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论文_许莉波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论文_许莉波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2)

【摘要】 目的: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作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的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体重以及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水平、餐后2h的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一旦临床确诊后需立刻进行治疗,通过连续小剂量的胰岛素静脉滴注,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机体胰岛素水平,增强患者体重,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首发症状;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094-02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as first symptom

Xu Libo.

Chengdu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the Revolutionary Disabled Soldiers Hospital, 610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as the first symptom. Methods Diabetic patients received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July 2015 -2016 year in July, randomly selected 6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small dose the conventional insuli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ood glucose related indicators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valu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is more than 0.05, but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empty weigh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bdominal insulin levels, 2h postprandial insul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more specific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first symptom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as onc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fter need immediate treatment, through continuous low-dose insulin infusion 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blood sugar level, enhance its the insulin level, enhance patient weight,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Ketoacidosis; Symptoms; Diabetes; Treatment effect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主要为高血糖,而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一般多见于小儿,也有部分为成人[1]。一般情况下,该类糖尿病患者发病多与其自身免疫有关,进而引发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很容易误诊。如果糖尿病患者产生酮症酸中毒不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极容易导致其多脏器功能出现衰竭,甚至还会造成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组研究选择60例对象进行分组分析,并把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数字随机方法随机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作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28~65岁,平均是(56.6±3.5)岁;病程是4个月~4年,平均(2.5±0.8)年,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的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常规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26~68岁,平均是(56.0±4.8)岁;病程是3个月~3.8年,平均(2.4±0.5)年,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尿、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表现,其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以下几点:(1)随机测量的血糖平均水平>11.1 mmol/L;(2)血pH值<7.3,或者碳酸氢根离子<15mmol/L;(3)水电解质均出现乱且伴有不同程度的低钙、低钠及低钾;(4)尿糖范围是3+~4+,尿酮体范围是2+~3+[2]。

1.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在确诊后立刻接受治疗,首先由护士迅速为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同时采取治疗,研究组30例糖尿病患者选择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1U/(kg·h),将其加入200 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隔2h对患者的微量血糖、尿糖、尿痛等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记录血糖降低的速度,如果患者血糖降低的速度为3.5mmol/L~5.5mmol/L,则保持原来的滴注速度,如果低于3.5mmol/L则需要加快滴注胰岛素的速度,或者直接加大胰岛素的剂量。如果患者的血糖降低速度高于5.5mmol/L则立刻停止胰岛素滴注。

常规组的3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内容包括了纠正酸中毒与扩充血容量以生理盐水25ml/kg的标准输入,之后根据患者的血钠浓度输入生理盐水,但是总液体量务必低于患者每天需增加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机体指标变化情况及发病期间胰岛功能。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处理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采取SPSS19.0版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率(%)代表计数资料,P<0.05时研究数据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情况

研究组经过小剂量的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TC、TG、体重分别是(10.5±3.2)%、(24.0±6.0)mmol/L、(3.65±2.66)mmol/L、(6.20±2.45)mmol/L、(26.9±0.8)kg/m2;常规组经过常规临床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TC、TG、体重分别是(11.2±3.0)%、(23.8±3.5)mmol/L、(1.80±0.78)mmol/L、(4.52±1.50)mmol/L、(18.8±0.4)kg/m2;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TC、TG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常规组患者的体重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

研究组糖尿病患患者治疗后,空腹状态下的血糖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分别是(11.3±2.20)mmol/L、(15.40±5.2)mmol/L,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以及餐后2h的胰岛素水平分别是(6.23±2.74)mmol/L、(21.20±6.6)mmol/L;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状态下的血糖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分别是(12.8±3.3)mmol/L、(16.08±5.0)mmol/L,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以及餐后2h的胰岛素水平分别是(2.65±1.90)mmol/L、(6.21±3.50)mmol/L,两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与餐后2h的血糖水平对比无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空腹状态下与餐后2h的胰岛素水平值均明显高于常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并发症,一般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首发症状均以酮症酸中毒为主,一旦发病后病情变化就会不断加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恶化后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比较低,很多医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有脱水、乏力消瘦、多尿、呼吸深快、神志障碍、呕吐、腹痛不明、多饮多食等表现,应该警惕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虽然该并发症的临床发病率较低,但是也应当遵守治疗的原则,需要及时对其饮食进行调节控制,并且通过注射胰岛素改善患者机体的相关指标水平。以往在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还未十分普及时,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因并发酮症酸中毒而死亡,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胰岛素的应用掌握更多知识后,该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死亡率也不断降低。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当患者的糖代谢处于正常状态时,其机体的内部会自行分泌出充足的胰岛素,来满足机体血糖的有氧呼吸,也不需要通过储备脂肪来实施产能分解。但是当机体糖代谢发生问题,或者患者摄入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机体胰岛素严重缺乏的时候,机体就会对脂肪进行氧化分解,快速提高血浆中的酮体水平,此时患者的尿液中亦会检测到大量的酮体。机体中的酮体大量蓄积会降低pH水平,此时患者机体偏向于酸性,最后出现了代谢性的酸中毒,并且经过病情发展后诱发了新陈代谢的紊乱和失常,患者极有可能发生昏迷,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因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为体内生产大量的酮体,一旦未能及时救治,病情恶化速度非常迅速,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3]。

通常情况下,对于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建议通过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的胰岛素为主。但是,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当对患者及时补充血糖,控制其血糖降低的速度,预防低血糖发生,进而保障预后效果不被影响。通过此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体重以及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水平、餐后2h的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及时准确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诊断,同时采取持续小剂量的胰岛素静滴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积极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魏雪梅,付丹,张琴.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08):1189-1191.

[2]刘璐.糖尿病患儿的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中毒的抢救、临床特点以及诊治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05(10):98-99.

[3]崔金玉.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4):47.

论文作者:许莉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探讨论文_许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