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的探索_数学论文

幼儿园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的探索_数学论文

幼儿园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幼儿园数学活动因此被众多一线教师认为是五大领域中最难教好,最难让孩子理解的一个学科。为了让数学活动不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们花了各种心思,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教学活动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眼看着孩子们与图片、操作盒等学具互动的热情在逐渐冷却,教师们感到困惑:精心设计的物质环境和充分的操作为什么不能保持孩子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呢?在数学教育活动方面缺失了些什么?我园数学领域学科组的教师们开始从困惑入手,找出症结,寻找解决办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数学认知的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让幼儿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数学领域组成员大受启发,决定尝试让幼儿园数学活动回归生活,即以关注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数学教育,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数学活动。

      一、让环境创设回归生活

      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特殊、潜在的教育作用。幼儿日常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物质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是数学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如幼儿园里缤纷多彩的颜色、具有一定排序规律的围墙栏杆、几何图形的石块小径、台阶上的算式、楼梯扶手上的数字等等,融入幼儿生活环境的这些含有数、形、时空等数学内容的现实环境或美丽画面,让幼儿随机地感知数学、走近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但在这些环境中,“数学”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偶然性、零散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数学的敏感性,发挥教师和幼儿的作用,让环境创设真正回归幼儿生活,引发学习,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善于发现、巧妙创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哪些环境能引发互动,激发兴趣呢?这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数学敏感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数学教育”中适合于幼儿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物化在生活环境材料中,以适于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目标为导向,有意识地去创设数学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小班数学活动目标——感知“1”和“许多”,教师在幼儿每天进出的活动室环境中突出创设“1”和“许多”。墙面装饰出一只可爱的母鸡妈妈和许多蛋,幼儿经过时掀开蛋壳,里面露出可爱的小鸡仔脑袋;一个操作区互动墙饰——一棵大大的布绒果树,旁边盘子里装有许多可以练习粘贴、系扣子的布绒水果等。教师还应有较强的数学教育意识,善于发现活动契机,敏锐地捕捉周围生活环境中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点上的数学实例,引发幼儿的学习。例如中班让幼儿每天参与整理班级物品架,我们在物品架和操作盘上贴上各种形状的标签,这些形状还有不同颜色,在如红色三角形标签表示物品在红色一层,蓝色的放置第二层,黄色放置第三层,标签上还有数字1、2、3……当幼儿看到红色三角形2的标签时,就将东西摆放在相应三角形标签物品架的第一层第二个位置上。无形中让幼儿进行图形分类和序数的学习。

      (二)幼儿——提供机会,积极参与

      创设数学环境过程是突出幼儿主体性地位,从熟悉的环境出发,唤起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的过程,促使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参与到数学环境创设当中。比如我们让孩子剪出一个个不同颜色的圆形,教师将其中一个装饰成毛毛虫头样,让孩子用所学的排序规律通过连接进行两种颜色身体的排序练习;还可以在连接好的毛毛虫身体上学习接着往下数;并通过一节一节贴上身体学习10以内数的形成,手口一致地比圆形的多少。当孩子发现构成毛毛虫身体的圆形卡片不够时或者对颜色不满意时,自己就开始添置、补充,玩得乐此不疲。在幼儿绘画作品陈列中,我们将数的知识渗透于当中,每一幅粘贴的作品之下都附有要求:请幼儿找找这幅画中有几只小瓢虫?几朵小花?几座房子?几片叶子?生活中,孩子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关注了,而且不知不觉发展了数的概念。

      二、让操作材料回归生活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指出:“数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与事物的动作。”幼儿正是通过操作活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们也意识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数学,它是教师隐性作用的体现。然而事与愿违,当我们精心准备大量图片、操作盒等数学专用的操作学具来让幼儿操作,幼儿对这种单一的操作材料还是缺乏持久的兴趣。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产生。因此,我们尝试去寻找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适合幼儿的数学操作材料,共同收集“数学百宝箱”。

