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述论文_金肖群

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述论文_金肖群

浙江恒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前进,城市道路事业也在不断的实现突破发展。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里面,道路与桥梁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有国家的财产等方面来说,质量的好坏意义十分重大。为了更好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前进,进一步实现保障人民的出行安全,我们在实现这些工程建设的时候,无论在施工还是规划方面必须要实现对这些方面的质量保证,并且要做好现场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并且我们知道,市政大陆的发展程度会对整个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也将关系到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所建设的道路桥梁方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现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桥梁施工

引言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但在经济繁荣、人口和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如何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应重视对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研究,具体应从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主要由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和桥台等组成,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会应用到如下几种施工技术:

(1)桥梁翻模施工技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应用翻模施工技术时,应注意如下事项:一是大块钢模用大型塔吊吊起;二是利用专业的工作平台将钢模支撑于其牛腿支架上;三是钢模板和工作平台用塔吊吊起;四是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工模板。一般而言,翻模施工模板由三层组成,且每一层都应设安全高度。例如,在某桥梁工程施工中,首先应开展空心墩施工,注意应按十字墩的施工要求翻模改造高墩,然后用塔吊提升翻模,最后再进行墩身施工。据此,桥梁高墩翻模施工的流程为:桥墩建设准备→地基放线→绑扎钢筋和立模→浇筑桥墩底层→绑扎钢筋→拆卸和提升模板→重新立模→浇筑模板→施工完成。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应将塔吊钢筋预埋在桥墩底部的承台上,直至塔吊基础浇筑结束后,再预埋塔吊固件,以提高塔吊的稳定性。在该案例工程中,桥墩由长8m的钢筋制成,并用套筒与主筋相连,而内外径分别长31mm和45mm。箍筋和水平撑筋应采用电焊法连接,并在主筋套筒施工结束后,按控制点和控制线调整钢筋的位置。但因桥梁高墩较高,则需增设预埋件,以免塔吊在长期工作中出现变形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桥梁滑模施工技术。桥梁滑模施工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这一技术的管理体系已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且其机械化程度明显高于桥梁翻模施工技术。桥梁滑模施工技术要求先用爬升式千斤顶提升模板的工作台,然后再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上移。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妥善处理其中存在的缝隙,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铺装连锁块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现浇方案作为传统的现场铺装技术,尚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改进,即以预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取而代之。与混凝土现浇方案相比,预制混凝土施工方案要求从工程实际出发拼装预制混凝土,且允许重复使用预制混凝土,但应按规定要求选用铺装块。近年来,一种具有蒸汽养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连锁块在材料市场上成功上市,并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强度范围在30-60MPa。在实际应用中,连锁块铺装结束后,便会自动形成较为稳定的整体,且连锁块始终为独立的个体,即可直接替换出现问题的部位。

2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事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功用的最大化发挥,笔者认为应重视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为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条件,而所谓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有组织、有秩序、有计划地开展施工作业。在本案,笔者主要从如下方面讨论如何进行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严控测量精度。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测量精度的控制要求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结合道路施工的线型布置特征,在布设平面控制点时以复合型导线为依据;二是城区建筑密集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因此通过严控测量精度,可防止出现与配套管线碰头、擦边等现象;三是在道路施工中,应按线路要求控制高程及将其测量精度控制在三级或以上,同时采用规范提供的计算方式开展复测工作及进行签证;四是在施工放样结束后及报监理前,按规定开展复核工作,并将其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五是在测点工作全部结束后,采取措施保障现场的测量成果。

(2)严控路面结构的质量。路面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面层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结构和水泥混凝土结构两种,且在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面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且砂石颗粒、沥青使用量及配比情况都会影响到面层的渗透性。基层一般选用高密集型的集料、石灰及一定强度的水泥,以降低基层的渗透性。垫层所用的材料为无胶结砂石材料,其中砂石的使用会改善垫层的渗透效果。另外,应在基层或面层中设透水层及在道路边缘设排水渗沟,以便及时将路面积水排出,从而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3)严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十分普遍,且其配比事关整个工程的质量,即:当混合物中的石油占比过大时,路面会出现泛油和壅包等问题,而当石油的占比过小时,会使路面出现松散问题;当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存在质量问题时,会降低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在沥青混合物的搅拌中,极易在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混凝土搅拌不均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按工程实际选购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并按实验室和现场实验配比方案开展搅拌作业,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与工程要求相符。

(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常见,而其后期养护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按要求开展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是在混凝土浇筑结束3h以后,用平模抹平混凝土的表面,并在混凝土初凝以前,用振捣器配合木模反复模压混凝土;二是在混凝土收水以后开展二次抹面,之后再铺上麻袋等材料洒水养护,并确保养护时间在14d或以上;三是在雨季施工时,应按要求搭设施工棚,并严禁行人和车辆通过,注意应在混凝土浇筑结束12h以内完成所有的养护管理工作;四是在混凝土养护期满以后,应按要求填充缝槽,并保证缝内清洁和混凝土表面干燥。(5)现场施工安全控制。市政道路桥梁是国家基建的组成内容,其现场施工安全的控制工作也应同步开展,以保证工程建设不会对城市经济建设和人的正常出行产生不便。结合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特点,其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在施工现场设安全设施;二是要求一切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佩戴安全装备;三是完善施工现场的电网安全措施,比如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四是严格落实工程施工中的监督检验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关系重大,在现场施工施工活动中,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场施工技术,将各个环节都做到最好。以此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管控,使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永峰.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128.

[2]高宏宾.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103.

[3]崔宏.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224.

论文作者:金肖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述论文_金肖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