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拉格峰会看北约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布拉格论文,峰会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
冯仲平:欧洲研究室、美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对谈者]
刘桂玲:欧亚研究室研究员;
孙恪勤:欧洲研究室副主任、博士;
洪建军:欧洲研究室副研究员 博士
牛新春:美洲研究室副研究员
新一轮东扩
冯:随着布拉格峰会的临近,关于北约扩大和改革的讨论在美欧国家日益增多。北约 为此次峰会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年6月和9月分别在布鲁塞尔和华沙举行的北约国防 部长会议以及10月初在北约总部举行的以“北约:2012年规划”为主题的研讨会,可以 说都是为这次首脑会议召开的预备会议。在10月份的研讨会上,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北 约欧洲盟军司令罗尔斯顿和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等高级官员都发表 了讲话。根据今年以来北约官方发表的有关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以及“9·11事件”一 年来北约已经开始的一些调整,可以看出,布拉格峰会主要有四大议题,包括新一轮扩 大、北约职能调整、提高新的军事能力以及加强与中亚等周边地区国家关系,北约称之 为“四新”,即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新关系。我们的讨论从“新成员”问题开始 。
洪:我先谈一点看法。扩大是今年北约峰会的重头戏。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纷纷 提出“回归欧洲”的口号,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对此,欧盟 和北约均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总体上来讲,北约东扩的决定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欧洲 盟国为巩固冷战成果和扩大西方势力范围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第一次东扩是在1999 年,当时加入北约的有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个中东欧国家。美国和北约欧洲国家当时 希望通过地缘扩张尽量压缩俄的战略空间。美国是北约东扩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力量。 克林顿政府想利用俄冷战后的弱势地位,将整个中东欧纳入北约框架,并通过增加新成 员,给北约注入新的活力,使美国在21世纪能继续充当欧洲安全保护者的角色,以便在 继续遏制俄的同时,制约西欧,维护美国的独霸地位。此外,美国还有经济上的考虑, 因为加入北约的国家都须按照北约标准改造军队,这就会给美国的军火工业不断提供新 的市场。西欧盟国的考虑更侧重自身的安全,希望北约边界能尽量东移,以减少和消除 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它们认为,俄国力虽已远远不如前苏联时代,但仍是世界第二 号核大国,在自然资源和某些科技领域仍具有很大优势,其巨大的军事、经济潜力不可 忽视。
刘:对于北约的东扩决定俄罗斯是坚持反对。北约首轮东扩使其防线朝俄罗斯边界推 进了700至900公里;北约战机从波兰境内已能威胁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 库尔斯克等重要城市。如果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俄西北边境将失去所有的缓冲地带 而面对北约直接的军事压力。从拉脱维亚东部边境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很短,已处于北 约中程战术导弹射程范围,北约的F—16或旋风式战机在半小时内也能抵达。如果北约 在这些国家部署空中预警系统,俄罗斯的整个西北地区都将在其监视之下。因此,俄对 北约东扩一直持抵制态度。
孙:显然,俄的态度对欧洲国家的影响较大。它们为了缓解俄罗斯的反对情绪,不希 望在下一步东扩行动中把俄逼得太紧。尤其在科索沃战争后,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出现紧 张,法、德等国担心过分孤立、羞辱俄将进一步激起俄国内反西方情绪,不利于俄“民 主化进程”。总体看,欧洲国家在第二轮东扩问题上态度比较谨慎,法国甚至主张适当 延缓使俄特别敏感的波罗的海三国入盟的进程,把东扩重点放在对西欧安全更加至关重 要的东南欧国家。
牛:其实美国国内对第二轮扩大持异议者也大有人在,参议院有40%多的议员持反对或 怀疑态度,认为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波罗的海三国等第二批候选国在经济转轨方面的 进展缓慢,很难解决与北约标准接轨的难题;这样的国家加入北约的数量越多,美欧的 负担越大,北约军事一体化的作战能力也将受到削弱。当然,总体上北约领导人对东扩 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定的。他们认为,首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体系后已大大加强了北约的 战略地位,它使北约在和平时期增加了总数近30万人的武装力量,扩大了其战略纵深。 这些国家入盟后均积极参加了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维和行动。而且,让更多国家加入北 约也有助于美国及西欧大国进一步对中东欧地区施加影响。此外,美欧政界和学术界还 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在俄罗斯的执政精英中,过去一贯推崇的扩张主义思想仍然很有市 场,这些人仍想保持和加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如果西方拒绝或无限期推迟接纳那些位 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灰色地带内的国家,会使俄罗斯认为西方默认了这些国家隶属于 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无形中鼓励了俄罗斯领导层中的向外扩张倾向,这对西方是一种威 胁。因此,北约继续扩大将有助于打碎俄罗斯人的不现实梦想,促使俄罗斯领导人转变 观念和接受新的现实,把他们的财力物力集中用于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
