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综合性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有较大的突破,其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是当前语文学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新问题,探讨并厘清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动因
(一)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没有分科教学的传统,而是融识字教育与文史经教育于一炉的综合教育,体现了教育内容上的综合性。这一特点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关,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几乎没有纯粹和独立的哲学、经学、文学与史学著作,它们基本上是交融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文史经哲教育的综合。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相依存的是教育方式的整体性,我国古代语文教育较少进行琐碎的分析讲解,而是更多地从整体着眼进行诵读训练和写作指导,强调语文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除启蒙的识字造句外,着重诵读整篇文章和整部著作,对完整的作品的文思和情感进行反复体味、涵泳咀嚼。对于写作教学亦是如此,讲求读中会悟,讲究布局谋篇的训练。对于知识的传授,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那些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本民族所有文化知识皆在传授之列。在教学方法上,一般比较单一,但也是学生练得多而教师讲得少。古代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它还不是对语文教学综合性、整体性的理性把握和自觉追求,这一笔宝贵的财富尚需我们重新探讨、发掘与提升。
语文单独设科是近代的事。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起伏跌宕和丰富发展,但总的来说是在建设独立的语文学科和教学的科学化上作出不懈的探索。在这近百年的语文教育分科化和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偏失,其中有:(1)语文教育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愈来愈显单薄狭窄,脱离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疏远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缺乏基础性的宏观视野,有追求“唯语文”“唯知识”的倾向和偏误;(2)语文教学方法陷入了教师讲学生听和机械而琐碎的训练格局中。简言之,语文教育综合性受到削弱,留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过少。
(二)新时期以来对加强语文综合教育的理论呼唤和实践尝试
进入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观念不断发生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其中虽有争论和起伏,但总的路径是走向综合:从单纯地注重语文知识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从关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培养到关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发展的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它的脉络。
1.20世纪80-90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我们对语文的涵义、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等,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新时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和地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场讨论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看重语文的工具性;二是看重语文的人文性;三是主张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场讨论从《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回应。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教学大纲中,更多的是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到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到2000年,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均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申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大纲”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性及其演变来看,我们对语文学科课程的认识在不断丰富和深入,语文教育正从单一目标向整合目标迈进。
2.关注整体发展和综合效应的语文教学实践与实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异常热烈,人们对语文教学模式、方法的探讨空前活跃,其中,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的改革实验代表了语文教育向整体性、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路向。这项改革的特点是:(1)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彻底改变老师“满堂灌”“一言堂”的习惯;(2)探求和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讲究语文育人的整体性,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结合进行德育与美育,使语文教学有血有肉,有情有趣,效率高,功能多,改变机械单一、语文异化的状况;(3)开拓课外语文学习的天地,课内导课外,课外促课内,彻底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残缺不全的教学。[1]与南方上海的于漪老师遥相呼应,北方邢台八中张孝纯老师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理念”并展开实验。所谓大语文教育,就是拓展语文教学外延,深化语文教学内容,拓宽语文教学渠道,优化语文教学合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理念的提出,立即得到较为广泛的呼应。在世纪之交,湖北宜昌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可谓是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实践。
3.教材建设努力构建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体系。不仅是教学实践和实验在追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追求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教材也在这些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撑。90年代人教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总结以往的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这套教材有两大特点非常鲜明。(1)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第一册里,课文的编排从学生最贴近的家庭生活开始,依次扩展到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样,课文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家庭生活为起点,一层一层由近及远地展开。从第二册到第六册,虽然变换了编排方式,但编者的这一意图仍旧贯穿其中,继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以“生活”为依托,以“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在2001年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及其修订版中得到进一步阐扬和发展。(2)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教材由课文、基础知识和读写听说能力训练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单元都是这三个部分内容的小综合体。每个单元之前,都以简明的语言说明单元的教学要求,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以及练习的设计都与单元的教学要求呼应贯通,一个单元形成课文、知识、能力训练和谐的统一体。通过各个单元的小综合,组成了教材的综合体系。(3)加强语文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本世纪之初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还增设了“语文实践活动”专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沟通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的联系,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真正通向了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和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尝试和呼唤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大模块应运而生,被写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热门话题。
二、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意义
(一)设置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的语文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结构,不仅分科过细,而且在学科内部也过于强调知识的条块。这样的课程所带来的教育弊端日益突显,它主要表现在容易造成对本来完整知识的割裂,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不利于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一样,在课程设计上,曾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片面追求语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在教材建设上,缺乏与其他学科联系,甚至在语文课程内容编排上纠缠于“文学与语言”是分是合、“阅读与写作”是合是分这一自设的难题中;在教学实践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活动,忽视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突破了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封闭的语文课程观,用联系的、综合的、开放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不再仅仅是课本,也不仅仅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更不再是僵死的语文知识记忆和机械的语文技能训练。综合性学习使语文课程呈现出广阔而多维的空间,它把语文课程带进了历史文化、人类生活的大背景中,带到自然世界、科学世界、自我世界、社会实践中,带到与其他学科进行纵横联系的视野中,语文教育由此而拥有宽阔的渠道、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
