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 443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快速,电力行业越来越普遍。电气设备技术管理主要指借助完善的科学技术,对电气设备实施有效的维护与保养,进而减少安全隐患。电气设备事故,是导致电力系统出现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施有效的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还能够将最新科技信息应用于电气设备之中,更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气设备;信息;技术监督管理
引言
电气设备是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条件,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主要对象是变压器、发电器、高压断路器等,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参量,以及表征设备的特征参数,将获得的数据与比之参数进行比较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判断设备是否是出于正常运转的状态,是否需要维修或调整。对于检测识别出来的设备隐患与缺陷及时的通知检修部门,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检修,尽量避免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
1电气设备信息收集
1.1对电气设备有效标准信息、运行资料信息予以收集
电气设备有效标准信息,不仅包括原始数据信息,而且还包括其设计、制造、试验、运行以及检修等标准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电气设备实施规范化与标准化技术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电气设备运行资料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收集内容之一。电气设备运行资料信息主要包括设备运行数据与设备运行事件状态。对这些数据信息予以收集,实施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将其作为档案进行保存,对以后判断、分析以及处理电气设备安全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1.2对设备试验资料、检修维护资料信息予以收集
设备制造过程以及安装投运初期等试验资料,均属于设备试验资料。设备试验数据资料信息不仅要收集完整,而且应定期予以更新。同时,只有对试验数据及相关数据趋势性实施定性分析,才能够对设备运行情况予以有效掌握。这样,才能够有效弥补设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应创建信息数据库,对相关规范标准试验材料进行保存,利于以后查阅分析。同时,对设备检修维护资料信息也应进行有效收集,并将检修维护内容与时间等资料予以归档。
2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信息化管理
2.1构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工作,首先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来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收集获取、分析评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与故障状态表现出来的数据是极为明显的,但也存在介于正常运行与故障之间的灰色状态,处于灰色状态的设备运转检测数据较难区别。因此,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鉴别,准确的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健康。构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将各类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而是要记录电气设备在各个时段的运行状态,保持信息记录的整体性、连贯性,通过综合分析各项数据与状态参量,来对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判断。
2.2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高效管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来说,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首先,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实施班组管理模式,协调并解决各班组在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杜绝漏掉任何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风险。其次,实现设备信息的资源共享,畅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一旦发现风险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到各部门尤其是检修部门,以便及时的进行排除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建立信息登记相关制度,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设备的质量问题,准确有效地掌握设备的闲置与使用情况,以加强各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协调管理。
2.3利用云检测平台提升检测的效率与质量
近年来,云计算、云服务在各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气企业中也有应用。利用云检测服务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其负荷程度,统计相关检测数据数值,进行运行状态隐患警报等。与以往的检测系统相比,云检测平台可以有效的保证监测的准确性,还能实现配电房的无人值守,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的监测平台获取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合理的安排检修工作。
3 电气设备实施技术监督管理分析
3.1金属监督
金属监督即金属技术监督。该监督能够杜绝金属材料及焊接部位发生事故,进而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首先,电气设备实施金属监督不仅包括对线路、母线以及各种设备金属支架予以检查维护,而且包括对线路电力金具以及隔离开关触头镀层等进行查看。其次,对杆搭构架金属构件进行金属监督。杆搭构架金属构件以及焊接缝等位置非常容易发生锈蚀,因此,应经常对这些部位予以检查。第三,对线路电力金具以及绝缘子等部位应没有凹痕、裂纹锈蚀毛刺等,因此,也应该对这些部位定期进行检查。第四,对金属传动件以及隔离开关触头等部位实施检查。
3.2性能监督
对电气设备性能实施有效监督,不仅能够保障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而且是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重要内容。(1)电气设备性能监督内容。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输电线路以及发电机等设备均属于电气设备。首先,对电气设备标准、规程以及反措执行情况实施检查,有效完善并实施系统规范。其次,加强绝缘技术监督管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设备,依据相关标准,应制定相应的绝缘监督计划与整改方案,保证其能够有效满足相关标准。第三,检查预试率、消缺率以及完好率等相关内容。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对存在的设备隐患及时予以整改,认真落实反事故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第五,对绝缘事故、故障、异常以及缺陷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并予以认真消除。同时,依据对电气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对设备进行完善,认真执行反事故措施。第五,对绝缘、过电压以及防污闪等执行情况予以有效检查。对高电压设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绝缘试验与检查,有效保证电气设备健康运行。借助有效技术措施,对过电压进行有效预防,进而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检查与绝缘试验,保证其性能稳定。第六,对接地网措施实施有效监督检查。只有接地网按照规定要求实施,才能够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如果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就应对与外部相连通信线路进行检查,通过借助高电位转移隔离措施,使其能够符合标准。(2)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趋势。电气设备性能监督趋势分析能够使电气设备健康运行。在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直流电阻试验值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各相泄漏电流差别应符合相关规定;直流电阻试验值与初始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在变压器绕组中,直流电阻、泄漏电流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电容式套管也应与电气设备相关标准相符。同时,实施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的趋势分析,在数据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对设备运行状态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气设备健康持续运行。
结语
伴随着社会用电量的激增和电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电气设备的数量与结构复杂度不断攀升,这种变化对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与日常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最基础设施,实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及时的发现并排除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维修的成本,进而提高电气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明.综述电气设备状态检测重要性及状态维修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7).
[2]吕天豪.电气设备管理中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运用[J].商,2016(21).
论文作者:李学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状态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标准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