冯:大家就北约东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谈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9·11事件 ”给这一进程带来了哪些变化。
孙:主持人提的问题很重要,“9·11”及其之后的反恐确实给东扩带来了新的变化。 截止目前,正式提出加入北约申请的中东欧国家共有十个,在这些国家中有多少会在北 约第二轮扩大中被选中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9·11”前,“四国说”或“五国说 ”比较流行。一般认为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斯洛文尼亚比较肯定。至于第五个,指的是斯 洛伐克,北约很早就放出风,如果2002年斯洛伐克大选结果不能令西方满意,其入约前 景将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西方希望斯洛伐克能够选出它们喜欢的人上台。其余五个候 选国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普遍认为尚不符合北约 的政治和军事标准。但是,今年9月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宣布,包括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在内的七个国家将会在布拉格峰会上得到北约的正式入盟邀请。国外媒体在报道这一消 息时称其为“大爆炸”式扩大。
洪:的确,许多人在此前没有想到北约第二轮东扩的规模会如此之大。我认为“9·11 事件”催化了此次大规模东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反 恐和反扩散成了布什政府安全战略的重点。在反恐战争中,美国希望能得到尽可能多的 国际支持,因此在努力推动北约与俄罗斯发展新型合作关系的同时,极力推动北约大规 模扩大,以促使其发展成为强大的国际反恐联盟。中东欧国家事实上也由于重要战略位 置,在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行动中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均派出 部队参与和配合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保加利亚也向美开放机场。作为“回报”, 美国加大了对这些国家加入北约的支持。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今年3月在布加勒斯特 向中东欧国家承诺,在布拉格峰会上,美国将支持把尽可能多的候选国纳入北约,以便 能更有效地抵制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威胁”。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也多次前往波罗的海三 国进行访问,表示支持这些国家入盟。显然,反恐需要成为美国推动北约扩大的一个新 的重要因素。
刘:我同意洪博士的看法。另外,除美国调整战略这一重要因素外,北约特别是其欧 洲盟国之所以在扩大新成员问题上放弃了过去的谨慎立场,还因为俄罗斯态度发生了一 些变化。自“9·11”以来,俄美双方出于反恐需要,加大了合作力度,俄与北约关系 也迅速升温,双方建立了“20国机制”。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立场明显比以前缓和。 俄总统普京去年11月访美期间公开表示,波罗的海三国是主权国家,有自主选择加入北 约等组织的权利。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参加今年9月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时,也首次 没有对北约东扩提出反对意见。这表明俄罗斯已对北约东扩至波罗的海三国给予了某种 默认,反映了普京在北约问题上的务实态度。但是,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在公开文件和 正式官方表态中,俄罗斯坚持对北约东扩的反对立场,仍然要求北约严格遵守在1997年 与俄签署的“相互关系文件”中所作的承诺,即不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和攻击性部队 。此外,俄罗斯准备继续与北约进行谈判,磋商针对第二轮东扩后俄罗斯常规武装力量 部署的调整等问题。俄真正考虑的是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努力,争取将北约东扩对俄 国家安全利益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洪:关于欧洲国家的态度我还想补充一点。这些国家由主张谨慎到支持大规模扩大还 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们希望看到北约、欧盟“双扩大”同步进行。在北约积极准备扩 大的同时,欧盟也将于今年12月宣布其东扩计划。可是在欧盟东扩名单中,没有保加利 亚和罗马尼亚。为了避免使这两个国家遭到“双重拒绝”,今年以来欧盟负责扩大事务 的官员多次表示,希望北约能够接受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冯:从以上大家所谈可以看出,北约新一轮东扩既是冷战后西方既定扩张战略的继续 ,也同时受到了“9·11事件”的推动。换句话说,没有“9·11”,北约的东扩进程也 会继续下去,但扩大的步伐和速度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和快。当然,布拉格峰会向七 个中东欧国家发出入约邀请并不标志着这些国家立刻就已成为北约成员国了,入约条约 还需要各国议会的批准,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两年时间。总之,“9·11事件”加速了北 约扩大进程。但我想这一事件及其后果对北约最大的影响应该是赋予了该组织新的使命 。与此同时,为了迎接新挑战和完成新使命,改革已成为北约的当务之急。正因为如此 ,布拉格峰会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北约自我改造的问题。
自我改造
