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与体育关系的几点思考_运动论文

关于发展与体育关系的几点思考_运动论文

关于发展与运动之关系的一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关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发展范畴,自然就要涉及到与运动范畴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此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要搞清发展与运动的关系,必先搞清发展和运动的含义。所谓发展,一般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由无序到有序、由事物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化,是相互作用客体的开放体系不可逆的量变和质变的序列,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而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列宁曾说:“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发展是飞跃式的……‘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到质的转化;”(《列宁选集》第2卷,第584页)

运动的含义又是什么?恩格斯说得很清楚:“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一切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那么运动和发展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运动和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哲学范畴。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发展和运动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统一体的动态表现形式,发展离不开运动和变化,发展是在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运行的。“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5页)发展的质变离不开运动,发展的量变也离不开运动,因为任何质变都是在量变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但也离不开运动的后退和下降的趋势;发展是顺应自然历史的规律,但在实现规律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离不开运动的艰难和曲折的一切过程。总之,发展的性质和形式的多样性、发展方向的规定性、发展过程转换的多种性,都是和运动密切相关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发展和运动虽然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但它们又是物质存在的不同方式。发展虽然都是运动、或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但又不是所有运动都是发展。

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运动和发展的区别未及阐述,他们往往是笼统地称为“运动发展”。我们在研究和宣传的过程中也一般讲“运动发展”,好似运动就是发展,发展就是运动,还没有着意于具体地探讨发展和运动两对范畴的区别。这种情况和经典作家所面临的哲学任务有关。当时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们着重论述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反杜林论》第56页)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的同时也进一步阐发了恩格斯所一贯主张的这一根本观点,并指出割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必然导向唯心主义。在批判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时,列宁又论述了运动和静止的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论述了发展不是重复和循环。他结合当时俄国革命的社会情况还提出:“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是有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身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8页)这一思想后来在中国被曲解、并演变成“斗争哲学”。由此可见,对发展范畴和运动范畴的界定、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何认识,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应结合新的实践经验,结合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在二者的联系中,看到它们的区别,便于对事物发展分类别、分层次的进行研究,以指导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笔者认为:

第一,运动的过程不总是表现为正向发展和飞跃,而是有负向退化和反向变化的。特别是在社会领域,有些是人为的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运动”不仅不能促进社会发展,相反地还会破坏或阻碍社会的发展,把社会拉向倒退。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是复杂的,发展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级形式的变化。虽说没有运动也就没有发展,但不是每一运动过程都能体现发展,或促进发展。因此,我认为发展不是运动的全部、运动也不等于就是发展。

第二,唯物辩证法经常讲的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无疑是前进的和发展的,那么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是不是完全体现着发展,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简单和复杂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转化。就社会发展而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具体分析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过渡,从某一角度看并不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封建社会末期多种经济结构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即以商品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发展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并不是经济结构越复杂就表征着发展到高级阶段。就当前社会情况看,也并不是经济关系越复杂,人际关系越复杂,管理机构越复杂越是发展和进步。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能不能增强综合国力,能否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道德水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哲学意义上讲,其关键是看有没有新质要素的积累和增加,新的量变引起新的质变,促使社会向前发展。从自然界的发展看,原始生命物质是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由简单的有机物形成生物大分子,再形成多分子体系,最后发展为原始生命。这无疑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随后,是认识生命现象上的复杂化问题,如“神造生命”、“生命自然发生论”等把生命现象神秘化了,这都是违背科学唯物论的。19世纪恩格斯提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20世纪以来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已提到分子水平来认识——研究人体基因谱图,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研究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抓住人体基因的研究就排除了对生命现象的神秘化和复杂化的认识,这就是对生命科学认识上的飞跃和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能力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统一,使许多复杂的科学技术综合化和在更高层次上的简单化,便于人们认识、操作和利用,这不能不说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进步。钱学森同志曾提出:“目前正在孕育着的科学革命有物理学上的超弦论,超弦的尺度比基本粒子还小10的19次方”,“这个理论一旦建立,将把目前发现的一百多种基本粒子统一起来,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引力这四种力统一起来”。(《九十年代科学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第9页)当然,这都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提高的基础上的统一。

这里也有一个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问题,有的本质很复杂,但表现出的现象很简单;有的复杂化则不是事物本身的复杂化,而是现象的复杂,人为的复杂,认识不清事物的本质,杂草丛生理不出头绪,造成认识上的复杂化。认识发展了,弄清了事物的本源,并不复杂。所以,不能把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都一概称为是发展。

第三,发展有别于运动,若从物质系统的角度考察,发展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整体联系的有机性、集合性、相关性、结构优化等,都紧紧维系着发展的过程。所以说物质系统的发展过程是具有整体性程度的变化。客观物质世界处于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发展和运动虽然都不是孤立进行的,都和周围事物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但对发展的认识不能仅限于这些关联,还必须揭示事物整体系统的演化和发展的基本阶段、发展的定向、发展的系统目标、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向前的、向上的系统过程。这就是说,发展范畴比运动范畴是有更多的内涵和规定性。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推进的策略,就是在科学地认识客观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发挥整体最佳优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整体性的制度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发展的整体性原则运用于社会发展,也是对发展整体特性的验证和体现。诚然区分的目的全在于识别和把握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以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标签:;  

关于发展与体育关系的几点思考_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