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徐祝庆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徐祝庆

江苏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指出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力求通过各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工序质量是施工过程的综合质量,要把握好施工中劳动力、机械,操作环境的变化内在关系,对工程质量达标具有重要意义。工作质量指工程建设参与者保证项目工程质量从事工作的水平,体现在工程的管理与技术活动中,通过工作成果与工程质量综合体现。工程质量是工程工作质量综合反映,所有参与方应严格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要素。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市政道路工程功能、交通量,结合地质及路用材料等条件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安全性,耐久性,美观与环境协调性等特性。市政道路工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贯穿于立项到项目竣工完成全过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受到各种生产要素及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与质量、成本息息相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必须把握其影响因素。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的复杂性增加了施工难度,因目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限制,常出现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路基与路面等质量问题上。路基强度是保证路面强度的基本条件,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未按设计要求整平碾压,因路基标高不准,造成标高较高处影响承重层结构厚度,标高较低处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路堤填筑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不按有关要求施工会为工程质量留下严重的隐患。倾斜碾压会使碾轮不能发挥最大压实功能,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块状物周围留下孔隙发生沉降,如含水量过高可能导致淤泥、混凝土块等旧料填入沟槽内。沟槽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夯实,地下水位下降后,造成填土下降。因各层结构未严格按设计高程控制,路面辅助设施多,很多排水干管在行车道上,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困难,施工中常发生疏忽导致道路发生变形。沥青路面塌陷裂缝是常见的破坏现象,形成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车辙,混凝土路面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开裂、蜂窝麻面。因盲道口在通行人行横道处为下坡,安装质量出现问题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因检查井盖板大,易出现检测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市政道路工程中,很多管道需通过行车路,易造成压实度不足问题。

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1.道路质量管理的特点

质量管理是指导控制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协调活动,包括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控制、保证与改进。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增大了质量管理难度。工程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影响质量因素多,易产生质量变异,市政道路工程质检不能解体,道路工程施工工序多,隐蔽工程如检查不及时会为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市政道路工程影响因素存在于设计到竣工全过程,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及环境等各种作业要素。市政道路工程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及完善的检查技术,工程项目实施战线长,受到偶然性因素大,易产生质量变异。

2.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应坚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反映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代表城市的形象与管理水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人为因素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各部门及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中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保证工作质量。早期的质量检测阶段为被动发现质量问题,被基于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代替,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质量标准是衡量质量的尺度,科学的质量控制应通过质检标准,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得到相应的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1.勘察时期的质量控制

勘察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关键环节,勘察设计质量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价,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质控工作要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依据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城市规划,对勘察过程进行控制。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要求,有关技术标准,体现建设单位设计意图的勘察规划。

工程勘测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初步勘察是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对不良地质现象防止工作方案进行论证,详细勘察应对地基处理加固的防治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计算评价。

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用于采用新工艺的重大项目。设计前需收集工程相关原始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根据工程项目总目标,确定总规模、总进度。初步设计阶段需确定分期建设及远景规划,确定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施工图设计需将各部分尺寸与主要施工法等绘制正确详细的施工详图。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是工程设计实现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预防减少质量缺陷,施工质量控制应依据国家法律及合同要求,包括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有关质量技术标准等。采用新技术的工程,事先应进行实验,市政道路工程每道工序完工后由单位自检,经验收认可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时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把好施工工序质量关,在工期紧张的时候,更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监控。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产出过程质量控制的全系统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

施工准备阶段包括相关技术管理准备及现场准备,技术准备质控主要包括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施工现场准备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对参与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进行检查,对施工现场材料配件质量控制等。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需对各生产要素进行全面控制,施工中保证所有人员持证上岗,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材料经检验运至现场后,重视仓储使用管理。注意现场材料的合理调度。材料需按不同类别排放,现场机械设备应定期校正,根据工程特点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工作场所保持整洁。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干扰。

3.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路基的质量要求体现在结构稳定性、强度与水稳性方面,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是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为保证施工整体进度,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要求开展工作。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程序是施工测量与土方施工,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使保证测量误差满足要求,路基土方施工质控要点主要是填方路基施工质控要点,路堤几何尺寸的控制等。

路面质量控制主要是垫层、基层与面层三部分,垫层用自卸车将粗碎石卸置于下承面,使用推土机摊铺以满足要求宽度。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道路项目施工建设中,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解决,以保障工程在交付使用之后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刘中波.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8(23).

[2]熊晨超.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8).

[3]袁建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分析[J].建筑知识,2018(8):76.

论文作者:徐祝庆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徐祝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