刘:北约改革并非是“9·11事件”催生而来。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不断适应新 形势而进行职能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它十年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冷战刚一结束 ,北约的战略调整与改革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继1990年7月北约举行伦敦峰会, 提出进行自身战略转型,并就此发表《伦敦宣言》后,1991年11月罗马首脑会议正式确 定了北约新任务。根据形势变化,当时北约做了三个调整:一是战略重点转移。鉴于北 约的主要战略威胁和对手苏联解体,北约决定将军事战略重点由“前沿防御”转向注视 “多方向”的危机。二是扩大职能。在保留集体防御的同时,处理和防范地区性危机和 冲突被确立为北约新的职能。北约当时就曾决定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用于维和及处 理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带来的各种危机。三是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以 加强与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军事交流与合作。1999年北约华盛顿峰会通过了“北约战略 新概念”,将处理地区危机作为北约的最主要职能进一步确立下来。而同年发生的科索 沃战争被大家看作是北约检验其新战略的实验场。在1999年通过的北约战略新概念中提 到了打击恐怖主义的任务。
牛:是的,但当时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认识显然不能适应“9·11”后形势发展的需要。 “9·11事件”后,美国极力推动反恐成为北约最重要的“新使命”。当然,这与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是紧密联系的。“9·11”前,布什政府依据传统的权力政治理论 ,认定大国竞争、潜在大国崛起是美国面临的首要挑战;“9·11”后,打击恐怖主义 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美国家安全战略首要的和最迫切的任务。由于美国对 威胁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于是要求北约也认同“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对 文明世界最大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改革和调整北约职能。在今年6月布鲁塞尔北约 国防部长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警告北约其他成员国:来自恐怖分子的核 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威胁,实际上比人们现在所知道的更严重。他强调说:“ 这种威胁不是抽象的。它确实存在,并且很危险。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迅速反击的准备, 我们遇到的攻击会比‘9·11’美国遭到的袭击更严重。”在会后召开的记者会上,拉 姆斯菲尔德以警告的口吻发出了改革北约的信号。他说,北约在过去半个世纪所承担的 传统任务已经不再能够防止这类恐怖分子的攻击,而此类攻击肯定会再次发生,也许, 下次会发生在欧洲。
冯:美国不仅要求北约把反恐作为重要使命,而且要求北约具备完成这一“新使命” 的能力。美国参议院外委会成员理查德·卢格表示,“如果我们不能保护自己免受大规 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袭击,北约将失去保护自己的根本意义”。布什政府在其上台后公 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以一种要挟的口气写道,北约仍很重要,但条件是欧 洲伙伴愿意并有能力反恐。只有做到这一点,北约“才能够重新像冷战时期一样成为大 西洋联盟成员国集体防御的中心保障”。
孙:显然,美国的强硬口气已表明它对北约很不满意。“9·11”后,北约启动了1949 年签署的《华盛顿条约》“第五条款”,即“对任何一个北约国家的攻击,均被视为对 所有其他成员国的攻击”。北约提出将与美并肩而战,同时派五架军事侦察机参与对美 国领空的巡逻任务。但是美国并没有领北约的情,没有以北约的名义发动对塔利班的打 击。因为美国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了一个“教训”:欧洲盟国不具备与美共同作战的能 力。科索沃战争刚结束就有评论说,科索沃战争既是北约有史以来进行的第一场战争, 也是它进行的最后一场战争。其含义很明显,就是美国人嫌欧洲人出工不出力。
冯:照此说来,北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北约欧洲国家的军事能力。
牛:对。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是遏制 + 威慑,主要依赖美国的战略核力量,特 别是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拒绝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核计划后,欧洲国家长期以来仅以 常规武器配合美国的核遏制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安全战略转为参与和扩展,核力 量的重要性下降,美军迅速转而装备先进的常规武器。此时,欧洲却没有及时跟进,其 远程战略力量投放和精确打击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成了欧洲军事力量的致命弱点。克 林顿时期美国多次向欧洲盟国施压,要求其增强军事力量,“分担责任”,但一直未见 成效。如刚才孙博士所说,科索沃战争后,美国意识到“只有美国有能力去触及和解决 影响北约安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科索沃战争爆发不久,北约便制定了《防务力 量计划》,要求全面提升欧洲的战斗力。但是三年之后,当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时,美 国发现大部分欧洲战机仍不能够在美国的指挥系统下作战。美国在遭受重大恐怖袭击后 大规模扩军备战,准备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者出重拳,更迫切地感到了 北约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性。鉴于1999年北约提出的防务力量计划内容太广泛,缺乏重点 ,不易执行,估计美国在此次峰会上将要求确定出欧洲军事力量的致命弱点,明确欧洲 防务的重点,希望通过有关强化欧洲军事力量的一揽子计划。为了让欧洲更有效地配合 美军的行动,美国认为欧洲军力增强必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军事现代化,如强化快速 反应和部署能力;二是标准化,如统一通信标识等,以便美欧能协同作战;三是建立一 支两万人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
冯:那么本次峰会将出台一些什么样的具体改革措施?
