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测量论文,教育体系论文,评价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09.19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是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立交沟通的基本体系架构,并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制度,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式改革,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职业院校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等作为职业院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形成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环节,需适应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 一、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发布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常态工作,成为社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重要基础,做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能为专业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在跟踪国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顾珊[1]把CIPP(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评价模式应用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向阳[2]通过因子分析技术试图找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沈鹏熠[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类似的研究从某个侧面解决了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些技术问题,但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用上远未能提供一个体系化、标准化的框架,难以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 测量是评价的基础。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工作,这些数据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于校内外专业间的横向比较和专业自身的纵向比较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构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对人才培养进行测量,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正好提供了这些测量数据,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应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有机结合、高度集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也应该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体系化、标准化、定量化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 1.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系统。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过程,从而使人才培养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不断螺旋上升、向前发展。人才培养系统应选择戴明环式[4](PDCA)的结构,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中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在“检查”阶段执行。 2.完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为构建体系化、标准化、定量化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笔者提出图1的系统架构。整个系统由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评价体系两大部分构成,评价体系又分成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法三个部分。 图1 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功能是对人才培养系统进行测量,接受人才培养的相关数据输入,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报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为评价体系服务,评价体系指导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建设和使用,体现“测量是为了评价,评价是为了改进”的思想。2008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新评估方案要求全国各高职院校均要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现场考察要在预审平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高职院校通过平台建设,将在全国形成一个“学校-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的三级信息网络,满足高职院校、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工作、社会各方对高职院校的信息需求。各高职院校可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综合平台[5],除按教育部的评估方案采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之外,还可以把政府、中介机构、社会、用人单位等各方对学校的评价结果收集到自身的综合平台中。 为全面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借鉴CIPP评价经验的基础上,评价内容拟确定为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大领域,每个领域下面分成若干个方面(见表1),每个方面再定义相应的测量指标。评价内容有开放性和可伸缩性,评价者可向该体系中增加新的评价内容,也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作为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与数据采集有良好的对应性,数据采集的测量指标就是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指标可分成管理、技术、经济三个大类。管理类指标的测量,可以通过文件审阅、面谈、现场检查等手段进行;经济类指标的测量,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来实现;技术类指标的测量,则可以采集各种统计数据分析来得到。 从管理的角度看,人才培养也是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体现管理、技术、经济三个方面的属性。本文用“评价维度”来表现评价的不同侧重点,把评价维度分成管理维、技术维和经济维。管理维评价人才培养的实施(Implementation)情况,技术维评价人才培养的成效(Performance),而经济维则评价人才培养的效率(Efficiency)。评价某个维度需要相应类别指标的支持。 系统评价方法在系统工程领域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研究阶段,各种评价方法(见表2)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使用的前提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实践中选择何种评价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个评价问题,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常常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这可能是由于指标权重不一样,或评价结果的精度不一样造成的,在实践中应进行合理的分析。 测量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系统构成带反馈的闭环结构,支持人才培养系统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不断向前发展。整个测量评价体系具备体系化、标准化和定量化的特点,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可伸缩性,是一个柔性的测量评价体系。在一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过程中,需要在评价内容集、评价维度集、评价方法集中各选取一个子集,并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中导出相应的指标数据集来共同完成。 三、应用实例 现对某校四个专业的就业质量进行技术维的评价,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中导出相关指标数据如表3所示,数据来源为2013年麦可思公司为该校所做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考虑到表3的指标多为正向指标(值越大越好),仅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一项为反向指标(值越小越好),对于这样的情况可定义一个参考序列,采用灰关联分析[6]来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差距,从而得出评价的排序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 本例中的参考序列如表3所示,平均月收入以4000元作为最大值并进行归一化后作为该指标的数值;八个指标的权重平均分配,即各占1/8。按上述步骤计算可得关联系数矩阵: 四个专业的灰关联度依次为(0.61,0.62,0.60,0.58),故四个专业就业质量的排序为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各专业评价数据的图示趋向如图3。就业质量技术维的灰关联评价结果显示了各专业的排序和差距,为管理者提供简明扼要的综合评价结果。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中导出的相关数据以及灰关联分析得出的关联系数,为各专业提高就业质量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图3 评价数据的图示趋向 四、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的保障条件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要在高职院校付诸实践,需要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条件。 1.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数据的真实性。定量化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的基础和特色,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测量和评价的结果。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横向和纵向比较都将失去意义。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数据的共享。在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各专业乃至全省、全国相关专业的数据作为评价的输入。学校、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有必要形成“校-省-国家”三层人才培养质量数据仓库,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数据在可控范围内实现共享。 3.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的体系化与标准化。目前测量评价体系所需的数据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数据挖掘和分析评价的方法和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形成一系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标准将极大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五、推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的意义价值 推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1.理论价值。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为基础进行测量、以CIPP模式确定评价内容、以评价维度集和评价方法集构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能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是高职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查和改进提供决策支持,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系统的持续改进和螺旋上升。 2.实用价值。有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体系,通过大量可信的基础数据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方法,专业在校内外层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易于实现,评价结果可为专业负责人、学校领导等提供简明的结论,同时相关的分析也能为管理者找出差距、指出改进的方向,促进专业的调整与健康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_评价体系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_评价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