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城务工人员民族关系认同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务工人员论文,民族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北地区因其构成主体的多元性和地理分布的广泛性,在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民族关系更显出特殊和复杂化趋向。伴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农民工或称之为进城务工人员①。这些来自不同省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成份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对所在城市民族关系的看法以及介入式行为(或参与式行为),是真实反映西北地区现实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基于这种思路,笔者对进城务工人员民族关系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选择在西北五省区中多民族的四个省区,即青海、新疆、宁夏、甘肃,所以,调研以及问卷调查表的发放选择在西宁市、兰州市、银川市、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格尔木市。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合格率为94%,得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做了处理。借助调查数据和所掌握的材料及文献资料,拟就进城务工人员对民族关系尤其是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认同进行实证研究。
一、本次调查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主要限于大众群体,大众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反映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这些被调查者在填答问卷表时一般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了解不同民族成份进城务工人员之间的参与式和互动式行为状况,调研的重点选在了建筑行业,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团队精神、集体合作的大的工作场域,其间包容着数量众多的、来自全国许多省份的人员,人们之间的互动必然体现出民族关系的特点,这一情况与散落于城市的务工人员相比,明显具备有利于调研的优势,而且他们的观点也可反映一种代表性倾向。
(一)人口特点
1.性别显示
问卷调查表显示,423个调查样本中,男性350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2.7%,女性为73人,占样本总数的17.3%。青壮年居多,其中18岁以下者为8人,占样本总数的1.9%;18-25岁者为143人,占33.8%;25-35岁者为117人,占27.7%;35-45岁者为110人,占26.0%;45-60岁者为44人,占10.4%。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外出打工主要是靠年轻、凭体力。
2.民族成份
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在总体数量上明显少于汉族。被调查者大多数是汉族,共365人,占总数的86.3%;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东乡族、哈萨克族,共58人,占总数的13.7%。这一情况说明,少数民族农牧民外出务工者不很多,仍存在观念保守、安于现状、甚至不愿到外闯荡吃苦的心理,当然也不能排除缺少政府部门引导、创设必要的客观条件等制约因素。
3.文化素质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中,有356人接受了初中、高中及以上教育,其中接受了初中或高中教育的共306人,占总数的72.4%。但是,通过SPSS的进一步分析,汉族接受了初、高中教育的人员为280人,占306人的91.5%,占汉族总人数的76.7%;少数民族接受了初、高中教育的人员为26人,占306人的8.5%,占少数民族总数的44.9%。这一统计数字得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明显偏低。
(二)来源地
调查主要是西北四省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共325人,占总数的76.8%。其余省区务工人员,共98人,占总数的23.2%。尽管调查是随机选择城市区域的,但统计数字显示,西北地区农牧民就近流入所属省份城市或周边省份城市的人居多。因为,如此流动,离家近,成本少,风险小。进城务工人员来源地的调查统计反映了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地域就近性特点,符合英国统计学家雷文斯坦(E.G.Ravenstin)提出的,人口迁移率与迁移距离成反比,大多数人口迁移都是短距离迁移的观点。
(三)宗教信仰情况
西北地区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不尽相同,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使他们在文化上具有许多共同性。还有一些民族是信仰佛教的,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西北地区的藏族、土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的同一性疏通了民族间关系,是维系民族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同一的宗教信仰对新型民族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次调查中,信仰各种宗教的样本达214个之多,占总数的50.6%。不信仰宗教的样本数达209个,占总数的49.4%。
(四)所从事的职业及月薪
本次调查的范围是西北几个城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和灵活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城市扩建中的建筑工地。这些大的工作场域,包容着数量众多的、来自全国许多省份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之间的互动必然体现出民族关系的特点,所以调研的重点对象选在了建筑行业。
进城务工人员的月工资,主要集中在每月500-800元,800-1000元,1000-1500元这三个档次,一是因为和建筑等技术工人从事的工种有关,二是其间不乏个体私营企业主。
二、民族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表统计的结果,笔者将从对民族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对个体间民族关系的评价、对区域民族关系的评价、跨族际交往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民族关系现状的介绍和分析。
(一)对民族关系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问题,它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由于交往、互动及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关系现状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这一点,进城务工人员是如何认识的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处理好民族关系对于稳定和发展”的认同度最高,达88.7%,也就是说375个进城务工人员都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处理好民族关系对于稳定和发展是很重要的事;9.0%的样本即38个务工人员认为,不太重要;只有2.4%的样本即10个务工人员认为,不重要。
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民族关系较为复杂,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特点。加之所调研的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都是内陆省区,而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自治区,占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是中国边界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这一区位特点使新疆处于非常敏感而重要的地带,也凸显了新疆在中国西北边疆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务工人员对“处理好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对巩固西北边疆安全”的认同度也相当高,为88.9%;认为不太重要者占9.5%;不重要者占1.7%。可见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都认同于这一重要性,共有416个样本;没有意识到处理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对巩固西北边疆安全重要性的务工人员人数微乎其微,只有7个样本。