牛:具体来讲,布拉格峰会将通过一项新的战略宣言,明确将反恐和反扩散作为北约 未来的首要任务,并宣布将组建一支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同时,峰会还将通过《新防务 能力计划》以及机构和机制改革的一揽子协议。按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建议 ,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共2.1万人,但其主要作战部队为5000人,包括海陆空和防化等多 兵种,装备最新的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快速部署和持续作战能力。
刘:牛先生提到了北约的机构和机制改革,这也是北约自身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由 于“9·11”后北约面临的威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按地域划分的指挥体系已失去了其 合理性,并严重阻碍北约快速部署和动员资源,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北约将逐渐以按职 能设置的指挥体系来替代按地域划分的指挥系统,使指挥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因此,未 来几年,欧洲盟军司令部的指挥系统将会相应出现大规模的调整,包括对各战区的重新 调整和设立新的机动部队司令部。
牛:对。北约机制改革主要是适应东扩后成员国增多而提出的。北约在历史上曾进行 过四次扩大,但新一轮东扩是最大的一次。为保证北约从19国扩大到26国之后的决策和 运作效率不受影响,避免联盟退化为一个“清谈馆”,北约急需对其现行机制进行一次 大幅度的改革。首先是决策机制的改革。北约秘书长将被赋予更多权力,包括可决定给 北约各主要部门分拨资金的行政权力。预计在相当时期内北约还不会放弃一致同意的决 策原则,但北约高层希望在紧急情况下需迅速作出决定时,能采用一种更有效的决策方 式,目前北约正在探讨这种紧急决策方式的可能性。其次,北约理事会计划在一年内将 北约总部现有的400个委员会削减一半,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官僚主义。
洪:以上各位关于北约改革问题,主要是从美国角度谈的,我想补充一些欧洲国家对 北约改革持何种态度的内容。欧洲国家原则上同意北约改革。我所说的原则上是指,这 些国家会接受北约职能的调整。秘书长罗伯逊原先是英国国防部长,他的一些想法可以 代表欧洲国家的态度。“9·11”后,罗伯逊非常担心北约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被 “边缘化”,不受美国重视,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因此,我认为欧洲国家在 北约新使命问题上会同意美国的立场,在布拉格峰会中达成这个共识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另外,由于近来新一轮恐怖活动的加剧以及跨国威胁的增加,欧洲国家也深感需要成 立一支轻武装、高配备、以空军制动的快速应变部队。
美欧争论
冯:洪博士提到欧洲人原则上同意对北约改革,那么是否意味着改革具体实行时不会 一帆风顺?为回答这个问题,我建议我们从布拉格峰会议题转入一些深层次的分析。“ 9·11”对大国关系的影响似乎可以说是将原先的敌人拉近了,同时将传统的盟友推远 了。随着美国“邪恶轴心论”和“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今年以来大西洋联盟一直处 于一种紧张状态,双方矛盾由经济、环保政策领域上升到了外交和安全领域。美国学者 卡根认为,“在重大战略和国际问题上,美国人来自火星,欧洲人来自金星,他们之间 的共同点越来越少”。美国人习惯从战争出发,崇尚武力和强权;欧洲人则从和平出发 ,信奉外交手段和国际组织。美欧在安全观上的重大分歧对布拉格峰会会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呢?
