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_长江论文

论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干流论文,长江论文,协调发展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源富集、经济集聚、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巨型长江产业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一级轴带和东西经济大动脉、发展前景看好。但是,90年代以来,沿江产业带的建设过程中出现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上中下游的差距扩大之势等问题,成为长江产业带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全面认识目前长江产业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统筹规划上中下游干流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长江干流地区发展态势

长江干流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农业基础较好、以现代工业为主导、产业部门齐全、初具规模的产业带。由于东西跨距大,上中下游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明显(见表1),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下游与中上游差距不断扩大,沿江各省市之间GDP递增速度最大相差10个百分点,人均GDP最高与最低的区段之比从1990年的2.6∶1扩大到1994年的6.2∶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干流地区粗分为四段,分别讨论。

1.1 四川段

指标国土面积1994年末总1994年GDP GDP密度

(km[2]) 人口(万人)总量(亿元)

(万元/km[2])

四川段 115038.4 3918.84916.41 79.66

湘鄂段 134867.0 4708.091634.97 121.23

赣皖段

58465.0 1632.31511.33 87.46

苏沪段

54644.5 5130.135117.98 935.31

本段包括攀枝花、宜宾、沪州、万县、重庆、黔江、涪陵等7地市。水能资源、岩盐、磷矿、建材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装机容量达7500万kw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600多亿m[3];铁、钒、钛 、铜、铅、锌等储量较高,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55%和77%;以三峡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林木、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经过“三线”建设,形成攀钢、泸天化、川天化等骨干企业、以冶金、化工、纺织、机械、仪器为主的资源开发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攀枝花、重庆、宜宾等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渐强;但城镇体系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传统产业改造的任务艰巨,与城市形成对比,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异很大。

1.2湘鄂段

本段包括湖北省的武汉、黄石、荆沙、鄂州、荆门、宜昌、黄冈、咸宁8地市和湖南省的岳阳市,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区的核心地段。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历来是我国的重点投资地区之一,形成了冶金、机械、化学、建材、轻纺等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基础好,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也是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农业支撑条件。1994年粮食产量达1944.67万t,棉花40.03万t、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37%和10.6%.农产品商品率在55%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大耗能工业集中,能源短缺;交通建设迟缓,又是我国的运输枢纽,交通压力大;缺乏次级中心城市,城市体系不合理;大城市如武汉,环境污染严重。

1.3赣皖段

本段包括安徽的池州、巢湖、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和江西的九江、共7个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内有5个贫困县,约6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石油化工、轻纺、船舶制造业有一定基础、其中,九江是我国的第七大造船工业基地;平原区的农业基础良好,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果茶水产品基地。主要问题是:经济总体水平低,特别是部分地区为重点扶贫区;基础设施薄弱,路网密度低,许多山区尚未通车;农业生产处于初级水平,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

1.4 苏沪段

本段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和上海全市。是长江产业带乃至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重点建设区域;机电、纺织、重化工业等加工工业比较发达,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发达;农业基础好,是重要的商品粮、水产品和生猪等生产基地。主要问题是:产业高级化进程难度大,速度慢;受外向型市场经济冲击,农业发展变缓,农业支撑条件有所削弱;各自为政,产业结构趋同,市际矛盾大,协作水平低。

2 发展机理分析

长江干流各段经济增长的方式、速度各不相同,苏沪段、湘鄂段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高,赣皖段、四川段发展速度慢,经济总量低、前者的优势表现在:

2.1区位优势和对外政策

苏沪段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长江出入海的门户,又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承外启内,连接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点轴发展理论出发,本区位于我国沿海和沿江两大轴线结合部,兼有两轴线在产业、政策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既是80年代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沿海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地区,又是90年代国家实施沿边、沿江、沿线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区;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本区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湘鄂段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所在,京广线、焦枝线及长江干流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2经济基础

