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 阜阳 236015)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临床带教的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我科进行实习的78名实习同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护生实习带教质量。结果:带教老师与护生互动,护生改变以往对门诊输液室的消极印象,改善教学效果。结论:在对护生的临床教学中,及时处理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负面因素,同时加强科室的护理带教水平,制度教学计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输液室;实习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237-02
儿科门诊输液室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与其他科室相比,患者年龄相对较小,病种杂,人流量较大,且陪伴家属多,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方面要较高,加大临床带教难度。总结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如下。
1.影响护生实习的负面因素
1.1 传统观念中,儿科门诊输液室就是打针吊水的地方,人流量较大,患儿哭闹环境嘈杂,很多实习生在入科前便产生排斥心理。认为我科护理操作过于单调,在其他科室都较常见,无新奇感。加上我科患者以婴幼儿、儿童为主,患儿家属对护士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大都要求护士能做到“一针见血”,护患关系较其他科室更为紧张,导致实习生产生惧怕心理,降低动手机会。很多实习生认为在输液室只能干拔针、换水的杂活,学不到知识。
1.2 我科患者的特殊性,患儿家属对患者病情、使用药物等比较谨慎,会反复询问确认,大部分实习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对我科常用药物不了解,不能解答家属的疑问,降低患者满意度。同时,打击护生实习信心,不能有效的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宣教。
1.3 护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同时由于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繁忙,造成实习带教工作缺乏系统性及连贯性。
2.制定相应对策
2.1 做好岗前培训。护生转科第一天,要求所有实习生必须到岗,由科室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介绍科室环境,各种物品的放置,各项规章制度等[1]。根据我科特点强化易引起失误的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给护生每人发放科室制定的《实习生速查手册》其内容包括我科常见护理操作技能流程,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常见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并要求护生掌握。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习生进入新科室的陌生感以及焦虑感,使他们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后面更好地适应科室工作做好铺垫。为加强护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规定每周三、周五早晨接班后半小时为护生提问时间,提前两天告知提问内容。提问以我科常见疾病及相关护理以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内容为主,如发热患儿的物理降温方法,腹泻患儿的饮食指导等;提问成绩计入出科成绩。
2.2 为保证带教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临床教学。每批同学入科后即由总带教老师建立一个微信群[2],除了本批实习同学外,还有科室总带教老师和一个分带教老师;同时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三年以上,品德优良,有责任心及耐心且语言组织能力强,熟练掌握我科各项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护生利用业余时间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收获等以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上传到微信群里。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实时的问答式和针对式教育,方便护生及时的与老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推动带教工作的进行;同时鼓励护生对科室带教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及建议,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带教老师不仅给予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心护生的心理生活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让护生在输液室有归属感。
2.3 为加强护生理论知识学习,科室每周安排一次小讲课,讲课内容贴近现实工作,以同学所关心内容为主,如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巧,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等本科常见疾病知识。讲课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注意与同学之间互动,多提问,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课结束安排讨论,鼓励护生踊跃发言,对比较有建设性的发言给与赞扬,同时能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印象。对于专业技术,可采用示范法,即老师示范—护生观摩—护生实践的方法,必要时可反复,尽可能的给护生提供亲自操作锻炼的机会,增加动手能力,加强技能锻炼[3]。
2.4 为加强实习生对我科常用药物的掌握,带教老师统计科室常见药物,收集说明书并制定《门诊输液室常见药物作用及副作用一览表》便于护生查阅,并要求护生熟悉掌握;工作中可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考察护生的掌握程度。目标是护生在实习的第二个星期基本掌握,且在患者输液过程中能对患儿及家属做出有效的药物知识方面的解释与宣教,在实践中加强护生的责任感以及自我认同感。
2.5 针对老师方面,带教老师要注重与护生之间的沟通技巧,应用激励性策略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沟通,即带教老师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护生学习的兴趣,重视正面激励,赞扬护生的每一个进步和创新,使护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4]。工作中也要注重培养实习生的沟通能力,不单要求护生被动的协助老师以及频繁的更换液体,而是注重激发他们对儿科输液工作的乐趣,唤起他们对患儿的同情及关爱,注重从小事做起,比如指导家属如何固定患儿,如何抱患儿,帮患儿家属倒水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实习生的爱心,也得到患儿及家属对我们护理工作的认可 [5]。
3.小结
通过四周系统的临床实习,护生掌握我科常见护理操作,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及科室常见药物的使用;面对患儿及其家属时护生能做到不胆怯不畏惧,并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工作中能很好的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疾病护理及药物使用的健康宣教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珠;李娜.门诊输液室护生带教体会.内蒙古中医药 2012.4 (31):2
[2]成凯;徐春霞;胡丹娜.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3]杨敏.浅谈门诊输液室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当代医学.2008年9月总第149期
[4]舒复平;王娟.互动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浙江临床医学.2009年3月第11卷第3期
[5]刘姝伶.带领儿科输液室实习生工作的体会.医药前沿.2013年30期.
论文作者:姜成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科室论文; 实习生论文; 患儿论文; 老师论文; 门诊论文; 家属论文; 儿科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