牛:我认为,美、欧在北约问题上的矛盾和争吵同北约的历史一样长,但双方的分歧 从来没有像“9·11事件”之后这样明显。最近几个月里,美、欧双方的一些领导人及 学者甚至把这种矛盾上升到了北约生存问题的高度。尽管提法过于夸张了些,但布拉格 峰会确实面临一些重大挑战。突出的一点是在威胁评估问题上。虽然美、欧都把恐怖主 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列为最重要的两大威胁,但从民意调查看,在对这两项威胁 的严重程度的认识上,欧洲人分别比美国低了近3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欧洲人感觉世 界并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可怕,他们认为萨达姆固然是一个威胁,但也不必急着赶他下 台。虽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再警告,欧洲也随时可能遭受恐怖袭击,但只有 18%的欧洲人认为未来的恐怖袭击不可避免。不仅如此,还有55%的欧洲人认为,美国的 对外政策应当为“9·11”恐怖袭击负责。北约成立后的40年中,美、欧之所以能团结 一致,就是因它们对苏联威胁有相同认识。如我们前面所分析,布拉格峰会将把反恐、 反扩散作为北约的首要战略目标,但如果欧、美对恐怖威胁的严重性在认识上有较大差 异,那么双方在行动上就很难协调一致。例如,在欧洲人没有感受到现实威胁的情况下 ,他们就很难相信去欧洲和地中海以外的地区作战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而美国则要求北 约快反部队须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军事行动。
洪:的确,正是因为对威胁的评估不同,所以我认为,欧洲国家在国防开支上也不会 按照美国的要求去做。2003年美国的军事开支将占其GDP的3.65%,是全世界军事开支的 40%。而同期,欧洲两个最大的军事大国法国和英国的国防开支为其GDP的2.5%,欧洲第 一经济大国德国仅占1.5%。今年6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布鲁塞尔北约国防部 长会议上说:“国防开支占GDP的2%或2.5%是合理的”。这应该是美国对北约欧洲成员 国提出的最低要求,英、法、德等富国理应出更多钱。另外,欧洲花在国防上的钱的效 率也不高。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经常说,欧洲的国防开支是美国的一半,效益只有美国的 十分之一。根据改革计划,欧洲盟国需要在未来十年内不断增加防务预算,达到国内生 产总值2%的水平。而多数欧洲国家将欧洲经济发展和实现一体化作为重中之重,增加军 费难度很大。
冯:我想从更宽的视角去认识这个问题。我认为,欧洲人不愿把钱花在武器上,除他 们对当前安全威胁程度的估计与美国有分歧外,可能与美欧不同的战略理念或战略文化 也有直接关系。冷战后美国处于世界力量的巅峰,享有世界“无敌”的全面军事优势, 因而崇尚武力和单边主义,醉心于以传统手段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其战略理念更富于 进攻性。欧洲著名学者埃弗茨批评美“手头只有一个锤子,因而将所有问题视为钉子” 。法、德等欧洲国家则受自身一体化历史的影响,形成了与美不同的战略理念,认为在 国家间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全球化时代,曾在欧洲发挥了“惊人作用”的所谓“新功能 主义”,即经济一体化会“外溢”至政治领域,进而实现安全一体化,同样适应于世界 其他地区。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说,“许多欧洲人将他们的地区经验应用于全球大舞 台”,相信“法德和解奇迹”同样会在其他国家之间发生。欧盟委员会负责外交的委员 彭定康针对美欧分歧的一句话颇有代表意义,他说:“聪明的援助比聪明的炸弹更有效 、更有意义。”欧洲人对运用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抱有很大的疑虑。欧盟的一些高级 政策制定者说,有时确实需要动用军队来对付恐怖主义,但是欧洲也毫不含糊地告诉美 国,清除恐怖主义不能仅仅靠战争。欧盟认为,“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多管齐下,要去关 注混乱、无政府状态以及贫穷等问题”。“恐怖主义并不是来自于真空之中,需要采取 政治措施来解决造成恐怖主义的许多根源”。
刘:我同意这种看法。北约内部在战略思维上确实存在分歧。目前,欧洲盟国仍以战 略防御思维为主,战略重心仍是如何防御,他们认为北约是一个“集体防御的危机处理 组织”;而美国是进攻性战略思维,主张通过先进技术对威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以 此获得安全感。
孙:我接着大家的分析从美欧在具体行动上的分歧谈谈看法。首先,美欧关于北约“ 全球化”的争论可能激化。在1999年华盛顿北约首脑会议上,美欧在制定北约新战略时 就曾发生过激烈争论。“9·11事件”为美国推动北约“全球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 口——恐怖活动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因此北约的防区局限在欧 洲显然不适应时代需要了。对此,欧洲抱有强烈的戒心,认为北约的职能不应无限制地 扩大,不应充当世界警察;北约的核心任务仍是保证盟国安全和稳定,北约在区域外的 军事行动是为了把威胁挡在区域之外,区域外的军事行动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另外,美 欧在未来北约行动的授权问题上分歧也很大。美国主张军事行动不受联合国制约,欧洲 多数国家则坚持在北约外采取军事行动时必须得到联合国授权。其次,在处理北约和欧 洲两支快反部队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到美欧分歧。欧洲建立快反部队的出发点是获得独 立行动的军事力量,为欧盟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奠定基础。美国对此极为不满,千方百 计限制欧盟独立军事力量的形成,在欧洲快反部队宗旨、任务、军事资源等方面大做文 章,力求使其成为北约的“补充”,仅承担北约不愿干的一些“维和”任务。相反,美 国在组建北约快反部队问题上非常积极,希望该部队能够为美国全球反恐战略发挥重大 作用。
