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_培训开发论文

深圳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_培训开发论文

深圳开发人才资源的若干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资源论文,深圳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这是我们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

深圳建立特区以来,以其体制、政策、区位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人才,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经济和社会良好的发展形势,也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至1996年,全市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总量为41.7万人,是1979年的104倍,年递增31.4%,其中,户籍人才20.5万人。人才的增长率分别是同期的人口和职工队伍增长率的2.04倍和1.57倍。同时,在我市的1.3 万家“三资”企业中还有近两万余名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市已形成遍布社会经济各个行业的19类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共20万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1979年的67倍,其中户籍专业技术人员12.3万人,平均年龄35.4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发展速度高于职工队伍和人口增长的速度。建立特区之初,我市没有一名高级人才,只有两名工程师,但经过15年的发展,我市已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9万人,其中户籍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6 万人和4.19万人。全市有博士(含博士后)767名,硕士10249名。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科技专家也先后在我市落户。1996年,市管杰出专家262人(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者16人和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26人)。

虽然我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高层次、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资源不足与人才资源浪费同时并存,人才利用效率不够充分;暂住人才资源比重偏大,人才队伍稳定性不够;人才资源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分布有待进一步调整;人才的继续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知识的更新。另外,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现有人才结构还需调整提高;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开发机构基础薄弱,影响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国内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给高层次、高素质的紧缺人才的引进增加了难度。

我们要充分把握人才资源发展的有利因素,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全面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战略,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把主要靠引进人才调整到引进和培养使用并重上来。以实施“引才工程”、“育才工程”、“选才工程”、“银色人才工程”等四项工程为重点,充分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个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人才的分类、竞争、激励、评价、流动等五个机制,吸纳和培养造就大批适应二次创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增创人才新优势,使我市成为我国人才的荟萃之地,基本建立起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科学并具有相当规模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世纪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一)实施“引才工程”,增创人才新优势

1.有计划地引进国内人才。要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着重引进四类人才:各行各业的学科带头人、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引进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要继续在增人指标、城市增容费、家属调动、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并加以落实;要分期分批加快解决在深工作的暂住人才的户籍问题,使他们尽早安居乐业。平均每年要引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500名,博士后10名,博士生100名,硕士生2000名,形成一支源源不断的合理科学的梯级人才队伍。

2.以多种方式吸引海外留学人员。要通过国内外传媒和国际互联网络,大力宣传我市跨世纪奋斗目标和接收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以及留学人员需求信息;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建立留学人员信息库,每年引进留学人员100名。努力改善留学人员来深圳工作的创业环境, 包括科技开发、实验设备、图书信息等软硬环境;简化留学人员来深投资兴办企业的审批手续;要采取“智力回归”政策,鼓励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短期来深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开展信息交流,提供国外最新的科技情报和动态;鼓励我市的海外公司优先聘请留学人员担任推销员和信息员,帮助我市企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3.多渠道引进国外和港澳台人才。要发挥我市现有国外和港澳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较多的优势,在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随之而来的国际人才资源,采取聘请、咨询、讲学、技术会诊、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开发,把人才引进的范围拓展到世界。

(二)实施“育才工程”,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

1.挖掘潜力,逐步提高本地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鼓励和扶持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学校要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及时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要引导职业中专向“产教合一、企校合一”方向发展;要鼓励本地高校与国内外名牌大学联合办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双校园、双文凭、跨地区、跨国度”的形式增加人才产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到2000年,高等、中等学校(含成人教育)在校生达3.8万人和5万人,分别比1995年净增1.9万人和3.1万人,年递增14.9%和6.7%,在校研究生为200人和1000人,创设6至10个达国家水平的重点学科和实验室。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网络,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要从提高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三支队伍素质的实际出发,按照谁管理谁培训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对现有人才培训机构进行优化组合,按行业进行归口合并、调整、充实、提高,科学构建各类人才培训网络;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大中专院校的培训资源,打破学校与人才培训基地之间相互封闭状态,实行开放兼容,发挥各自优势,走联合道路,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避免重复培训和无效培训。

3.抓好继续教育,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加快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抓紧制定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办法,严格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制度,逐步实现从记录凭证向资格凭证的转换;鼓励扶持企事业单位依托国内科研院所或国外跨国公司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要设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基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年有计划地选派科研开发骨干到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深造,或者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深讲学;要结合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围绕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引进技术设备的吸收创新、重点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发展市场经济相关的内容进行知识更新。