      某些特定的生活材料具有潜在的数学价值:在班级活动室内设一“数学百宝箱”,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到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操作材料的行列中。收集常见自然物品,如坚果壳、树叶、小石子、贝壳、种子等,可让幼儿进行数概念和排序等方面的学习;具有封闭性排列特点的玉米、大蒜等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其排列规律。收集常见生活物品,如饮料瓶与盖、雪糕棒、豆类、扑克牌、棋子、废旧盒子、纽扣等,可以进行比较、分类、对应、排序、数数等学习。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的积极性,亲子共同制作,这些生活化的操作材料,经过洗涤、美化、修剪、消毒的过程,随意投放到数学活动中,由于这些物品取之于日常生活,且是由幼儿亲自参与收集的,他们对操作材料会倍感亲切、倍加喜欢、倍加爱护,幼儿可自选自用,按意愿排序、拼图、点数、编数学题等,既节约经费开支,又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引发对生活的关注,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从而产生幼儿以活跃的思维投入数学学习中的效果。

      例如一次数学活动《按特定规律排序》中,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属性来进行规律排序,教材提示上提醒教师利用各种物品图片进行操作,如大狗小狗交替排,红气球黄气球交替排,高的低的桌子交替排……如果每个幼儿都来一份各种各样的图片,多不容易呀。正当犯愁的时候,看见班级的“数学百宝箱”里有小朋友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盒子、高矮不同的瓶子、粗细不同的罐子、颜色不同的包装袋,利用这些东西的不同属性同样也能进行规律排序,在活动中幼儿像是在摆弄一些熟悉的生活物品,但在这种真实、感性的摆弄中,幼儿的数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让活动内容回归生活

      (一)关注幼儿生活经验,注重内容与生活的融合

      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数学经验相结合,并能够将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这样的数学活动是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上海名师吴佳瑛老师的《数数小本领》活动,其活动内容和生活内容融合的巧妙而有效。活动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她先调动幼儿的数数经验,联系生活中数数会遇到的问题(一堆的带鱼怎么数、一串香蕉怎么数、一箱的牛奶怎么数、一盒鸡蛋怎么数、几种的饼干怎么数等),让幼儿发现自身数数经验的不足,自我校正;最后用所学的数数小本领去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渗透在生活中。此活动内容中,当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结合时,大大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最终帮助幼儿学会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回归了生活。

      (二)挖掘主题活动数元素,合理补充生活化内容

      在以往的分科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根据数学学科的体系来选择活动内容。教师只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这两方面的因素,不必考虑在什么时候适合进行什么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近年来主题探究活动课程成为幼儿园努力探索的一种新课程,主题来源于生活,适应幼儿需要和发展,不仅能丰富幼儿的心灵,又有助于平衡课程的效果。如果追随幼儿主题探究活动脉络,联系幼儿生成的问题,将有关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问题较自然地融入其中,可以让幼儿从过去的数学知识情境走向真实生活情境。例如《快要上小学啦》主题中,当孩子的话题集中在小学生的书包上时,我们决定开展一个融合多种领域的综合活动《书包里放些什么》。活动一开始,我们让孩子讨论:小学生的书包里该放些什么?并请幼儿打开自己的书包,学着与同伴对比统计,小学生书包里的东西有几件?自己的书包里有几件?最多的带了几件?最少的带了几件?接着打开文具盒,比一比谁带的文具多?多了什么?多多少件?然后让孩子学习整理小书包,将书包里的东西进行分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思考怎样将书本按小到大叠放,由前向后放入书包,整理铅笔盒时将铅笔由短到长放入,最后将物品放入书包左边、右边、外边、里边等进行方位讲述。在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下,这些活动内容自然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载体,教师在扎实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清现有的数学目标体系基础上,对主题中自然呈现出的生活情境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恰当时机补充了我们领域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技能,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探索研究性问题帮助幼儿解决所出现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活动内容中幼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兴趣高、参与性强。

