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一步提升其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病程长等一系列特点,对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合理护理[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型颅脑损伤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1-5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0.63±5.24)岁;疾病类型:4例脑挫裂伤,7例硬膜外血肿,9例颅骨骨折,9例脑室出血,13例硬膜下血肿。对照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5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2-5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0.71±5.28)岁;疾病类型:3例脑挫裂伤,7例硬膜外血肿,10例颅骨骨折,8例脑室出血,14例硬膜下血肿。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给予入院宣传教育、生理护理、日常基础护理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即:
1.2.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主诉,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1.2.2.2 观察脑-肝功能不全
护理人员应当实时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化验、皮肤、巩膜变化状况,对其营养予以合理搭配,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尽量避免使用会对肝功能产生损害的药物。
1.2.2.3 观察脑功能不全
护理人员应当实施观察患者的躁动程度、瞳孔变化以及意识状态,根据患者的颅内损伤程度,评估患者可能发生脑疝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2.2.4观察脑-肺功能不全
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彻底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无菌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湿润,合理控制肺部感染,通过吞咽动作、咳嗽反射等一系列情况,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准确判断。
1.2.2.5 观察发病急性期
发病急性期时,护理人员应当对其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护,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大小便等一系列状况,合理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其他器官损伤状况,若是并发中枢性高热症状,在治疗房main选取冬眠疗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主要选取调查问卷表予以评估,主要包括5个项目,即:护理态度、护理质量、功能护理、生活护理以及饮食护理,每一个项目20分,100分为满分,80分以上代表十分满意,60分-80分范围内代表满意,60分以下代表不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消化道溃疡、呼吸道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2组数据。2组计数资料用构成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进展迅速等特点,一旦发作极易出现并发症状况,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合理治疗与护理,以此尽早发现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状况,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本研究中,研究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为3.1%,对照组为28.1%,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患者在发生应激性反应之后,会造成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增大胃酸分泌量,导致胃黏膜缺血,最终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因此在这一症状发生之前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充分落实每一项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3]。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一步提升其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田先,田会娟.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2014,23(08):1600-1602.
[2]黄艳萍,何茹. 优质护理服务在重型颅脑损伤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7(23):5518-5519.
[3]李迎春.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3(03):211-212.
论文作者:周国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预见性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