从微观视角而言,务工人员在西北城市打工期间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民族关系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您认为工作期间处理好民族关系重要吗”,结果显示,383个样本都认同,工作期间应该有良好的民族关系,占总数的90.5%,其中,认为很重要的占47.5%,认为重要的占43.0%;另有40人认为不太重要的,占7.6%;只有8人认为不重要,占总数的1.9%。如此高比例的认同度,表明进城务工人员能够正确认识民族关系问题,反映出愿意在工作期间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主观倾向。
(二)对个体间民族关系的评价
个体之间的民族关系也可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现状,通过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谈话以及问卷调查,笔者发现近一半的样本认为,现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较友好或很友好的,占总数的46.8%;还有46.1%的样本认为,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三者相加,被调查者认为“很友好”、“较友好”、“一般”的共占92.9%;另有3.3%的样本认为,较冷漠;3.8%的样本认为,很冷漠。调查说明对个体间民族关系的评价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对目前的个体民族关系状况较满意。但民族成员个体交往并不频繁,交往的范围一般是在本族群体中。
(三)对区域民族关系的评价
为了解区域民族关系现状,(在此所指的是西北地区、西北某一城市、务工人员的家乡),笔者用三个问题进行了测度。在问及“您认为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处理得怎样”时,30.7%的样本回答处理得很好;64.3%的样本回答处理得一般;3.5%的样本回答处理得不太好;1.4%的样本回答处理得不好。统计显示,130个样本的认同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的良好民族关系现状,对各级政府所开展的相关民族关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对西北地区处理民族关系的认同度不够高,说明要解决协调好西北地区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政府部门尚须加大工作力度。
在问及“您认为在您工作的这个城市的民族关系如何”时,60.0%的样本选择了该城市的民族关系一般;但仍有34.0%的样本选择了该城市的民族关系好;另有5.9%的样本认为,不太好或不好。统计结果显示,西北城市民族关系认同度和西北地区民族关系认同度基本一致,反映出城市民族关系的确是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实缩影,今后同样需要加大解决协调城市民族关系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在问及“您家乡的民族关系怎样”时,53.0%的样本回答好;43.0%的样本回答一般;4.0%的样本回答不太好或不好。民族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问题,它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间由于交往、联系、互动及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主要牵涉到民族共同体的权力、利益、意识和发展,其内容包括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由于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家乡居住着比较单一的民族共同体,不存在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这种情况的样本往往回答家乡民族关系好,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个别访谈时,他们也是这样说的。但西北外省区中也有多民族的省区,如湖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为了进一步理清对这一问题测度的准确性,笔者再次用SPSS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发现来自西北四省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其家乡民族关系的评价是这样的:51.1%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好;44.3%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一般;4.0%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不太好;0.6%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不好。
来自西北外省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其家乡民族关系的评价如下:59.2%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好,比西北本地区的评价高8.1个百分点;38.8%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一般,比西北本地区的评价低5.5个百分点;1.0%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不太好,比西北本地区的评价低3.0个百分点;1.0%的样本认为,家乡民族关系不好,比西北本地区的评价高0.4个百分点。如果将两个不同区域进行总体比较,西北外省区比西北本省区民族关系要好一些,与访谈情况基本一致。
图1 对家乡民族关系看法的不同区域比较
(四)跨族际交往情况
民族关系以民族交往为其形式,没有民族交往无所谓民族关系。民族交往的形式既有民族集团整体间的交往,也有民族成员个人间进行的交往,由此构成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进城务工人员不断重新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族际交往和流动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为此,问卷调查表设计了4个问题进行调查,以下概括分析之:
1.不同民族务工人员的交往情况和交往意愿
跨族际的交往是衡量民族成员个体间友好关系的尺度,彼此间的交往方式也反映了交往的深度。表2显示,80.9%的样本都有过一定程度的交往,以有时互相帮忙为主要交往方式,占总数的55.8%;甚至还有106个样本的交往达到很融洽的程度;只有30个样本表示没有任何交往;51个样本表示只有点头之交。
不同民族的个体间究竟是否有交往的意愿,通过问题“您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事交往吗”测出,332个样本表示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事交往,占总数的78.5%;有85个样本表示无所谓,占20.1%;只有6个样本表示不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事交往。数据说明,各民族个体之间并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对少数民族的普遍歧视心理。大多数人并非是封闭的,他们有适应城市经济、文化的良好愿望。各民族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要政府或工作单位引导和协调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可以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的。
2.冲突的发生
交往中发生冲突的频率并不高,绝大部分样本(353个)认为,最近1年中“没有发生过冲突”,占总数的83.5%,只有70个样本认为,与不同民族的务工人员发生过冲突,为16.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个体对“冲突”的理解和识别标准不一,有时可能会将不太激烈的言语争论或争吵划入“冲突”范围,或不划入“冲突”范围内,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数据不是非常精准的,但大的方向是要肯定的,即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族际关系是良好的。
3.友好工作的可能性