(三)实施“选才工程”,为科教兴市战略服务

1.抓好高层次专家队伍建设,造就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要以国家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为契机,做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工作,加大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力度,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素质优良、年富力强的科学技术带头人队伍,争取到2000年,使市管杰出专家达到400名,市管科技后备人才400名,各区、各部门杰出专家1000名。对该工程的人选要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成果推广、进修培训、学术交流上实行优待政策,同时要对人选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以保持专家队伍的活力。

2.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三个一批”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要逐步建立健全市、区和企业的高新技术科研开发中心,培植一批相对稳定的从事科研开发的人才群体;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同科研院所联合,采取联营、参股、设立科研开发奖励基金等形式,通过合作或委托研究、科技咨询、成果转让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利用企业外部人才资源,有助企业科技人才更新知识,提高科研开发水平、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要加强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分站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收规模,到2000年,争取从现在的5个分站发展到20个,在站人数保持在50名; 要在科研经费、技改经费、开发成果奖励、调干指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吸收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到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去建功立业;要扶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技术与管理复合型的科技企业家队伍;要探索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经营的办法,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实施“银色人才工程”,积极推进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

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是按照组织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开发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离退休人才资源。我市现有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839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6人。充分利用这部分人才资源,实施“银色人才工程”,是缓解我市高级人才短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措施。

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开发离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离退休人员自愿量力参加,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人才开发机制。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返聘或招聘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才;要以多种方式发挥老年人才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如承担决策咨询、工程论证、科技难题攻关、人才培训等,要支持老年人才兴办技术咨询型等经济实体;要建立市、区两级老年人才信息库,在人才市场定期举办老年人才交流专场。

(五)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为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改革人才的计划调配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大市场的功能。要在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充实基层、提高素质”和“先市内后市外”的原则下,按照先选人后给指标的办法,把从市外调干指标的审批制转变为市场核准制,实行计划指标、调干审核、职称审核、调干考试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强化和完善市场的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要通过人才大市场公布人才需求信息,推进用人单位进入人才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使各类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下,通过人才市场,有序流动和合理流动。同时,要改革转业军官的安置办法,逐步实现在国家分配计划的指导下,市场配置与“保底”安置相结合;要继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进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的步伐。

2.发挥市场调节手段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大市场体系。要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并逐步与广东乃至全国各地人才市场联网,争取早日进入国际互联网;要通过人才市场,及时反映人才供求信息,盘活人才存量,调剂人才余缺,引导人才流向,调整人才分布和结构;要发挥市人才大市场的骨干和龙头作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规范基础性人才市场,初步建立起竞争有序、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法规配套、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人才大市场体系,逐步成为区域性人才集散地和人才交流中心。

3.发挥宏观调控手段作用,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完善人才市场的规章制度,保证人才市场的正常运行;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建立人才资源和岗位空缺抽样调查制度,定期对我市各类人才进行预测和规划,并根据我市人才供求情况制定并公布从市外引进的优先、控制、禁止专业目录,对我市人才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导人才流向,控制人才的流量和流速,保持人才供求总量的动态平衡和结构的相对合理;要采取调干指标倾斜等有效措施,保证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以及支柱产业等对人才的需求;要稳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宝安、龙岗现有人才队伍。

(六)改革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人才分类机制。要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科学的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在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造就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在事业单位要根据“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遵循政事分开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进程,基本建立起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科学分类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在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为重点,加快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管人与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企业董事会、经理工作等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与我市国有资产三级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2.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在机关继续深化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制度,逐步推行部分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在事业单位要逐步全面推行聘用制,按照“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在企业要进一步打破各类人员的身份界限,继续完善全员劳动合同制。

3.建立人才评价机制。要结合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推行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办法;要根据“立足国情、统一规划、积极稳妥、逐步实施”的原则,对一些责任重大、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统一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要进一步推进我市高级经理评价中心和市考试中心的工作,研究推广人才测评技术,改善人才测评手段,建立人才测评科学标准和管理制度。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市场经济的规律,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坚持以政府奖励为示范、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人才奖励体系,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

5.建立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加强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的同时,打破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观念,落实人才的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辞职辞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争议仲裁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事代理制度,为非国有企业提供人才招聘、调干审核、档案管理、职称评审、出国政审等人才服务。

标签:;  ;  ;  ;  

深圳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_培训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