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糖尿病的思考论文_赵炜磊1,吴金鸾1,孙秀华1,庄裴华1,柳国斌

社区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糖尿病的思考论文_赵炜磊1,吴金鸾1,孙秀华1,庄裴华1,柳国斌

赵炜磊1 吴金鸾1 孙秀华1 庄裴华1 柳国斌2

(1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糖尿病中心 201203)

【摘要】 本文就“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和功能特点,探讨在其理论指导下,如何防止糖尿病。

【关键词】社区 治未病 糖尿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019-02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社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糖尿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发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一个重要途径之一。而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在患人数逐年增多。根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4000万,另有5000万潜在患者,估计到2010年我国发病人数将达到6000万[1],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全欧美(将近2000万)的总和。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其高发率和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使控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需费用极为高昂,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压力。所以说如何做好糖尿病在社区的防治工作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治未病”源于《内经》。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最早的阐述[2]。《灵枢?逆顺》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后经张仲景、孙思邈等医家进一步的诠释与发展,至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的确立。中医“治未病”思想概而言之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未病先防、养正御邪”,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2)“欲病救萌、见微知著”,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4)“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在疾病稳定期或间歇期即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2.“未病先防”的思想在预防糖尿病中价值体现。

2 社区用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防治,应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1.1调畅情志很重要

中医非常重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长期情绪不佳,肝气郁结,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灵枢?五变》云:“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3]说明人在情志失调之后,影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紊乱,血液运行不畅,日久则瘀热内结,耗伤人体津液,最终发展成“消瘅”(糖尿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教导人们“节喜怒”、“减思虑”“畅情志”。社区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不仅要未病先防,而且让病人摆脱(糖尿病)在漫长的患病和治疗过程中,而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忧虑、恐惧、愤怒、忧郁、沮丧、孤独、绝望等许多心理问题。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证实,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的物质基础是肾上腺素,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的患者,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肾上腺素不仅可以使血糖升高,还会使血小板功能亢进,造成小血管栓塞,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4]。因此,调畅情志对于防止糖尿病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医护人员的具体措施可包括如下内容:①指导病人加强健身运动,积极参加社区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车等。特别是要多进行室外的活动,充分沐浴阳光。因为人的心态受阳光照射的影响较大,阳光使人心情舒畅,充满朝气和活力。②帮助病人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增添生活的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其中欣赏音乐是消除和避免不良心情的有效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病人情绪低下、闷闷不乐时,可听一些速度较快、节奏活泼、富有生机、旋律流畅的歌曲;当病人感到疲劳时,可听一些节奏鲜明、热情奔放的乐曲;当病人未老先衰,感叹岁月不饶人,心情沮丧和绝望时,要多听一些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的旋律。

2.1.2饮食有节是基础

《黄帝内经》记载:“……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景岳全书》说:“消渴病,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这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糖尿病是个富贵病,需要控制饮食。社区医护人员如何指导饮食的调养?首先要做到饮食量有节制。《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损伤肠胃,郁而化热,聚湿生痰,影响气血运行,成为诱发、加重糖尿病的诱因。其次要注意合理营养搭配。《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则是教导人们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偏食,才能有益健康。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在合理控制热量的基础上,科学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以纠正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血糖、尿糖、血脂异常等,这与中医是不谋而合的。社区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和家属安排好每日饮食,做到:根据病人体重和工作性质确定摄取热量的总数,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要合理;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和种类等。

2.1.3起居有节应重视

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强调顺乎自然以养护正气,主张春防风,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人要学会自我调护,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颐享天年。但自我调养绝不等于乱服或长期服用滋补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实证,补药百害而无一利。社区医护人员要指导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体贴关爱病人,帮助病人安排好日常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病人的居住环境要安静和清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病人可坚持日常工作和学习,但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病人运动时要做好自我防护,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食品,防止低血糖。运动宜在饭后进行,运动量从小到大,不宜过度。

3 “既病防变”的思想在预防糖尿病中价值体现

《素问》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故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做到:一是对社区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是对确诊病人,除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合理用药。通过合理使用降糖药和胰岛素,帮助病人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三是除综合治疗外,及时对血瘀、阴虚、气虚、气滞等阴阳气血不调症候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5]。四是对糖尿病已有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可辨证施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症状。

4 中医“治未病”的试点与探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近来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治未病试点单位,为了使中医治未病进社区项目顺利进行,医院在KY3H治未病中心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在调研的基础上,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为干预,通过研究社区人群中医体质、证型与高危因素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并验证中医糖尿病危险因素评估问卷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社区居民保健意识,形成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并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三级综合性中医院为核心的糖尿病早防、早治模式。

5 结语

21世纪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6]。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的。社区医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三级医院联手,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糖尿病的防治,在地点上,以家庭和社区为主;在时间上,长期而连续;在内容上,预防、教育、保健、治疗等并重;在方式上,医患双方共同参与,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有着重要的意义[7~12]。

参考文献

[1]章庆红.我国各地糖尿病发病趋势[J].河北医药,2005,8:624.

[2]周少林,林汉芳.“治未病”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46.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讨论版)[S].2010:14.

[4]侯永梅.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4.

[5]南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4-356.

[6]崔云竹.治未病思想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0.31(9):1189-1191.

[7]朱延东.中医怎样“治未病”[J].求医问药,2013,(03).

[8]张曾亮.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1).

[9]张芳.“治未病”起源与发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01).

[10]唐波.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健康讲堂的运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02).

[11]李雨彦,祁爱蓉.治未病理论及其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新中医,2013,(03).

[12]邹晓宁,张兰.从“治未病”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5) .

论文作者:赵炜磊1,吴金鸾1,孙秀华1,庄裴华1,柳国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社区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糖尿病的思考论文_赵炜磊1,吴金鸾1,孙秀华1,庄裴华1,柳国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