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无缝技术研究论文_潘振宁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无缝技术研究论文_潘振宁

江苏宁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700

摘要:现代建筑通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包括有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基础以及水坝。混凝土浇筑量大于100㎡的,它任何一侧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大于1m。水合混凝土水泥的放热比较集中,内部升温较快,当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度存在差异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会导致裂缝,这样的裂缝将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认真分析,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造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

1 建造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无缝技术基本的概念

1.1 选用新型的施工材料,更新了设计思想

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负担的荷载比较大、耐久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与传统的混凝土技术相对应的是当代的高强度混凝土。在近几年中,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有许多的新型材料被使用,人们也在施工的过程中生产出高强度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较来说,新出现的高强度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强的材料特性。

1.2 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现场施工的相关技术手段

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时,通常会采取降低水灰比的方式来减少用水量,从而来降低混凝土出现收缩的可能性。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来看,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往往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到终凝的这一个阶段当中,由于是采用初凝抹压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

2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固有特点影响,其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用量极大,而水化反应是水泥中市场出现的一种情形,如果这一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其释放的热量自然也就更多,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出现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具有直接影响,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形变,这种形变达到一定值就使得裂缝问题难以避免。

(2)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混凝土本身的体积会出现一定的收缩,而这一过程中如果存在外力因素,则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同温差状况一样,这种形变一旦超过混凝土承受极限也会造成裂缝问题。

(3)浇筑时混凝土水泥原料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吸水作用进而引发混凝土的膨胀裂缝。

(4)硬化过程也是导致裂缝问题的“重灾区”。混凝土在硬化时因为本身的涨缩情况,此时受到外力影响就会使得其内部的应力十分集中,裂缝出现的概率也就有所增加;同时,蒸发反应是伴随着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而存在的,此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大幅增加,处于塑性状态的混凝土会因塑性收缩而造成混凝土裂缝。

(5)混凝土的内力作用会滋生裂缝问题,一旦构件荷载超过其设计范围,则很容易威胁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

(6)在施工中如果混凝土原料存在疏漏、或是因操作失当造成沉陷异常,也会使得裂缝更易出现。

(7)如果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其整体密封程度较低时,钢筋很容易出现锈蚀,这会直接导致钢筋的体积增加,在原有结构中就会压缩混凝土的空间,进而引起膨胀裂缝。

3 无缝技术施工的方案设计

3.1 方案设计原理

根据《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使用0.2~0.7MPa之内的混凝土。同时,我们测试了有效膨胀率,测试结果表明,如果加入ZY则会发生细小的膨胀,但掺和剂的多少和膨胀率的大小成正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的要求,将底板分块:后浇带将整层分为4块,变为4个浇筑单元,砌块配有膨胀钢筋带,再分为4块,整个底板共分成16块。在确定底板的块之后,将后浇带和加强带留在与顶板和底板相同的壁板部分中,并且将其留下的方法跟底板一样。膨胀钢筋带宽为2m,每边用密目钢筋网加固,防止钢筋混凝土流入钢筋带。混凝土浇注时,先用外混凝土浇注,注入加强区时,再用雾状膨胀剂,用以替换混凝土施工。因为膨胀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膨胀强化区混凝土的强度,增加膨胀剂的用量,通过反复加强施工,以便能够达成一定长度的无缝结构的目标。

3.2 无缝技术施工的技术要点

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适时地进行浇捣的工作,一般选择在混凝土刚刚开始凝结的时候进行。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混凝土的收缩现象变少,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由此也大大降低了裂缝出现的几率。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中,由于所有的控制措施的相似程度较高,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细微的差别而导致一系列的施工问题。因此,一旦做好施工的设计方案,则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和规范来操作。例如,首先要理清浇筑的顺序和流程,应做好房屋的顶板浇筑工作,等这项工作完成后,再在房屋顶板下梁口实施浇筑。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实施顶板浇筑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控制裂缝的产生。第二,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断裂一般发生在刚刚开始凝结的时候,因此,在这个时段就要利用抹压的方式,来尽快控制裂缝的产生,实践表明,这样的方式也非常奏效。

3.3 裂缝的防治措施

第一,采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级配质量分数为65%左右)、细度模量为2.80≤的中砂(通过0.315n凹面筛孔的砂不小于15%)、砂率控制在40%≤45%左右,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含泥量,泥沙含量控制在1%以内,不混用有机物等杂质,注意避免采用海砂。

第二,根据施工方案设计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往混凝土中加入适宜材质的一定剂量的外加剂,例如有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缓凝剂等等。前面分析时我们就知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般是在初凝的阶段,如果能够加入这些适应的外加剂,则有利于把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在施工过程中水量的使用能够降低大约百分之20左右,把水和灰的配比降到低于0.55,这样一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就能延缓5h左右,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第三,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成型温度,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大规模混凝土施工。最佳的施工季节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温度较为适宜,这样的天气能够较好地把入膜的温度降低。浇筑工程进行时,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要使混凝土的内部保持通风,并注意洒水以保持一定的湿度,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水可以先冷却后再使用。

第四,根据泵动质量混凝土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分段定点、斜面、薄层浇注、顺序推进、一次上”的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与泵送工艺十分契合,能够减少混凝土输送管的拉长、冲洗和拆除,把泵送的效率大大提升,把泌水这道工序给简化了许多,这样能够使得上下两层的浇筑间隔时间缩短,控制在初凝之前。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会产生斜面,因此,要在浇筑带的前面以及后面分别安装振动器。首先在混凝土排水口设置,设置的主要作用是紧凑了下部的混凝土。根据浇筑进行的实际情况,另外一个振动器也会起到它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因为泵送混凝土面积较大,水泥浆厚度较大,所以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在浇筑、粉磨、压实之后多次碾压,有利于混凝土中积水的裂缝封闭。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建筑行业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应用效果也比较理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一些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在当前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发展依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完善,以此来不断提升无缝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海.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17.

[2]李月娣.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3):75-76.

论文作者:潘振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无缝技术研究论文_潘振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