苏沪段开发历史悠久,经济与产业基础相对坚实,199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117.98亿元,占全国12.72%,人均GDP和GDP密度(单位面积上的GDP)分别是全国的2.6倍和20倍,经济发展快,总量大,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本区段产业结构合理,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26%、58.15%和33.59%;产业层次高,汽车、重化工、纺织、机电等产业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集中。良好的经济基础,合理的高层次的产业结构为今后产业升级奠定了巩固基础,有利于今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2.3市场容量和融资渠道

苏沪段人口密度大,而且经济上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各项建设正在大规模展开,人们的购买力也不断增强,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1994年本区平均人口密度为939人/km[2],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58.7亿元,为全国总量的12.7%,人均商品零售总额4013元,为全国平均的3倍,市场容量巨大。在巨大的消费市场刺激下,企业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能力远远强于中上游地区。同时,本区许多高质量的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日用化工等产品不仅倾销全国,而且占有国际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2.4基础设施与自然条件

长江干流各段自然条件各异,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上游以中低山为主,造成各段交通设施水平的差异。苏沪地区通天达海、海河联运、陆运发达;鄂湘段是南北交通的轴心。长江亦可通行3000t轮船;四川段的运输能力则大为减弱,并且陆运条件恶劣,除新建成的成渝高速公路外缺乏等级公路和铁路。而下游地区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城市、城镇连为一片。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较快;而上游城市除重庆外一般均实力弱,难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研究表明:长江下中上游经济梯度的变化,与从平原到丘陵到山区的梯度变化是一致的。

2.5劳动力素质和教育、科技水平

长江下游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段为全国智力密集区和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集中分布区,人员素质和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据统计,1993年。长江下游地区(包括赣皖段和苏沪浙段)平均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和每万人劳动力中拥有中专、技校和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数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1.4倍,全区各类科技人员190万人,平均每万职工中分别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1004人和340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倍和2.8倍。中游地区仅武汉市就有高校35所,还有自然科学研究机构500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0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6万,其科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位。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可靠保证。

发展速度较慢的四川、赣皖段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如丰富的资源。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开发政策、扶贫政策、“三线”建设形成的工业基础。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和高度积极性。

3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长江干流地区上中下游经济发展差距,在近10—15年内,若顺其自然,可能还将继续扩大,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2],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点线面结合、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东西联动、共同发展。

促进沿江点线面的协调发展,以沪、宁、汉、渝四大中心城市为辐射源,在上游段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中心,形成大中小城市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完整的城镇体系,以主要交通干线为主轴,形成发展轴和产业密集带,进而带动整个面上经济的发展。

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必须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实行合理的区际分工协作;同时,政府又要积极引导、重点扶持,谋求各段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以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共享信息等手段消除贫困,加快四川、赣皖段的发展,增强其脱贫致富、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以各段的互补、互利、互助求均衡,既注重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又强调区域竞争中的协调,鼓励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率先迈出一步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中地区经济潜力的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沿江地区的二、三十年内,保持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和总体效益的提高,建成与沿海产业带相互依存的、具有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密集带,在全国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长江干流地区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依靠下列途径:

4.1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

即:“加强中西部地区资源勘察,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增加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调整加工业的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人才向中西部流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欠发达的四川段、赣皖段地区,加快这两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保持长江干流产业带在整体上以高于全国的速度发展。

4.2 抓住两个契机,即浦东开发与三峡工程上马,推动全产业带的合作与发展

浦东开发,加速了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该市在高新技术、金融、商贸、信息等“朝阳”产业方面的优势,使上海成为全产业带乃至全国的龙头,同时又推动了一些大耗能、高物耗产业的西移进程。为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全产业带的经济发展。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为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三峡工程依靠其强有力的辐射作用。向中下游地区输送着电力,又依靠中央所赋予的对外开放等优惠政策和全国的支持,为其辐射区带来历史发展的难得机遇。浦东和三峡。一个位于龙头,一个处龙尾。首尾呼应,今后应进一步利用浦东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促进沿江各省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以内联为基础,形成有实力的外向型企业集团。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并促进沿江各省市的协调发展。

