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至本院接受诊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血栓、血管瘤和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很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内瘘并发症
维持性血透即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主要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维护患者的血管通路是其关键。在实际应用中,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理想血管通路,不过患者极易出现感染血栓、血管瘤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内瘘的使用。既有研究文献表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内瘘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同时也可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选取了86例至本院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以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至本院接受诊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7~72岁,平均(52.34±6.21)岁;3例为多囊肾,18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为高血压肾病,11例为糖尿病肾病,4例为梗阻性肾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50.18±6.38)岁;4例为多囊肾,17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为高血压肾病,12例为糖尿病肾病,5例为梗阻性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肾病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建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采用合适的抗凝剂,针对没有出血迹象、血管条件相对较好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胸部X线片、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常规等检查,确保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
1.2.2给予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等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和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动静脉造瘘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建议不要用手术侧的手来进行输液或者抽血等,对患者不常用的手进行功能锻炼,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手臂头静脉增粗[1]。此外,要嘱咐患者尽量不要让手术侧的手臂承受重力,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果出现渗液增加、伤口出现渗血等现象,要赶紧进行更换敷料,在手术后的一到两个天内需要保持患肢位置高于心脏位置,注意患肢不要受凉,不要伸直肢体和屈肘[2]。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则应用 进行检验。当P<0.05时视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术后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感染、血栓、血管瘤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方面相对于对照组都要明显较低(P<0.05)。如下表所示。
2.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6.74%(33/4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3.02%(40/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作为一种延长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生命的方法,其主要通过进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方式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就现阶段而言,由高血压、慢性肾炎和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都可以利用维持性血透的方法来给予治疗,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动静脉内瘘术,这里主要指的是通过缝合患者的前臂靠近手腕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这样吻合后会使得静脉里流动着动脉血,进而形成动静脉内瘘术,不过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患者而言,很容易产生感染、出血以及血栓的形成,此外,并发症不利于患者血液透析质量,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来说,给予其早期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通过建立患者的健康教育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指导,有针对的给予患者以及家属个性化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内瘘保护和功能锻炼的知识,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质、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如果存在指标异常,应该及时的告诉主治医生,从早治疗,此外,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感染、血栓、血管瘤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方面相对于对照组都要明显较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也有利于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患者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01):96-99.
[2]陈艳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2091-2092.
[3]肖刚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705-1706.
[4]付柏籽,周龙珍,赖细女.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11):44-47.
论文作者:张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