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和艰巨性事业,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革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谈以下体会,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渊2015冤03-035-02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概括、总结和应用的过程。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着重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全面领悟本学科的精髓,更应贴近学生客观实际,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是个创新性社会,需要我们学校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以便又快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一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学生由于在先天素质、教育环境和主观努力不同,因而在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贴近学生客观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着眼于全班学生智力发展,结合学生学习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分组后,教师通过组织教学、上课辅导、作业批改、信息反馈等方式,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好积极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提问分层。
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热情,使课堂生机盎然,,教师应有步骤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让优等生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一些一般性问题,让差生回答一些简单性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陷入困境时,教师应给予及时和有效的点拨。
3、作业分层。
结合教材大纲要求和学生客观实际,教师分层次选择一些基本巩固性习题、拓展性习题、综合性习题。力求:优等生完成综合性试题,中等生完成拓展性试题,差生完成基本性习题。各层学生在完成本层次的习题以后,可力所能及的选择一些高层次习题,这样可以进一步解决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生“吃不了”的矛盾。
4、辅导分层。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优等生采用竞赛性模式,着重提升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灵活应对能力;对中等生采取综合性模式,选拔一些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进入优等生行列;对差生采取非智力型模式,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促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一些基础性问题。
5、测试分层。
单元性测试应具有全面性、及时性和激励性。把握试卷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基础性问题应占据较大比重,那些综合性问题应占据较小比重,优等生全部做题,中等生选择性做题,差生选择一些基础性题目。
6、评价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度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一大标准,这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教师结合不同单元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教师进一步促使教靠近与学,通过教学方法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 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的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活泼有趣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亲身体验、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内在关联,让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激情。
2 鼓励猜想、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纳法是个由此及彼的过程,通过对一个个体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产生一般性思维方法。当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积累或者生活体验以后,便会对数学问题进行猜测和验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步骤的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转化、分类、分析、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3 激励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通过处理数据,来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其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作用凸显。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和丰富;而数学的应用,又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实践理性化,最优化。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中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4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思维在现有知识中并不活跃,然而在知识的形成和探索中异常活跃。在教学中,若单纯地讲,学生便会感觉枯燥乏味,思维活动得不到刺激,教学效果难免不尽人意,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客观实际,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便会极大调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信息化社会,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大课题,不仅要给“鱼”更要授“渔”,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积极提问,学会选择、学会合作,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求知能力。
1、创设数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直观性较强,他们一般通过感性思维去学习。鉴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难免导致他们学习的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可以创设一些有趣性场景,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
2、让学生勤于动手,注重体验.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初中生的一大特点,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调动多器官全面参与,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善学和乐学而且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深刻。在旺盛的求知欲中成为学习主人,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敢于提问,鼓励质疑自古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提问方面给了我们师生很大的空间,一般课堂问题学生很难更好的回答,因此,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提问方法,然后通过勇敢和大胆的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提问与学习的乐趣。
言而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业呈现诸多新形式,我们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完成课堂教学,在更新理念和变革教学方法中,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1 廖嫦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中国数学教育;2010 年23 期2 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年03 期3 俞剑;;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年04 期4 刘伟;;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 年10 期5 叶文盾;;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才智;2009 年02 期
论文作者:苟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优等生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