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微课为课堂增效论文_叶薇

浅谈数学微课为课堂增效论文_叶薇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362000

摘 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微课是当下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改变了课堂教学现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直观 高效

在新课标背景下,微课的在线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数学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更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作为一个新资源,微课直观、高效,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本文我结合在中低年级数学课堂,谈谈微课如何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利用微课、唤醒认知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新知识,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唤醒学生内在认知,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如教学“认识0”,教师可以制作“小猫吃鱼”的动画微课。即桌子上有个大鱼缸,里面有4条金鱼,有一只小猫正围着鱼缸转悠,想要吃掉里面的小金鱼,但能不能全部吃掉呢?一旦小猫吃一条,视频也会随之动下。最后,一条鱼也没有了。针对这个动画微视频,教师可以问:最后,鱼缸还剩下多少条金鱼?并借助这一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出本堂课教学内容,学生一下便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跟随教师思维,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难点、重点,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知识性较强,又需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可以通过课前的微课播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新知识有了较深刻地认识。如,在《购物》单元中,有很多换钱、付钱的方法,在课前我们让学生将附页中的样币剪下来,课堂上动手操作使用。如果课前要准备的话,学生就要准备各种面额和各种材质的人民币,既麻烦又不安全。所以,我们结合学生的购物经验,通过微课介绍人民币。先认识小额人民币有哪些,同时介绍辨认方法,如读人民币上的面额、汉字和图案等,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额人民币。在学生认识了小额人民币的基础上,再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第一种是按照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第二类是根据面值把5元、2元和1元归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归为一类,5分、2分和1分归为一类。为学生进行小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省下了很多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二、借助微课,化疑解难

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下,微课能够把动画、声音集于一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微视频,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如“秒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把“1分=60秒”这一结论呈现给学生,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在视频中设置一个大钟,钟面上的分针、秒针都在走动,还有60个放大的小格子,用来代表60秒。教师可以在里面加入音频效果,秒针每走动一格,就会发出“嗒”声,而分针会发出“叮”声。在播放该视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数时钟发出的声响,比如,秒针走多少格,响了多少“嗒”,才响了一个“叮”声,并以一个大笑脸来结束这段视频。借助这个微视频,学生体验“1分=60秒”具体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运用微课,激发思维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显学生的思维历程。因此数学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三角形的高”为例,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微视频,“三角形底、高的认识与画法”,自学教材内容,了解本课学习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让他们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画出三角形的高,特别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绘制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出各种猜想,教师再利用微视频一一验证,巧妙地把微课融入课堂教学中。

四、启用微课,高效复习

在课堂中,面临着时间少、内容多、要求高等突出问题,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让每位学生都有最大的提升,微课的加入使得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录制可以针对个别学生没有消化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使用。如,学生学完比较角的大小,课堂上可能有些孩子没有理解,制作这样的微课,学生回家以后,可以边温习、边操作,再对照式视频操作,清楚直观,相信他对这个知识点会掌握地更牢固,使学生对角认识的更系统、深刻。

综上,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微课也让数学教师的因材施教得到真正实现。微课还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化方法,探索创新、发展思维,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层次认识、提升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各方面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微课的应用,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胡蓉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2]吕月霞 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3]周军 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叶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微课为课堂增效论文_叶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