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凤鸣中学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 要:前后《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苏轼在文中寄情江渚、寻找慰藉:《前赤壁赋》在抒情中探究变与不变,寄感伤于描写之中;《后赤壁赋》在虚实之间自嘲,道出了作者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赤壁赋》 感伤情节 苏轼
前后《赤壁赋》,两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我的脑海留下无限的遐想。它们不仅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态度,还抒发了他的沉郁与伤感,而这种感伤情节伴随了他十二年的被贬生涯。
元丰二年八月,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爆发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对于苏轼来说,面对小人的诽谤,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面对朋友的冷落,他没有做任何辩驳,他有着怎样的心境,我们不得而知。之后苏轼被赦出狱,以极微小的官职,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来到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苏轼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苦闷,但他并不消极,而是寻找无言的山水,寻找远逝的古人,寻找佛老思想。所以在《初到黄州》一诗中描写了水中的鲜鱼和满园的新笋,黄州的一切景物在不同程度上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赤壁,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一生既有高居庙堂、志得满意的风光,也有九死一生、失魂落魄的遭遇。在他被贬黄州之时,他不仅在行动上有所收敛,而且在思想上忧谗畏讥。此时的苏轼无法缓解内心的压抑,想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抱负,又得不到智者的赏识,只能在佛学中寻找精神慰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在这样的矛盾心境中,苏轼来到黄州的赤壁,联想到旨远辞高的屈原,希望能像屈原一样辅佐楚怀王,真正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他的前后《赤壁赋》正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孟秋七月,苏子泛舟游赤壁。起初有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于是举酒诵歌,有凭虚御风、宛若仙人之感,情与景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之后听到朋友“如慕如怨,如泣如诉……”的箫声,这一阵悲凉的萧声不仅引出苏轼的发问,也引出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他感叹宇宙之广阔、人生之短暂,同时他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对于苏轼来说是“托遗响于悲风”却寄托着苏轼的精神世界里,也正是作者的矛盾所在。由此而生发变与不变的辩证看法——万事万物都有变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变的一面,无论有变还是不变,本身就有其积极意义,也能折射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解脱的结果是喝醉之后却不知道天已泛白,苏轼在江渚间寻找慰藉,无限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元丰五年,苏轼来到黄州已两年,两年的黄州生活伴随苏轼的是心中无限的伤感。也许是对心灵有所慰藉,山水成了他的精神寄托,看到赤壁矶壮丽的风景,使苏轼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在无限遐想中产生了,从“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磅礴能看出苏轼豪放的一面,他将一代儒将周瑜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大将风采勾连自己对壮年将逝、人生不得志的感叹,那种“人生如梦”的绝望,不正是苏轼的矛盾所在。但笔者认为苏轼的佛老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之后的“一樽还酹江月”正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
元丰五年十月十五,苏轼重游赤壁,作《后赤壁赋》。如果说《前赤壁赋》中苏轼还有一丝愉悦的话,那么《后赤壁赋》的悲怆之情则更加浓郁了。时过境迁,苏轼来到黄州已三个月,依然有清风明月,依然有主客问答,依然有苏轼的感伤,但境界已大不同。《前赤壁赋》神仙般的感受已不复存在,只有“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枯瘠与凄凉,“江山之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油然而生。
山水情结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无论你处于庙堂还是江湖,这份山水情结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只有这份情结才能缓解他们长久被压抑的悲凉心境,使其在情与景之间寻找精神的慰藉。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代表,他的文学作品中时时都有感伤情结,《后赤壁赋》那种凄清之情、忧惧之心并无减退。在这景瘦神凄之时,又有大鸟“横江东来”,使景更加萧索;“嘎然长鸣”,使夜更加深邃。此时,本来已“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在这里已全然展现在读者面前。
被贬黄州时的苏轼漫步雪堂,躬耕东坡,为了摆脱“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不得不在梦中化作孤鹤的道士。苏轼自以为懂得了道家的精髓,“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正是这种精髓的体现,之后苏轼对人间的悲欢离合和官场的升迁沉浮有了新的认识。苏轼这样写的目的,表现了作者因失意而追求超凡脱俗、羽化成仙的理想,但又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自嘲意味,这与他后来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这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自嘲应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自嘲一直贯穿于“乌台诗案”以后作者的思想里,其间隐含了作者心底多少的无奈与辛酸。
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隐隐感觉到浓浓的感伤之情,而这种感伤之情却只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豁达的胸怀是分不开的。也许苏轼这淡淡的不经意的感伤才使他的前后《赤壁赋》有了震憾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这位旷世奇才在黄州得到了真正的成长,苏轼成熟于一场政治灾难,成熟于穷乡僻壤。
论文作者:李萍 杨振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苏轼论文; 赤壁论文; 感伤论文; 赤壁赋论文; 慰藉论文; 之情论文; 作者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