尽管族际民族间有冲突发生,但是,当问及“不同民族的进城务工人员能在一起友好工作吗”,有407个样本的回答是肯定的,占总数的96.2%;只有16个样本回答不能,占3.8%。这一调查结果和交往意愿的调查结果相当吻合。
三、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一)西北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分析
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问题,其特点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环境和条件的积淀、现实环境和条件的反映、历史积弊与现实问题的偶合等。随着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多民族化现象,城市多民族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城市民族关系复杂性,所以我们在主观上一般可能会推断出西北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复杂性。但调查的统计结果与我们的初始预测却有出入。问卷设计了4个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友好”、“越来越多样化”,下面分三种情况对民族关系特点的认同数据进行归类统计。
1.总体认识
数据显示,有235个样本认为,民族关系特点是越来越友好,占总数的55.6%;有127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多样化,占总数的30.0%;有33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敏感,占7.8%;另有28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复杂,占总数的6.6%。
2.西北省区内和省区外的认识
本次调查中,来自西北四省区的务工人员为325人,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出生地以及进城前的生活地区均属西北民族地区,应该对民族关系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出于这种考虑,笔者用SPSS作了细化统计。结果是,165个样本认为,西北城市民族关系特点是越来越友好,占总数的50.8%;105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多样化,占总数的32.3%;29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敏感,占总数的8.9%;26个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复杂,占总数的8.0%。
同理,对来自西北省区外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相同问题认同的数据统计,结果是,71.4%的样本认为,西北城市民族关系特点是越来越友好;22.4%的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多样化;4.1%的样本认为,是越来越敏感;2.0%的样本认为,是越来越复杂。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看出,对“越来越友好”的认同,西北外省区比西北本省区高出20.6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省区外的务工人员对西北城市民族关系的评价更好,个体遇到的民族关系矛盾不多;另一方面也和他们对西北省情区情的了解不深有一定关系。对“越来越多样化”的认同正好相反,西北本省区比西北外省区高9.9个百分点。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敏感”的认同度上,两组区域样本认同度分别相差6.0和4.8个百分点,都是西北本省区高于西北外省区,说明来自西北本省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对民族关系复杂、敏感的趋向认同度更高一些。
(二)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经历的务工人员流入城市,不仅活跃了城市经济,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也增加了不同民族务工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城市民族居住格局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还有异民族群体的互动、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问题等等,这些多种因素决定了民族关系的不稳定状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问卷调查中,179个样本认为,不会有太大变化,占总数的42.3%;94个样本意识到了民族关系的更加复杂性,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北地区民族关系会变得更复杂,占总数的22.2%;有87个样本认同于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有一点变化,但这种变化不重要,占总数的20.6%;还有63个样本认为,民族关系会变得简单些了,占总数的14.9%。
(三)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问卷调查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要处理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什么问题?有170个样本选择“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占总数的40.2%;有130个样本选择“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占总数的30.7%;有91个样本选择“各民族经济发展的问题”,占总数的21.5%;32个样本选择“让更多的少数民族迁入城市生活”,占总数的7.6%。这一组调查数据说明,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对处理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图2 处理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是
需要说明的是,有30.7%的务工人员认为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问题是需解决好的最重要问题,可见,风俗习惯是容易引发民族摩擦和冲突的诱因,特别是在日益多样化、日益多民族化的城市生活中。从近3成的样本选择情况可看出民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所持的看法,可以反映出各民族彼此的认知以及民族关系的认同度。那么,进城务工人员“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所持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根据数据统计,322个样本选择“应该尊重”,占总数的76.1%,这一情况说明,大多数务工人员懂得国家有关风俗习惯的基本民族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58个样本认为,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很好奇也想了解一些”,占总数的13.7%。近90%的务工人员对异民族风俗习惯的看法是积极和友好的,关键是如何协调好,这是和民族关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西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大量流动人员的涌入城市,构成了城市民族关系格局的新情况、新变化,由于城市的中心功能,决定了城市民族关系的窗口作用,敏感性极强,若处理不好,会波及辐射到西北其他地区,尤其对广大农牧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带来的新特点、新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影响西北民族关系的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笔者结合调研情况和调研材料,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对待、审慎处理、努力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深刻把握西北地区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到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关注并调动这部分劳动群体的积极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以人为本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包括务工人员在内的城市建设者的利益,做到爱民、利民、裕民、惠民,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实现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社会和谐包括民族关系的和谐,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民族关系以其特殊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人口、文化承受着巨大冲击,给民族关系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果,通过发展不断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经常进行“三项教育”活动