牛:我补充一句。有一个问题我相信欧洲国家在布拉格峰会上不会向其“盟主”让步 。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略手段上,美国主张“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包括“先发制人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在今年6月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劝告欧洲盟国的国防 部长们,并非一定要拿到确凿证据才能对恐怖威胁采取行动。他建议北约盟国突破传统 观念,迅速加入到全球反恐怖军事行动中去。拉姆斯菲尔德说:“唯一的防卫方式就是 ,努力找到那些全球性的恐怖网络,然后想办法对付它们,就像美国在阿富汗做的那样 。这是防卫还是进攻呢?我个人认为这是防卫。”我们知道,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把美 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当作自己的战略。但是,时过境迁,美国这次也不敢奢望北约的欧洲 成员会同意“先发制人”,因为这同欧洲的战略文化相去实在太远了。
发展前景
冯:鉴于美欧之间在安全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相信今后围绕北约的发展双方还会不 断发生争吵和矛盾。但我认为,总体上美欧双方的共同利益仍大于它们之间的分歧。“ 9·11事件”后美欧能够将反恐和反扩散确立为北约新战略目标,这说明北约的存在和 发展仍符合它们的共同利益。这是北约的生命力所在。“9·11”后西方报纸有许多关 于北约面临死亡的文章。冷战刚结束时,美欧以及其他国家也曾有过类似的评论。但事 实证明,这些人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未来北约的发展前景?
孙:我认为,虽然北约是冷战产物,但其生存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存在问题。北约 与华约不同,是冷战的“胜利方”,在冷战后有时间“从容”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探 讨改造的方式,以适应新的形势。事实上,冷战结束至今,美欧对北约前途一直在思考 和争辩。看来,它们还是有共识的,即在现阶段都还想继续保留北约。理由大致有三个 :第一,北约是确保西方国家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安全利益不可或缺的机制,是联系美欧 同盟关系的主要纽带和象征。鉴于冷战后美欧在世界上面临诸多挑战和共同任务,例如 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市场化、民主化改造;应对西方国家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制定符合 西方利益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北约盟国采取共同行动。第二,尽 管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明白,欲实现“美国治下的世界”, 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盟国的帮助,而美国领导下的实力强大的北约是联 系和借助欧洲盟国力量的最理想工具。正如美国总统布什今年6月1日在西点军校所说的 那样:“美国需要其他伙伴帮助。”同时,美国还可以通过北约达到控制欧洲、抑制俄 罗斯、介入世界其他地区安全事务等多重目标。第三,从北约欧洲盟国角度看,冷战时 期,欧洲安全主要靠美国提供保护,为了控制欧洲盟国,美国也有意识地拉开与欧洲的 军事差距,希望在欧洲建立一种分工机制,即美国提供军事保护,欧盟“主管”经济, 欧安组织负责人权与民主事务。冷战后,欧盟在一体化建设中虽然也强调建立共同外交 和安全支柱,但重点仍集中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在军事上的差距越拉越大。目前欧洲在 军事技术上与美国有15至20年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拉大。布热津斯基曾指出,“美欧 关系实质上仍是美国对欧洲的军事保护”。这句话虽然直率难听一些,但是事实。就连 经常与美闹独立的法国也承认北约仍是欧洲安全的基石,法国和欧洲安全过去和现在都 离不开北约。这就是为什么冷战结束后北约没有步华约的后尘解散的根本原因。
洪:我同意在安全方面欧洲国家仍在依赖美国的看法。顺便补充一句,法国等欧洲国 家反对美国NMD计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美国会借此搞独立防务,推卸对欧洲盟国 的责任。英国下院国防委员会于今年7月30日发表的报告说,“北约欧洲成员国应增加 国防开支,否则联系美国和其盟国之间的纽带将会瓦解。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国不能被 允许脱离北约”。可见,欧洲防务确实还需要美国,为防止美国撤走,它们需要北约这 个机构来“留住美国人”。
冯:刚才孙博士谈到“美国需要伙伴的帮助”,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事实上许多人 对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9·11”后说的“使命决定联盟,而不是联盟决定使 命”印象更为深刻。
