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占童生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占童生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511431

摘要:近年来,我国为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大了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国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沥青路面的发展。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由得关注沥青公路路面容易出现的损坏问题:平整度差、行车不舒适、颠簸起伏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因此提高沥青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的各种损坏问题应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中控制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前言:

高速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质量,因此,在加快高速公路路网改造建设中,质量是关键,有质量才能产生效益。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下面就谈谈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的病害有:车辙、推挤、拥包、泛油、松散、坑槽、唧泥、开裂等。

1.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不足

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指在高温或荷载长时间作用下,抵抗荷载作用而不产生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其特征有车辙、推挤及泛油等病害形势。高温稳定性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高温稳定性差外因:1.行车速度的降低增加了车轮荷载与沥青路面的作用时间,鉴于沥青这种粘弹塑性材料的“时温等效”特征,根据流变学的一般规律应用温度与时间的换算法则,长时间承受荷载与高温同效,相当于提高了路面的瞬时温度;试验室在高温天气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路表瞬间温度达到60摄氏度以上,接近沥青软化点;荷载与路面作用时间加长的同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热亦增大,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降低,加速了车辙的产生。2.客运和货运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量迅猛增大,特别是重载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作用,交通流的渠化,车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高温稳定性差内因:1.集料作为整个混合料的骨架,必须提供足够的抗剪强度来抵抗重复荷载作用,软弱混合料会把每一次车辆通过时产生的微小的而永久的变形累积起来,最终形成以混合料向下或侧移为特征的车辙,成为软弱混合料车辙。2.混合料施工时碾压不到位,未达到混合料应有的压实度,路面通车后车轮迹带北二次压实,轮迹带凹陷,形成车辙。3.粘层有酒布量控制不好,其仅仅起粘结作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均为自由沥青,更加关注减少沥青层间污染,增加粘结性。

2.沥青路面的离析、松散

广义的离析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特征之一,从原材料开始、到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离析贯穿了于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沥青路面施工出现离析主要是施工工程中控制不好,控制不科学、不严格。

沥青混合料离析包括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 (1)级配离析是指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在路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偏离了设计级配,沥青含量的不均匀则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2)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混合料现场温度差异较大,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混合料比较硬,难以压实,空隙率大,承载能力下降,抗压抗折强度降低极易形蒯两部松散、坑洞,造威到路早期损坏点,严重的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沥青路面透水及坑槽:

①孔隙率是控制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参数,路面孔隙率过大将导致大量水分进入到路面,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坑槽、唧浆等病害。②原材料碎石针片状含量过大,混合料从软弱出断开裸露,水分进入,导致坑槽碎,碎石含泥量过大,软弱颗粒含量偏大形成破坏点。③沥青与碎石粘附性不好,行车后出现剥落产生坑槽,透水。矿粉质量的好坏也与路面透水性有直接关系。

4.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

造成沥青路面开裂是由于下承层开裂或承载力不足造成。沥青路面裂缝分为:结构性破坏裂缝,温度裂缝(低温裂缝、温度疲劳裂缝),半刚性路面的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由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由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等。影响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控制、基层材料控制、气候条件、交通量和车辆类型、施工因素。

减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措施有:1.科学设计沥青路面结构。2.施工方面:(1)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2)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3)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或最迟在养生结束后应立即用乳化沥青做透层或封层。(4)透层或粘层完成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二、针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1.沥青路面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原材料主要为碎石集料、沥青、填充料,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参配、加热搅拌均匀形成沥青混合料。所以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控制是控制沥青路面质量的最基础部分。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选,对整个工程的效益及工程质量起到根本性保障作用。举个例子,选取浙青路面碎石,选取应该优选选择使用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等碱性石料,不宜选取石英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酸性石料。选择原材料还应经过材料试验合格才能用,例如集料压碎值、磨耗值、磨光值、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矿粉、沥青、外加剂等材料需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科学设计路面结构及沥青配合比

沥青路面半刚性路面应选用于缩系数小、抗冲刷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强度材料做基层,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针人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沥青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建立在试验、检验、调整、完善基础上的一项技术工作,只有分阶段,并结合试验、施工设备反复进行验证、调整,才能获得满意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3.改进技术,严把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对专业人员进安排定期培训。对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后期维护等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生产水平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沥青路面施工新方法新技术。严把施工工程质量,为了在保证工程进度的情况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施工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第一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全检的基础上,注重对施工过程的检测,按照规定数量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均需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施工;第二是施工单位加大管理力度,对监理单位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通过增加质量检查人员、强化施工过程三检等手段,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总结: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一个连续工程,从施工准备到混合料的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路面的质量产生影响,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这样就需要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精心组织工作,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的监控和督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为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只有认真研究这些病害产生原因,从设计、材料生产工艺及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预防这些病害进一步发展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

[2]《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4]《道路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5]《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黄军平

[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侯俊太

论文作者:占童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占童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