在此讲的“三项教育”是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主持发表的讲话中谈到的,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1]
在广大市民中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也须接受“三项教育”。从调研情况看,部分群众包括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对民族知识、民族政策的了解很不够,对民族理论更是知之甚少,影响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交往,一些有碍民族关系的突发事件,也是因为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学习了解不够所致。进城务工人员来自于五湖四海,因为文化背景、民族成份、地域特点的差异,在日益多民族化的西北诸城市打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关涉民族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则有利于族际间的交往和民族平等团结社会氛围的形成;若处理得不好,则极易形成矛盾对立,直至冲突发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建议一:西北地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培训机构应当适当设置“三项教育”的内容,使即将进城务工的人员懂得一些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尤其是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也是提高西北本省区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一个内在要求。
建议二:本次调研务工人员的来源地共有全国16个省区,鉴于有些务工人员是来自西北以外地区的这一基本情况,应该在流入地城市通过适当方式开展“三项教育”活动,让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普遍树立一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中华大家庭的民族意识。具体方法是,第一,通过相关基层组织,给进城务工人员发放印有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的小册子,补充这方面的知识;第二,用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不定期地进行深入浅出的“三项教育”活动;第三,在一些宣传场所,特别是务工人员集中工作的场所和聚落,设置别开生面、图文并茂的有关“三项教育”宣传栏,营造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交往即互相来往。交流即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际范围狭小,一般都限定在本乡或族内,交往具有内倾性特点,这一普遍现象导致各民族的交流也很少,因为,只有交往才可能产生交流,以及在交流基础上的了解和友谊。跨族际的交往是衡量民族成员个体友好关系的尺度,有78.5%的进城务工人员表示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事交往,说明各民族个体之间并没有对异民族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而且经过问卷调查获知,40.2%的务工人员认为,“要处理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各民族的交流”,测度表明,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已出现自觉化趋势。可见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既是广大务工人员的美好意愿,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由于工作、生活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务工人员的族际间交往比较少,具体地说,个人交往比较少,在一些大的需要集体合作的单位有一定的工作交往,这些有限的交往,正是沟通各民族间友好关系,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主要方式。但还不够,用工单位或社区还应该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加强各民族交往和交流的活动,以期实现族际间友好、和谐、持续的民族互动式交往。
此外,在城市中要创设一种大的宏观的社会氛围,比如城市文化交流就是一个极好的方式,通过一定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使置身于城市中的各民族务工人员,能够或多或少地接触、或者是比较真切地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歌舞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增强相互间的了解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四)重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问题
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来到城市就业后,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许多的压力,在遭遇各种压力逼迫的同时,还与城市社区以及城市社会结构存在着异质感,甚至可以说处在断裂的两个世界中,很难融入都市主流社会中。由于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特殊的边缘身份,表现在体制上处于边缘地位、公民身份上处于边缘角色、城乡生活方式上处于边缘行为,给自身带来了许多局限性,这是主观因素的限制;客观上,城市社区工作忽视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这一特殊边缘群体,使社区活动疏离了他们。在对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中,有56.9%的人有时参加城市社区活动;有43.1%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城市社区活动;没有1人经常参加城市社区活动。其结果是,他们难以得到都市社会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依然以过去的乡土、族内为主,与城市的整合度低,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因此,要重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问题。
第一,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继1997年国务院批准放开了450个小城镇的户籍限制后,2001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二元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调整,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农村流动人口转移放宽了户籍制度限制。西北一些城市的户籍制度也在逐渐放开。但是,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如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和城市人口容量等多种因素,所以既要大胆改革,又要谨慎从事,分步实施,最终建立有利于生产力自由流动,有利于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的户籍制度。
第二,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此处所指的城市社区即居委会辖区,社区是城市的分子,是一个个微小的社会,整个城市的运行实际上是通过城市社区的具体运行来实现的。针对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基本上独立于社区生活之外的现状,城市社区一方面要增加社区建设中的多样化文化含量;另一方面要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纳入工作、管理和服务范围,给这些还未融入城市的外乡人搭建一个了解社区、接触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逐渐地融入城市社区中。要做到这一点,还需居委会多想办法、多下气力、真抓实干,做出一些成效。