牛: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不少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美国目前的对 外战略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盟,一种是传统联盟,一种是临时性联盟,拉姆斯菲尔 德所指的是后一种。他曾明确说过,美国在反恐战争中非常重视临时性联盟,但并不是 说美国准备放弃传统联盟,这在新国家安全报告中讲得很明白。不久前发表的《美国国 家安全战略报告》称,北约的重要性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共同价值观,二是共同防卫, 三是跨大西洋纽带。布什总统在今年4月也曾表示,北约仍然是欧洲和美国安全的支柱 。美国精英人物认识到,由于历史文化和现实国际格局的原因,美国重视军事力量,欧 洲强调接触和软力量,两者之间存在着协调困难。尽管如此,北约的欧洲盟国目前仍发 挥着执法和情报搜集的任务,美国还寄希望于未来北约发挥更多的军事功能。美国明白 ,虽然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没有国际支持很多事情难以办成,欧洲也知道仅有 软力量是不够的。因此,美国需要盟友,欧洲需要力量,互有所需,一个强大的北约符 合美、欧双方的利益。
冯:我也想就北约对欧美各自的重要性补充一点看法。对欧洲来说,现在确实还谈不 上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防务力量。人们通常把欧盟正在组建的快反部队称作欧洲独立武 装力量,但事实上它对北约的依赖很大。欧盟明确表示,建立欧盟快反部队只是对北约 的补充。在发生危机时,首选是北约,当北约不愿意采取行动时,才会启动欧盟快反部 队。此外更重要的是,欧盟快反部队的资源也来自北约。显然这样一支部队很难说是真 正含义上的独立武装力量。即使这一快反部队真正独立于北约,它也只是用来处理地区 冲突和维和之用的。至于美国,布什政府是一个美国利益至上的政府,因此它一定会要 求北约盟国与美国一起“分担安全成本”的。而且只要欧洲国家在安全上继续依赖北约 ,美国就无需过于担心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会离开美国走得太远。我还想说明的一点是 ,由于美欧军事实力的差距,同时也由于欧盟在很长时间内还难以建立起共同外交和防 务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美欧在安全领域不可能建立像经济领域那样的平等伙伴关系 ,美国会继续保持北约盟主的地位。换句话说,今后北约的命运仍将掌握在美国手里。
由此看来,北约的生存应该没有问题,那么扩大对北约未来有什么影响?
洪:可以肯定地说,新一轮扩大对北约未来的地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东扩后,北约 的战略防线在东部将直接推进到俄西北边界,其南翼也将与孤悬一角的土耳其连成一片 ,北约战略纵深得到进一步扩大。尤其对西欧而言,随着北约边界的进一步东移,在中 亚和高加索地区蔓延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恐怖主义与欧洲更远地隔离开来。同时,在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斯洛文尼亚等国入盟后,北约南翼的战略地位也进一步巩固。届 时,整个欧洲大陆将基本处于北约的控制之下。随着第二轮东扩计划的实施及俄战略地 位的进一步削弱,俄已很难与北约进行强硬对抗。为避免被孤立于欧洲国家的集体之外 和出于改善自身的外部安全环境考虑,俄将不得不更多选择与西方合作,争取与这个世 界第一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尽量利用新近建立的俄北“20国机制”来 维护俄安全利益。
刘: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北约有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性。 第二轮东扩之后,希腊、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将成为北约在巴尔干的前沿 阵地,同时也将成为北约和美国反恐斗争的前哨。北约南翼的巩固和土、保、罗三国合 作的扩大,将大大促进西方国家在高加索和黑海及里海沿岸地区的利益。同时,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还将扮演北约未来进一步东进的战略跳板角色。美国军事工程部队现在正 紧锣密鼓地改造罗马尼亚境内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蒂米什瓦拉和费什泰什蒂空军基 地以及康斯坦察黑海港口。它们可用来向东面和东南方向对北约兵力进行战略调遣。在 这方面,保加利亚紧随其后,美国和西欧军事专家也在那里改造军港和机场。所有这些 在建的通向阿富汗、中亚和高加索的军事运输通道对北约未来反恐行动及进一步向东扩 张将具有特殊意义。罗马尼亚军方已明确表示,如果需要,该国空军基地和港口原则上 已准备好用于打击伊拉克的行动。
冯:刘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北约的东部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世界 各国一直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北约是终会将乌克兰甚至中亚国家也吸纳进来。
牛:从长远来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布热津斯基有一句名言,“北约是一个由准备 为联盟贡献的国家组成的联盟”。但从中近期来看,这种可能性较小。尽管乌克兰乘“ 9·11”后俄罗斯对北约态度的转变已表示愿意加入北约,但最近美国与乌克兰的关系 并不妙。不久前,美、英专家刚从乌克兰回来,他们报告说乌克兰违反国际禁运条例, 向伊拉克出售先进的雷达跟踪设备。布什决定在布拉格会议上惩罚乌克兰总统,可能取 消计划中的乌克兰—北约首脑会议,不欢迎乌克兰总统与会。
