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宁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51407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网的进一步完善,在道路交通体系当中,隧道的作用和价值不断凸显,因此施工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施工过程当中,因为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在当下的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制约着隧道施工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在此,进行安全性的隧道施工就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入手,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在隧道工程中,风险指的是安全事故引发的可能性与安全事故引发所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安全事故指的是在隧道工程中出现人员伤害、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济损失等不利情况;安全事故引发所造成的损失指的是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存在的、潜在的不利后果或者负面情况,好比人身财产受损、社会不良影响等。基于上述含义,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隧道工程施工方经过对施工安全风险展开计划、识别、评估、预测及处置等,对各类风险管理技术进行优化调配,就隧道工程开展针对的风险控制、风险处理,有效缩减由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实现通过低成本取得高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2工程案例简介
某隧道位于当地公路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长3300m。路线全长93.3km,所经过的地区多为山地,整个线路的隧道数量多,桥隧比例大,包括6座长隧道,8座中隧道,3道短隧道,整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条件恶劣,存在较大的施工隐患,对该项目进行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
3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该项目为切实落实安全施工生产条例,在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风险管理流程,相关内容如图1所示。
4对风险源的识别
该案例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了专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并积极发挥项目经理在安全施工安 全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分析了本次施工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1)该工程存在较高的塌方风险。在该项目某处施工中,围岩地质条件突然从Ⅳ级变化为Ⅴ级,满足工程坍塌的条件;同时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段存在不良地质条件,地段的含水量突然增加,导致施工地区岩体结构不稳定,存在坍塌风险。
(2)该工程存在一定的岩爆风险。在支护施工质量管理中发现,该项目虽然对支护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但存在支护处理不及时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岩爆风险。在钻爆施工中,技术人员所开展的技术交底工作中,与监理单位交流不畅,导致技术交底工作中可能存在质量不达标现象,增加了出现钻爆施工质量问题的概率。
(3)该工程存在瓦斯爆炸风险。①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章将打火机、手电筒等设备带入施工现场,导致出现明火源的概率上升;②隧道内部的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施工现场较为混乱,金属之间的相互碰撞会产生电火花;③施工人员在施工环节中未按照规定穿戴防护设备。
5 崩塌和塌方
在开挖隧道的过程中,有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塌方问题的出现,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其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地下水变化、地质条件以及受力状态等;第二类则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不合适的设计方案或是施工方法等。针对隧道施工中的崩塌和塌方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应采用围岩预加固的技术,从而提升围岩的性能指标。也可以采用预切槽或是旋喷拱,最大限度的避免围岩出现变形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避免其渗入到隧道之中。施工时应选择最合理的开挖方法,开挖时可采用台阶法、中壁法、眼镜法、短台阶法等技术,可以采取增设钢筋网、加密加长锚杆、加密钢架以及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等初期支护措施。还应做好围岩的量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采取改变衬砌断面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提升衬砌混凝土强度以及增加衬砌混凝土的厚度等有效的处理措施。
6 岩溶
当隧道穿越的岩层是有可溶性的,那么就会出现岩溶的问题,常采用以下的处理措施:(1)对小型的溶洞进行堵塞的处理,常采用浆砌片石、换填片石和干砌片石对位于隧道底部的小溶洞进行回填和压实,如果小溶洞是位于隧道边墙的位置处,那么就应用浆砌片石将其封堵,重点做好混凝土衬砌的封闭工作;(2)对较大规模的溶洞进行处理时,常采用的技术措施为跨越,如拱桥跨越、简支梁跨越、边墙拱跨越和栈桥跨越等,也可以采用支承强加固的措施,如挖孔桩支顶,加固拱桥支顶,加固和支承柱加固等;(3)在岩溶隧道的施工阶段,应采用管棚注浆综合预加固的技术,微震爆破,重点做好初期防护工作。
7 岩爆
在隧道地下工程的开挖阶段,由于开挖卸荷情况的存在,那么洞壁的应力就会出现重新分布的情况,储存在岩体中的弹性应变能就会得到释放,从而出现剥落、弹射以及爆裂松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岩爆现象而在出现了岩爆后,我们常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在设计文件中如果有埋藏较深并且地质坚硬的岩层这类地质,那么就要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岩爆通常都发生在新开挖的工作面或是其附近位置处,多为拱腰部位或是顶部,因此,这些部位应是保护施工人员的重点部位。
8 瓦斯
目前,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网格多采用系统自动监控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模式,即通过自动监测,由监控覆盖隧道重点部位和易发生瓦斯积聚的部位,实现实时监测及预警;通过人工检测,实现全隧道范围的瓦斯数据补充采集。这样可通过系统自动监控和人工检测的相互补充,可构建起覆盖全隧道的瓦斯实施监测网格,有效解决瓦斯漏检漏测难题,系统、 全面把握隧道内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瓦斯信息。
9 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其他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同时注意,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并且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10 炸药使用
检查爆破工对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负责审查新来工人、民工的证明,并传授和考核新来工人、民工的基本安全生产知识。严格执行放炮时间规定,放炮前做好安全检查,包括人员撤职离、警戒区域布置、警戒牌的张挂,联络信号等各项有关规定。必须对本工区使用火工品,实行安全监督,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报告工区领导处理。要经常深入现场,对爆破工的炮眼装药,制造起爆药包,现场爆破处理盲炮,残药等实行安全监督。有权制止,并向安质室检举揭发违反火工品管理规定行为的人和事,在异常情况下应停止或延期爆破,发生爆破事故,除及时抢救外,要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处理。
11 施工期监控
施工现场施工点,可以增加一些环境监测设备和环境采集设备,来检测隧道当前施工环境,如一氧化氮检测器、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COVI),同时新增一些监控摄像枪。通过局域网/4G/3G通讯卡与施工指挥中心施工期监控软件进行通讯,同时视频上墙。通过手机APP把当前隧道施工环境及视频推送给各级部门领导。系统图如下:
12 处理效果评价
该案例工程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在整个项目施工中未出现严重的施工安全风险现象,虽然一设备因落石而出现损伤,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整个工程项目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结果显示,上述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盛,蔺炜莹.利用模糊影响图方法进行管道风险评价[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4(06).
[2]李立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234.
[3]邵志才,章豪.浅谈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路桥科技),2014,(32):220.
[4]张秉银,肖殿良.江罗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式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08):58-59,61.
论文作者:彭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隧道论文; 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围岩论文; 瓦斯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