此外,居委会也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在辖区居民中经常开展“三项教育”活动,消解部分城市居民对城市化的欠知和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无视与无礼,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氛围。
第三,经常开展城市少数民族社团活动。城市少数民族社团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却具有相当的协调性,可以凝聚少数民族个体的团结之心,而且,因为它的感召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发挥好这一团体的作用,那么与政府和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之间的纽带作用就能尽显出来。因此,政府部门要注意沟通和协调城市少数民族各类社团,鼓励和支持社团在城市里经常开展一些少数民族联谊会,引导社团去发挥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少数民族务工人员。
(五)积极开展城市民族工作
第一,在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城加快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多民族化不可避免。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民族成份的增多,各民族务工人员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也不断增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民族间相互了解、认同和学习的渠道。另一方面增加了引发民族矛盾的隐患,民族关系向多样化发展,城市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交汇区。为此,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已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城市民族工作的内容也日趋丰富,面临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特别是解决和保障务工人员的民生问题,这是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标准。今后必须应对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拓展城市民族工作这方面的研究,加大城市民族工作的力度,顺应城市民族关系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处理和协调好城市民族关系。
第二,加强对流动人口② 的城市管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双向的,既包括人口输出地的管理,也包括人口输入地的管理。人口输入地管理中的很大部分是指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由于以往城乡两套行政管理体系的运作,造成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缺失和不到位,要么管理过严,层层制度障碍将农村流动人口拒之于城市核心之外,使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要么管理过疏,农牧区流动人口的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学等鲜有规范管理,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疏于管理、难于管理的情况下,也给流入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对城乡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就流入地而言,对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是比较复杂繁重的,涉及公安、计生、工商、民政、劳动、建设、共青团、社区等多个部门。因此,要建立高效、完善、灵活的协作机制,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改变流动人口聚居区的“行政管理真空”状况,促进流动人口的有序和规范化。
(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务工人员素质
此次调查显示,西北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及文盲的比例达34.5%,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凭借单一经济要素即劳动力进城务工,择业与就业能力低弱,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空间有限。要转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大对广大农牧区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务工人员素质。
第一,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启蒙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基本教育,是大面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其目的是使人们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参加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能力,并为后续各阶段的学习、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特别是在西北民族地区,要通过狠抓基础教育,杜绝“三高三低”现象,堵住新文盲产生的缺口。
第二,持续发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人力资源形成的重要途径,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成人教育具有生产性职能,被培养者是现实的生产力,可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当地经济建设,也可为实现西北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产品升级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服务。
第三,加强农转非培训工作。实施培训工作时,注意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合作,尽量降低培训成本,减少受培训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使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进城务工前就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能,提高进入城市后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聚集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只有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对农牧区教育的投入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才能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务工人员和未来的城市新人口,减少进城后在教育方面形成的摩擦力,这也是消解民族矛盾,增进民族平等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西北地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收稿日期]2008-04-27
注释:
① 在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务工的初期阶段,他们被称为城市农民工,现在已改称为进城务工人员。本研究报告立项时的初始标题为《城市农民工对民族关系的认同调查》,为了和国家后来出台的相关政策相吻合,在研究报告发表时将“城市农民工”改为“进城务工人员”。
② 流动人口范围较广,包含了进城务工人员。
标签:进城务工人员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工作选择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