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特征、施工难点、深基坑部分存在的不良状况与解决方法等方面,全面探讨了关于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难点与突破途径。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深入研究深基坑施工技术,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深基坑;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特征
1.1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在进行深基坑控制过程中,应保证其深度小于5m。由于地质条件限制,周围的状况和地下管道存在很多问题,或者相邻的建筑也存在一定问题,开挖以及排水等也会发生不良状况。土方的基本开挖、降水和排水、围护的基本结构、基坑的基本防护、循环的基本保护和工程检查是主要内容。从周围环境条件、所涉及的方面以及影响的基本因素来看,深基坑施工是由区域性和综合性的部分组成。工作条件基本上是地下的,规模大、要求高,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1.2制约性
施工现场周围的市政工程,地面接地电阻、周围建筑物将影响深基坑的施工。施工前有必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科学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2、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市政项目逐渐的增加,并且,与此同时,深基坑施工技术得到了较为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度重视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和完善体系,并且可以针对于不同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及有针对性方案。目前的阶段,在市政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包含着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2.1桩锚结构体系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在目前市政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应当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广泛运用,在深基坑支护体系当中,桩锚结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就是通过采取灌注桩和锚杆结合的方式对于基坑周围加以支护。通常来讲,在地质条件不佳或者是较为恶劣环境之下,可以在施工区域使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不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切实保障锚固体以及锚索具备良好质量,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相对应用范围较局限。
2.2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在目前市政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深基坑支护可以采取连续墙方式,连续墙技术主要就是构筑泥浆护壁。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高层建筑项目日益增加,这样就导致了深基坑日益加深。通常来讲,连续墙支护一般是使用在基坑比较深的情况之下,虽然连续墙墙体比较薄,但是却具备良好的防渗透性以及坚固性。通常来讲,连续墙支护技术可以使用在密集性房屋市政项目中。
2.3挡墙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深基坑支护体系当中,挡墙支护是不可忽视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挡墙支护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一般来讲,挡墙支护技术使用在大量土质的情况之下比较适宜。挡墙支护技术主要就是通过使用土壤和水泥浆深层搅拌促使土壤达到要求。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3.1施工准备
施工初期,前期准备工作应充分,提前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的进场方案,核查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提出施工技术建议、施工技术说明,制定技术实施流程。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要对深基坑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条件做出详细的勘探并做出分析,之后讨论基坑支护方案是否满足施工要求;②调查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情况,并制定移管方案;③结合图纸与基坑支护方案,复核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应与有关设计人员进行联系,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更改;④组织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进场、施工测量、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支护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支护通常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或冲击成孔,旋挖钻机成孔以施工速度快,施工机械移动方便为特点。采用旋挖钻机钻进,采用修整法清孔,泥浆经净化后回用。具体钻探方法与土层、孔径、孔深、钻机结构有关。泥浆的主要功能是桩孔护壁。制作和埋设护筒时,确保护筒非常坚固且不泄漏。护筒直径>设计桩径200mm,护筒顶面应高出地下水位2m。护筒周围充满黏土,一定要保证护筒和桩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钻机就位并安装平稳后,在配制泥浆、制浆前,先将膨润土浸透,采用泥浆拌制箱分批拌制,膨润土在泥浆拌制箱中浸透并搅拌均匀,拌制时间一般不少于3min,泥浆拌制后,排入泥浆池,对泥浆池中的泥浆在使用中仍需搅拌。在进行钻进安放之前,应当将桩孔周边垫平,保证地面的平整性,这样钻机在进行工作时机身就会平稳,钻机就位应当保证钻杆中心位置和桩中心位置保持一致,误差应当小于十毫米,钻机就位之后,测量钻机平台或者护筒标高,进行钻孔深度的调整以及控制,防止超钻或者是少钻等问题。开孔钻进应当先轻压慢钻并保证泵量有效控制,等到工作处于常态之后,加大转速以及钻压。遇地下水丰富易坍孔的粉质土,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头对粉质土的搅动,同时应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头,以加强护壁,防止坍孔。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停止钻进,将钻头放到设计标高慢速回转,将沉渣清除。起钻时应小心操做,防止钻头碰到孔壁,并向孔内补入泥浆,稳定孔内水头高度。成孔后应对孔径、钻深、孔底沉渣厚度、垂直度等逐项检查并记入钻孔记录和检查表中。孔位偏差≤10cm,斜度≤1%。钢筋笼制作后,吊放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遇阻应上下轻轻活动或停止下放,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严禁强行下放。钢筋笼每两节在孔口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帮条焊接或搭接焊。入孔后,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标高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将笼固定。钢筋笼下放到位后,检测沉渣是否超标,若超标应二次清孔。可采用泵吸旋挖钻清孔,进一步将孔底沉渣吸出。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初次灌注的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标高。导管埋入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拔管前需仔细探测混凝土面深度。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为了保证灌注桩质量,在桩身混凝土灌注后3天后,进行后注浆施工;注浆管牢固地绑扎在钢筋笼上,注浆压力控制在10~15MPa,流速控制在75L/min以内,每根桩必须一次注浆完成。
3.3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
术该工程深层水泥搅拌桩结合排桩作为止水帷幕,防止周边地下水流入基坑内。搅拌桩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在0.5左右,搅拌桩的直径应≥0.5m,规定桩距初步是0.4m,桩间搭接0.1m,邻桩之间不设施工缝。其施工工艺要点:一是控制浆液水灰比,二是搅拌钻进速度和深度,三是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3.4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深基坑开挖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采用分段分层分区开挖方案。在机械挖掘时,注意挖土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影响基坑支护安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铲斗禁止直接接触支护桩和工程桩,避免出现损坏工程桩事故。施工前有必要认真学习施工技术和进行施工技术交底,避免出现超挖乱挖现象。
3.5基坑监测和降排水施工技术
在开挖过程中,应制定基坑监测方案,观测土体质量、基坑支护和周边建筑、道路的位移和沉降。当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建筑、道路的位移及沉降达到预警值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基坑支护安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内降排水采用排水沟和集水坑明排,设置降水井,对基坑内进行降水,为基坑干作业创造条件。在基坑四周设置水位观测井,定期监测基坑周边的地下水位,基坑周边水位下降过快,应立即进行回灌技术,保证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安全。
结束语
由于深基坑工程的综合性和对施工技术的高度要求,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深入研究深基坑施工技术,解决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瑾.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7):33-34.
[2]韩毅.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6):66-68.
论文作者:谭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钻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挡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