4.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见图1),四川、湘鄂、皖赣三段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二产业产值和比重均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和比重略高于第一产业;苏沪段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第二、三产业产值和比重远远超过第一产业。今后,应根据各段优势和已有基础,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四川、湘鄂、赣皖段地区要利用现有基础。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原料初加工能力和部分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下游建设“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中上游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其商品率和创汇能力。苏沪段要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发展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金融、信息等“朝阳”产业,并向欠发达的中上游地区转移资源加工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中下游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企业集团,在钢铁、石化、机电、汽车、轻纺等主要行业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形成在国内外有竞争能力的整体优势,推动干流地区的协调发展。

4.4城乡协调发展

长江上中下游的差异还表现在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上。下游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城镇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据1994年资料表明,苏沪两省的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7.4%,农业非农业总值占农村总产值的84.5%,农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831.53元和3434.61元。乡镇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52679万美元,乡镇企业已经成为该区不可低估的一股经济力量,小城镇和乡村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而上游地区受本身自然条件的限制,乡镇企业不发达,城镇体系不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其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8.3%,比苏、沪地区将近低20%,农民人均年收入仅946.33元,分别为苏沪地区的1/2和1/4,乡镇企业实际利用外资仅14660万美元,为苏沪地区的9.6%。国家要加大对中上游乡镇企业的投入和扶持,下游地区要有意识地到中上游合作开发,联合发展,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力优势,发展原材料和农畜产品的加工业,集中力量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4.5以上游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和发展轴

首先,要在政策方面实行扶植和优惠,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差别税率和差别贷款利率,并在引进外资时提供必要的政府担保,鼓励上游地区经济开发,在老、少、贫地区和三峡库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重视资金、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优先安排一些骨干项目,如向家坝水电站及攀钢二基地建设,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形成新的“生长点”;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长江干流航道、港口及沿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建设,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增强其发展能力,形成有力的发展轴;增辟宜宾和泸州为沿江开放城市,并将攀枝花市辟为内陆资源开发实验区,使之有较大程度的自主权,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待遇。在微观上推广反梯度开发,实行名牌战略,以优势、特有资源为依托,开发名优特产品、产业,去占领中下游及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向发达地区实行反销售,走“红塔山”、“嘉陵”、“长虹”、名酒(茅台、五粮液、泸州特曲等)的道路,通过名牌产品的尖兵作用,占领市场,积累资金,吸引国内外资金,形成企业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壮大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4.6 充分发挥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

目前,长江流域主要的区域协作组织有:上海经济协作区、南京经济协作区、武汉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攀西六盘水经济协作区(包括宜宾和泸州)和沿江23城市市长联席会等。但是,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条块分割严重,各组织所发挥的作用甚为有限。今后,各地要在利益互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行分工合作,共同发展,以企业集团为龙头,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组织生产,按各地实际情况划分比例,筹集长江开发基金,联合投入综合运输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破除壁垒,打破各地区、各种运输方式界限,并以连锁经营方式建立区域商贸市场;统一规范,建设区域经济信息网络,各方共享;有条件时组建沿江七省市首长联席会,定期协商沿江开发重大问题,共谋振兴。上游地区要走“让人家发财,让自己发展”的道路,对引入上游的资金、人才,保护其应得的利益;下游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和上游的原材料,发展高质量的加工工业并向上游地区给予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援,可实施“一帮一工程”,对口支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7 重视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

加强长江上游段防护林带建设和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入江;强化上中下游生产用水的管理,严格控制有毒废弃物的排放,确保洁净水环境不受破坏;统一规划和实施干流河道和主要湖泊的整治工程,已有利其效益充分发挥和各方受益;突出建立以减轻水旱灾害为中心的防灾体系,使其总体成灾次数和损失程度在十年内明显减少,相应建立对不同区段就减灾防灾所作贡献的利益补偿机制。

注释:

[1]收稿日期:1997—11—13

[2]李鹏.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经济上报,1996.3.19

标签:;  ;  ;  ;  ;  ;  ;  ;  ;  

论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_长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