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方向创造哲学辉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40周年学术研讨会简介_哲学论文

坚持正确方向创造哲学辉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40周年学术研讨会简介_哲学论文

坚持正确方向,再创哲学辉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建系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大学论文,哲学系论文,辉煌论文,哲学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于1956年5月正式建立,在经历了1956—1966年的辉煌、“文革”中的磨难和改革开放后的再度迅速发展之后,现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拥有3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9个教研室、7个研究所的教学层次完整、学科门类齐全、学位专业点众多、科研成果突出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了共同回顾总结它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展望21世纪哲学学科的走向,该系于1996年10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建系40周年学术讨论会。国家教委和本校领导、兄弟单位的来宾和本系系友邵华译、高清海、黄楠森、陈筠泉、奚广庆、马绍孟、杨春贵等500余人与会。不少与会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祝贺人大哲学系4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人大哲学系的显著特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坚强阵地。40年来,它已为我国的哲学研究、哲学教学和党政宣传部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有的已成为国内哲学界的著名学者,有的担任了省部级的重要领导职务,还有许多成为高校哲学系、社会科学系及马列部的领导和教学骨干,真可谓“高素质哲学人才的摇篮,跨世纪创造者的苗圃”。在科研方面也成绩卓越,近年来出版的专著、国家统编的教材就达500多部;有近100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的奖励。与会者指出,当前哲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祝愿人大哲学系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把哲学研究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再创哲学辉煌,为繁荣和发展哲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

人大哲学系主任刘大椿在讨论会上作了题为《发扬光荣传统,再造哲学辉煌》的讲话。他从人大哲学系自身的现状和与国内兄弟系及世界著名哲学系的差距出发,提出了如下发展思路:

(一)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振奋精神,贴近现实,融汇传统,发展优势。(1)贴近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在两个根本转变中,哲学要在“转换脑筋”上发挥特殊的作用。(2)与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丰富的哲学遗产连结起来,使我们的哲学具有中国特色。(3)为了巩固和发展本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科研上的优势,现已成立了跨教研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把素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怎样定位?这是哲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人大哲学系的思路是:(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决不能忽视理论思维,我们必须培养真正的哲学家。(2)哲学是现代人必备的修养之一,在我国古代传统中,哲学教人安身立命、治国兴邦,这也是现代中国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紧开发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在一些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高校的课程设置必定有一部分所谓通识课,或称素质教育课,他们开设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正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具备社会所提倡和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方法论。我们也应当这样,主要不是培养吃哲学饭的人,而是塑造有哲学头脑的人,把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但加紧开发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能等同于按照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哲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它将使应用型人才有较足的后劲,对于职业岗位及其变动有更强的适应性。人大哲学系正在酝酿采取主副修制和二学位制,与企业管理等院系联合培养有哲学头脑的经济管理人才,共同致力于塑造一批帅才。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人大哲学系将采取下列举措:(1)通才与专才培养相结合,深化课程改革,拟在今后二、三年内开设出十几门具有前沿性、开拓性和示范性的哲学专业课程。(2)编写内容先进的哲学专业教材,出版人大哲学系教材丛书。(3)加强科学研究,主动研究具有基础性、现实性、前沿性和世界性的重大理论问题。组织课题攻关,创造条件,以成为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哲学基础的重要基地。(3)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5)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确立良好的学风和精神风尚,实现教学设备现代化,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6)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办好各类学术活动。(7)设立“新世纪哲学发展基金”,争取多渠道的社会支持和投入,形成“哲学慧我,我爱哲学”的良性循环。

3

在讨论会上,一些著名学者和高校哲学系主任对哲学的现状、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关于哲学的现状,一些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这些年来哲学教学出现了生源不足、师资队伍不稳、经费严重短缺等困难;而最近一、二年来,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已出现了某种转机的迹象。比如报考某些哲学系研究生的人数大增;有的哲学系经过专业和课程的改革,毕业生比较好分配了;有的哲学系在开辟社会支持方面取得了成绩,解决了经费严重短缺的困难,等等。大家认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是解决哲学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哲学研究的状况,普遍感到与时代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但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则有很大突破。我们必须在理论上继续大胆创新。

关于哲学的性质和哲学系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会上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和思路。有的哲学系领导强调哲学是一种社会自我意识,是对人类的全部生活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反思和表征,它不仅要超越常识,而且要超越科学。因此,哲学应当专业化和职业化;哲学系应培养理论型人才,而不是知识储存型人才。另有哲学系主任则认为:哲学作为一种职业,与作为一种素质并不矛盾。社会既需要研究哲学的人才,也需要宣传哲学的人才,把全国哲学系都定位在培养哲学家上显然不合实际。我们既要注重从生活中提炼出观念体系,也要注重哲学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但能形成观念体系者并不多。哲学要培养智慧性人才,而智慧也包括生存智慧,所以哲学也应成为生财之道。当然不同院校的哲学系在培养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上,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各有侧重。

在对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和展望中,不少学者提出要与世界哲学接轨、对话的问题。高清海教授说,前一时期,有人认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没有出称得上能与外国哲学家平等对话的哲学家。我认为,毛泽东、邓小平当然是世界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而我们所缺乏的是专业的、建构了哲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家。在面临21世纪的今天,我们值得考虑这个问题。要拿出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现代哲学体系,就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个系统的关系。我不同意说21世纪的哲学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我们不可能还让孔子、老子统治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在中国生根、深入人心,它比西方哲学远远高明,所以它应是21世纪哲学的核心和灵魂。但马克思主义应当是当代的,而不是西方所理解的苏联教科书哲学。我们必须大胆创造,把“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上升到理论哲学的高度。哲学要关心人,以人为本。

张立文教授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哲学,以“救亡图存”为着眼点,没有更多的去考虑人类面临的前沿问题,因此缺乏与西方对话的基础。而今天,我们的情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与西方接轨,需要我们去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哲学要与西方哲学接轨,必须实现语言的超越和观念的超越,实现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与西方哲学概念范畴的接轨,并要超越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21世纪的哲学,确实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继承儒、道、释三家“兼容并蓄”的传统精神,实现三者的综合创新,经综合创新的新哲学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同时也融合了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关于这三者在21世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还有学者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灵魂,中国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西方哲学体现了时代特征。

标签:;  ;  ;  

坚持正确方向创造哲学辉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40周年学术研讨会简介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