(二)设置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使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第一,综合性学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加强了校内外、课堂内外的教育整合,把语文课程延伸进学生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社区)、家庭乃至大千世界、自然风光、传统文化都能成为语文课程教育的资源或场所,使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受到语文教育,同时又让学校的语文教育在各种情境中发挥作用,这样,“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就不再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纳入课程实施的视野;第二,综合性学习不仅追求“听、说、读、写”多种语文技能的整合,而且提倡多学科联系、跨领域学习,这就为语文学科渗透科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及其教育整合提供了课程保障,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语文修养的全面养成开辟了空间和途径;第三,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面对的大多是真实的问题与情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与情境中可以使已有的知识得以活用并学到实际有用的知识,借此可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应该说,这三个方面,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都或多或少有所关注,但因为没有从课程设计层面予以充分考虑,仅在课堂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往往左右掣肘,难以进行深层突破,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语文课程中设置综合性学习,为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可能。
(三)设置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语文学科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分科课程在其高效传授知识,进行某一技能的训练上有其较大的优势,但它对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忽视了综合学习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忽视了综合学习的互补性、协调性和高效性。分科课程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类型,它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简约性等突出的特点,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易于组织教学,也易于进行教学评价。学科课程的优越性是不可取代的,但也有它本身的弱点和偏颇,主要表现在:这种课程以科学知识的固有逻辑为依托,在横向范围上,形成了学科壁障,各门学科只顾营造自己的阵地,彼此之间不相往来,割裂了知识世界的整体联系;在分科课程中,每门学科只关心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内在的逻辑的严密性,脱离生活实际,不易于学生掌握,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分科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主要是对已知经验的接受、理解,很少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忽略了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长期下去,势必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使学生的探索精神萎缩。分科课程虽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但执此一端,也会带来教育的偏颇和缺失,而在学科课程中设置综合性学习,恰恰关注到知识的联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科之间的融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纠偏补缺之效。
三、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价值
(一)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选择课题,自愿组织学习小组展开学习活动,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而且是建立在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谋求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主要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对知识的唤醒和激活;知识在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中发挥着它的应用价值,同时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所学得的知识也是切实有用的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向生活、面对问题的情境中,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过程成为自主发展的过程和自我展现的过程,成为个性张扬和自由创造的过程。赫尔巴特认为,要在学校课程中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某门学科时与另一些学科知识发生关联,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把每门学科与其他关联的学科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如果各门知识之间是孤立的、互不关联的,那么这种知识就会使学习受到阻碍。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只有他看到某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所熟悉的或喜欢的知识有关联时,那么在他面前的知识就立即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他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或轻视了学习的过程是人的生命全面展开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知识的单面发展,把发展目标定位在知识与能力的统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合、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整合的整体性发展。综合性学习倡导并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也在学习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当代教育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本质就在于异质的综合,就在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协同工作。“所谓天才,是右脑型直觉型的人,同时也是左脑型深思型的人,是左右脑同时出类拔萃的人。”[2]没有健全的左右脑思维的协同作用,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文艺家,都是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创新的。“今后的教育必须是:作用于智力开发的左脑型教育与作用于创造力开发的右脑型教育协调的左右脑均衡教育或者左右脑融合型教育。”[2]综合性学习可以突破书本知识学习、理性的间接经验学习的局限,实现左右脑和谐地发展。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学生诗意体验生活的感悟能力
综合性学习虽在学科框架内开展,但它常常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从书本学习中引出问题并生发开去,即使是从书本中引出的问题,也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相联系,因此,综合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让学生从知识世界(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进而在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自由徜徉。对于小学和初中生来说,他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特点是整体性、朦胧性和生命性,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特征,对中小学生更多灌注的是条分缕析的知识,是远离生命的概念,过早地破坏了学生对大千世界、生命生活的诗意感受。中小学生感知世界的整体性、朦胧性和生命性恰恰适宜开展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沟通心灵世界与多彩生命的联系,发展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诗意感悟能力。
(四)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对学科课程的单一性、自足性的突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倡导“综合学习”和多样化地、个性化地学习。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倾向,表现在偏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以书本为中心的间接经验学习;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强调记忆和再现能力,分析和演绎能力,缺乏感悟式、体验性学习,缺乏整体的、综合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综合性学习既强调自主探究,也强调小组合作;既尊重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直接经验的习得;既注重对问题的分析和分解,更注重用综合的思维路向来考察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养成综合思维品质和语文综合素质。
标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课程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