      (三)优化正式与非正式数学活动的组合,拓展延伸生活化内容

      正式数学活动是以集中教学为形式,合作交流为主的数学学习,它体现幼儿思维的有序性,是理性经验的积累,是我们常说的集中数学教育活动。而非正式数学活动是以个体自主学习为特征,自主操作为主的数学学习,体现思维的广泛性,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个性化数学区域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契机,将二者进行优化组合,能拓展延伸数学生活化内容。例如:中班数学活动目标:学习呈封闭状排列数数方法。我们先利用三次的非正式学习活动,提供生活中有花边的盘子、有项链、有脸盆、有边纹的手帕等,让幼儿尝试自主地运用已有经验来数数。第一次非正式活动,教师观察到:由于是初次接触,幼儿没完没了的数,没几个孩子能数的清,数的清的还是侥幸数对的。第二次非正式活动,教师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有规律排序的花边让幼儿自主尝试封闭状排列数数的方法,有一些孩子发现排列规律,懂得找准特征来数数。第三次非正式活动,教师准备了一些回形针、夹子、小棒、笔等,放在一旁,有一小部分孩子发现可以用笔来做记号了,表现出了一定的数数经验。

      三次非正式数学学习让孩子初步发现了数学问题、尝试去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而老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学习此活动的探索情况、活动难点、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经验,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组织了一次集体的正式教学活动,提供原先在非正式活动中提供的生活材料,再根据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增加不同类型的封闭状数数材料,让幼儿通过交流经验,尝试操作记录,重复讨论等环节开展活动。在共同分享数数经验后,又提供一次非正式活动:我们让幼儿一起参与收集生活中封闭状排列方式的物品,玉米、大蒜、腰链、头环、花瓶等,收集可以做标记的东西,让幼儿将正式活动中梳理出的数数经验进行运用和迁移。孩子通过这种非正式活动和正式活动的优化组合,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这种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优化组合结果是:幼儿不但学会了同样物品呈封闭状排列的数数方法,而且还学会排除形状、颜色干扰的不同样物品呈封闭状排列的数数方法。最可贵的是进一步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积极寻找生活中呈封闭状排列的物品和可以做标记的生活材料,让一个学习呈封闭状排列数数方法的活动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延展了。

      四、让活动设计回归生活

      杜威曾说:“教育应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园数学活动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育,是幼儿生活的本体,是一种关注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数学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儿童为本”、“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设计方式,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主线,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例如孩子们都有和家长逛超市的生活经验,在那里孩子和家长经历过选购物品、寄放物品、参与抽奖的活动过程,那么我们就设计中班数学活动《逛超市》,试图通过“选购物品”环节来感受序数的含义(幼儿通过购物券上的提示第几排、第几层来选购相应的物品);通过“寄放物品”环节进一步感知序数的功能(根据寄物箱上的号码排序来寄放自己的物品);通过“抽奖环节”进一步巩固对序数的认识(根据奖券上的数字到相应的箱子里取出奖品,如3-201就表示到第3号奖柜的第2排、第一个箱子里抽奖)。活动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之后,孩子们和父母逛超市,在超市的这几个环节中重新验证了他们获得的经验,能说出要买的东西在第几排第几个……

      再如,大班数学活动《麻房子里的秘密》,教师设计“剥花生”的活动。目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发现花生的秘密,并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取一个关于“花生内花生米的数量”的价值问题进行探索,让幼儿尝试用数学、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感知发现花生里花生米数量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操作要求,让幼儿初步学习统计,从而学会用记录统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学习记录和统计,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解花生米的数量,而是希望幼儿通过剥花生这一活动,迁移经验,学会用记录统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幼儿具有初步的统计、归类能力,他们会自己设计调查方案,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这在幼儿今后的生活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标签:;  ;  ;  

幼儿园数学活动回归生活的探索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