冯:谈到北约扩大的前景,我想不少人会担心甚至惊恐。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北约东 扩并不可怕。
刘:是的,在我们分析北约东扩影响时,也要注意到俄罗斯对“北约威胁”已进行了 重新判断。俄认为各种迹象表明,北约不准备对俄进行攻击性行动,吸收波、捷、匈三 国入约后,俄的安全形势未发生逆转性变化。俄罗斯官方有评论认为,“不应对北约东 扩估计过高”。甚至有一些俄专家指出,东扩并不能使北约强大,而只能使其实力被削 弱。原因首先是北约要实现新入约国军事现代化,将耗费大量的资源,新老成员将承受 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专家统计,北约至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才能解决大部分由于东扩 带来的财政、物资和组织问题。其次是新成员国都要按照北约标准削减部队,保加利亚 和斯洛文尼亚部队将分别削减约1/3,斯洛伐克将减少近一半,罗马尼亚将由9.8万人减 至7.5万人,这会引起新矛盾。
冯:关于北约与俄罗斯未来的关系,刘教授能否进一步分析一下?
刘:好的。俄罗斯国内有不少人认为,北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相信“9·11 ”后北约会进一步朝着政治组织方向发展。俄与北约建立“20国机制”后,双方在军事 演习及情报交流等方面合作势头良好。普京曾表示,如果北约由军事集团转变为政治组 织,俄不排除加入北约的可能性。目前俄处理与北约关系的指导思想是利用反恐机遇, 通过加强与北约的接触,将其逐步转化为对俄利益不再构成威胁的机构,并使俄融入其 中,谋求在北约组织内部利用共同起草文件和讨论欧洲安全施加自己的影响,使俄成为 北约的特殊伙伴和未来欧洲安全体系的一员。俄罗斯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分析家认为, 现在对俄罗斯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有多少个国家加入北约,而是怎样发展同北约的 关系。从目前俄罗斯实行的政策看,普京在某种意义上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俄这样做的 目的是为了从总体上全面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为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冯:前面我们大家谈了保留北约对美欧的重要性、北约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以及俄罗 斯与北约关系的前景。我想,关于北约未来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仍需要我们继续跟踪研究。比如有人认为,以反恐为新使命后的北约将会进一步政治化 ,也就是说它的政治功能将加强,军事功能将下降。北约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是军事政治 组织。北约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认为北约有三大功能,即“留住美国人,赶走俄国人, 管住德国人”。显然,只有军事功能北约是不能够实现这三大功能的。但当时在冷战时 期军事功能是最重要的。最近我看到一篇法国人写的文章,说北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其政治作用是在成员国之间以及北约与非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一个安全空间。北 约将来如何发挥它的政治作用?
洪:这里有一个事实值得关注。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批准了由美国提出 的关于东西欧国家军事防务合作计划——“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这一计划受到欧洲各 国的普遍欢迎。所有中东欧国家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数独联体国家先后与北约签署 了“和平伙伴关系协定”。这是北约在冷战后一直发挥政治作用的主要战略平台。根据 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框架文件”的规定,北约将同那些愿意加入该计划的国家分别签署 双边协议,进行军事、政治合作。所有参与国承诺在防务、军备控制和国家民主化等方 面与西方国家进行合作和政策协调。参与国将按西方标准改造本国军事力量,所有军队 均应由文官控制。参与国还应公开国防预算,并向北约开放军事设施。同时,北约与和 平伙伴国家还相互交换各自的防务计划、预算及安全方面的信息;各参与国亦将向北约 总部派驻代表。北约对和平伙伴关系国不明确提供安全保障的义务,但当它们的“领土 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北约将与其进行磋商。在必要时,北约与伙伴国将 共建联合特遣部队,执行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
冯:看来和平伙伴关系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北约的外围,使北约从西欧地区性集体防 御组织向全欧性政治、军事组织发展。我相信随着反恐成为北约新使命,今后北约会继 续加强它与非成员国的“伙伴关系”,不仅通过军事途径,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和 环境领域动用广泛的手段,建立一个跨欧亚地区的“欧洲安全大厦”。
好,今天我们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