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志慧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江苏省 南京市 211500

【摘要】目的:探究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于肿瘤内科的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肿瘤内科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是否在细化分级护理中应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而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多项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的对比。结果:研究组在多项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应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可以使的细化分级护理更加令患者满意。

【关键词】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应用效果

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是确保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得以正常实施的根本保障,肿瘤内科收治的患者在分期上存在很大差异,其病情轻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是细化分级护理最适用的科室,日常生活功能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病情轻重,进而使护理计划的制定更具有针对性,使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本文选择肿瘤内科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试探究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于肿瘤内科的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肿瘤内科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是否在细化分级护理中应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而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5岁,平均(60.35±11.24)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4岁,平均(60.24±11.5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基线资料——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细化分级护理,具体措施有:①组建小组并制定护理标准:科室应将医护人员召集起来共同组建团队,针对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科主任责任协调医护合作,对细化分析护理提供全方位支持,护士长则作为组长来指导与策划整个项目,基层护士则负责讨论和实施护理内容,并将实施结果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和科主任,以便及时对护理标准进行修订。②组织培训、定期考核:将科室内所有护理人员都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培训,护士长利用PPT向受训对象进行宣讲,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护理措施。学习一周后,为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理论成绩高于90分、实践成绩高于95分合格,合格后才能上岗。对于医师,科室同样应进行培训,护士长因借助PPT向医师传达患者护理分级、病情分级、自我护理能力分级等理念,以便日常做好医护之间的配合;此外,还可以将分级护理标准粘贴到展板的醒目位置,以便临床医师进行参考。

研究组除了采取上述细化分级护理措施,另加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并根据评估结果划分护理等级,制定更加详细的护理计划。此量表的通过对患者进食、穿衣、排便排尿控制、行走、入厕、上下楼梯等10项生活功能的评估来反映患者自理能力,满分100,分值越低则患者生活能力越差[1]。基于患者的评分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分级护理服务,而细化分级护理的分级标准如下:①一级护理指征:病危病重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高危患者,其量表评分低于40分;②二级护理指征:量表评分在41~60分之间、病情稳定并且无合并症的患者或是使用了刺激性化疗药物、量表评分在61~90分之间的患者;③三级护理指征:量表评分为100分,患者处于康复期[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士巡视状况、健康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等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相符情况等多项分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评分取决于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行5级计分法,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别计5~1分,分值越高则患者越满意[3]。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其数据均以21.0 SPSS统计学软件包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行t值检验。若数据统计计算后P<0.05,则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研究组在护士巡视状况、健康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理等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相符情况等多项分级护理服务上具有比对照组更高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级护理是基于护理程度工作方法,按照对患者病情轻重急缓、患者自理能力高低的评估结果制定不同护理措施的一种护理方法,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来决定护理内容,护理效果的优劣直接与“分护理等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相符情况”挂钩,若是医护人员盲目进行分级,则会影响到实际护理效果,因此可以说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对患者的分级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该量表可以清晰划分出患者自理能力的高低,从而为不同患者提供其所需求的护理服务。以肿瘤内科为例,其可以为晚期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加强巡视力度,而对于早期患者,则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护理服务,这样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同时也能获得理想的满意度评价。见结果,研究组在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护理等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相符情况等多项分级护理服务上具有比对照组更高的满意度评分(P<0.05),正是因为其应用了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

结语: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于肿瘤内科的细化分级护理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临床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家乐,王娟,高玲,等.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9):1-4.

[2]滕海英,彭雪娟,赵翠松,等.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45-147.

[3]刘冬梅,吕志坤,刘海萍,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在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8):979-981.

论文作者:刘志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志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