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论文_魏春景

厦门市第五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62例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1)、对照组(n=31),给予实验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明显,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骨科手术;院内感染

随着手术学科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理管理有了较大的转变,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护理工作在骨科手术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明显的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手术室是医院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消毒器械最多的科室,一旦出现护理漏洞,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大,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次旨在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择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纳入标准: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验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5±21.5)岁,四肢骨折患者10例,锁骨骨折患者8例,脊柱损伤患者7例,颅骨骨折患者5例,骨盆骨折患者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2.8±21.8)岁,四肢骨折患者9例,锁骨骨折患者7例,脊柱损伤患者7例,颅骨骨折患者6例,骨盆骨折患者2例。将两组手术治疗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本研究符合医院标准,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抑郁症患者,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免疫系统损伤患者,器质性病变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结合患者的需求,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考核监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知程度,并进行考核,制定制度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监督护理人员的实施情况。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明确其过敏史和既往的病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调整手术过程中各类药物的使用。疾病宣教:在进行手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原理,并告知患者术前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1]。术前管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医院的无菌操作制度,对进行手术的器械严格进行消毒,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到合适的状态,提高空气质量,避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温湿度适宜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术中: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若察觉患者心理的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降低应患者压力过大而增加医生实施手术的难度,并做好严格控制手术区无菌状态,术中严格把控手术室内空气质量,提高手术室空气清洁程度,降低手术室内人员的流动性[2]。术后:术后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对术中相关设备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手术所用器材严格的进行消毒和清洗,并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密切注意患者的手术切口情况,一旦出现渗血和感染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参考本院自制的护理工作量表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较高:评分在85分以上;护理质量一般:评分在70-85分间;护理质量较差:评分在70分以下,得分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护理质量属于计量资料用t、()表示,P<0.05,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骨折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质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

2.2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

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骨科手术是手术室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影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手术室的管理,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不规则的手术操作,对提高手术效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减轻其心理压力,降低患者术后出现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对手术方法、效果有一定的了解,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克服恐惧心理,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手术产生的医疗垃圾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手术核室的干净和整洁,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4]。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尽量减少走动,避免人员过多,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提高感染的发生几率。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术前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术后检查相关设备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严格消毒和清洗相关的手术器械,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为手术做好准备[5]。

综合上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明显,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桑小兰.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7):80-81.

[2]闫玉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6):13-15.

[3]赵秀玲.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01):194-195.

[4]刘雯.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75+82.

[5]李娟,陈树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50+52.

论文作者:魏春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论文_魏春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