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论文_李曲

试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论文_李曲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48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成果的重要指标,也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建筑工程要想取得良好的质量,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监控与管理。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入手,指出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1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项目的不断建设,加强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虽然我国某些建筑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简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经济利润是建筑行业的永恒追求,质量则是建筑行业历久弥新的话题。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管理、材料购置、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建设中,时刻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确保建筑的实用价值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具有层次性、强制性、复杂性等特点。工程质量监管需要监理单位、企业和政府部门携起手来,构建具有一定层次性、目标差异性的监管模式,同时以法律的形式将建筑质量监管要点、内容和程序规范下来,使质量监管工作具有法律效应,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再则,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复杂性指质量监管工作涉及方面、层次、主体众多,只有依靠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才能实现建筑质量监管目标。

3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3.1监管人才匮乏,监管不力

在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如许多企业的工程监管人员的薪酬待遇都较低,监管人员流失严重。由于没有专业的监管队伍,监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热情不足。加上缺少接受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所以,那些没有流失的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也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此外,在工程工程质量监管中,监管人员经常要受到施工单位、建筑单位、业主的干扰,为了减少纠纷,许多施工人员还会向有关方妥协,工程监管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也在所难免。

3.2建筑企业未建立良好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会导致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多数情况下,施工问题常常存在于施工环节中。某些施工企业的决策人员根据传统的施工理念,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决策人员未能建立创新理念,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导致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已经落后,不能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细化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建筑施工的施工机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决策人员需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从而保障建筑企业监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监管效率。

3.3质量检测环节不科学

对于建筑项目开始前,施工企业与合作商需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协议。甲方与乙方必须根据国家的建筑质量标准制定合同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合同在实际施工质量过程中,能够使施工企业对其进行对比参照。一旦建筑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后,施工企业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合同协议签订完成后,多数施工团队都会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建筑项目存在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及规范按摩:不科学的建筑项目检测设备、存在较多的疏漏环节、管理人员在分配施工任务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分配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等,多个原因直接导致建筑项目后期出现问题。另外,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还包括:现场安全管理执行困难。建筑工程的管理环节十分繁杂,涵盖建设、监理、总包等环节,这些环节间联系很复杂,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很大,建筑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序执行。对于建筑招标与投标而言,某些建筑企业出现过分压价的问题。一旦建筑企业只重视施工进度时,安全生产环节的质量会不断降低,使现场出现技术人员的劳动力过剩情况,降低了工程项目的生产质量,并不断增加了建筑工程的难度,难以使工程项目合理进行。

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4.1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

发展大计,制度先行。科学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要立足于市场调研,找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工作重点和影响因素,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监管规范和标准,突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重点和关键,即以建筑功能施工过程监管为重心,以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项目法人管理和人力管理为重点,严把建筑现场材料、人手入场关,全面推行质量认证体系制度,与国家质检机构合作,对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产品展开检验,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有关部门还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手法,建立社会评价体系,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并变事中管理为事前控制,及时根据行业情况来调整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技术规范,争取将质量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以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

4.2规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为,明确职责划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国家管理基本建设监督、各项制度执行监管等多重职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起着重要作用。规范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行为,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率的关键。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合理划分各级管理机构、分管领导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责任,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个人,以减少责任推诿等现象。在此基础上,经常组织力量,针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严肃惩处和打击收受贿赂等犯罪行为;对所有参与质量监管的人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实际汇报工作,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质量考核评定,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4.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效率,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业的重要管理手法。同样,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有关部门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就建筑工程质量施行动态监管,以提高监管绩效。确切来说,建筑工程质量信息化监管要以信息化管理监督机构建设为基础,在有关方引导和支持下,施工企业要尽快建立计算机管理监督机构,同时完善计算机监管制度,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纳入动态监管范畴。要求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做好信息搜集、录用、分析和登记工作,科学进行工程安全资料分类统计工作,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风险分析,并及时、准确地将质量信息、数据和资料提交给政府部门,为监督机构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升建筑工管理的工作质量,建筑企业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提前制定建筑环节的管理工方案,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管理的项目效率,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渊.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4):159-160.

[2]林起辉.浅议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 (19):185-186.

[3]徐世彪.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116-117.

[4]张杞良.研究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6,(05):47+50.

论文作者:李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论文_李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