2017.1-2019.1,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实践研究实施阶段。借助各种研究方法开展下列具体研究。①开展学科体验式教学的同课异构进行听、评、教活动,确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②对课堂教学体验性策略进行具体研究,开展汇报课、微格教学、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和调研。③建立体验式课堂教学档案室,对课堂体验性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成课堂体验性教学研究论文集编制。④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课堂体验性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可行性报告。⑤根据研究形成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学生体验性学习评价制度。⑥根据不同阶段的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作出阶段性研究分析。
第三阶段:2019.1-2020.1,研究总结申请结题阶段。
对不同阶段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档,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结题鉴别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验收。
六、体验式课堂课例片段展示
学习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列方程解应用题"火车过桥问题"
片段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过马路,你们思考过吗,一个人和一个队伍以同样的速度过马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吗?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马路,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策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片段2:游戏
指定操场一段为桥,请一组同学扮演火车,演示过桥的情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思考:从第一个同学上桥道最后一个同学下桥,火车走过的路程与桥长、火车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看来这个队伍过桥,不但要走桥的长度,还要走一个队伍的长度。其实,火车在过隧道与过桥的过程一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火车过桥问题。
[策略]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给原本单一冷漠的内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体验、感悟、内化。
片段3:情境体验,初探规律
理解:过桥路程=桥长+(一个)车长
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请你计算火车过桥的路程?
(1)小声读读。
(2)谁愿意计算火车过桥路程?解释一下你列的算式。
(3)你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播放课件:
①理解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谁能到电脑前边演示边说说怎样叫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②理解过桥路程
过桥路程指哪一段路程?谈谈你的想法?
引:我们可以找准一点来观察。(课件演示火车过桥的情形)
以车头为标准;以车尾为标准。
[策略]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巧妙的设计了课件:学生可以用鼠标自由拖动火车过桥,同时,火车过桥的情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真实的声音,逼真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碰撞观点,发现规律,有效突破难点。
(4)小结: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一个)车身长
板书: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5)通过这一数量关系,我们联想到什么?
板书:过桥路程-车长=桥长 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6)我们能根据这一数量关系推到其他数量关系,有数学思想。在刚才的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能抓住这一问题的关键语句分析理解这道题,我们的学习方法不错。因为你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我们有了这样的研究成果。
(7)火车过桥路程与哪些因素有关?(速度、时间、桥长、车长)
板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
片段4:小试身手
师:看来过桥路程不但与桥长和车长有关,还与过桥速度、过桥时间有关。下面我们利用研究的这一成果,解决几个生活中的问题。
一列火车,通过4400米长的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求这列火车有多长?
(1)请你在练习纸上列式解答?
(2)请同学到前面分析讲解?
[策略] 真实的情境,经验的应用,有序的导向,使学生在自主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方法。数形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列300米长的火车,通过隧道,已知由车头开始进入洞口到车尾离开洞口共用3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100米。求隧道的长度?
(1)你们有一张同样的题纸,自己读题分析,在题纸上解答?
(2)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让大家看看吗?给大家解释解释。
有一列500米长的火车,通过一座5500米长的大桥,火车每分钟行10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用多长的时间?
(1)这一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2)应该怎么求过桥的时间?小组商量商量。
(3)小组反馈。
[策略] 练习注意覆盖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变式练习,避免练习的机械重复,内化新知。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一个学生和一队学生过马路"这一游戏,有助于学生理解"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这一抽象概念,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扩张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火车过桥路程问题",注意把握教学的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们充分经历了感知建模、体验规律、验证模型、应用规律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跳出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 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充分挖掘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营造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论文作者:梁遐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过桥论文; 学生论文; 火车论文; 路程论文; 教师论文; 体验式论文; 课堂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