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建议*
董 杰
【摘 要】 心理弹性是在面对压力或者困难的境遇下,个人自觉主动地展现出来的自身所具有的优秀的抗挫特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在人们的压力应对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良好,但在抗压力和希望品质维度上心理弹性相对较差。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抗压力和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弹性;抗压力;积极心理品质
一、概述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思考、行动等各方面,认为心理弹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面临逆境、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各供热系统初投资费用折算到单位年,通过比较费用年值来选取各热源承担设计负荷.投资年值根据式(7)计算:
1.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发展研究人员Rutter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过程,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促进儿童良好适应的人格、社会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和资源,包括个体、家庭、社会中的影响因素,通常分为两类:儿童变量和环境变量。
2.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包含25个项目,分为5个维度,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CD-RISC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将心理弹性与心理资本的概念进行整合,主要用于探究个体所具备的心理资源。修订后量表的5个维度包括: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外部资源与掌控感;希望与乐观品质。
3.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得出,个人能力、安全关系、外部资源、希望与乐观品质4个维度的平均分均大于3,说明学生在这4个维度上心理弹性良好;且在能力估计维度上均分最高,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发展有较高的标准要求与期待。各个维度均分比较为:个人能力>安全关系>外部资源>乐观品质>抗压力,抗压力平均分<2.5。
二、研究结果
1.心理弹性概况。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一年级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检测误差是在验证待检测部分是否符合其设计公差范围过程中产生的验证偏差。根据假设检验理论,将检测误差分为第一和第二类误差,由显著性水平计算得到。
2.心理弹性在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在个人能力、抗压力、乐观品质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能力估计、对负面事件的容忍度、积极心态上的心理弹性优于女生;女生在安全关系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相对更善于处理和运用关系,在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优于男生;在外部资源维度上,女生均分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良好,他们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在遇到事情时,能够灵活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在抗压力和希望品质维度上心理弹性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程或辅导等形式开展,对那些主动求助的学生给予咨询和辅导,普遍侧重于辅导;而心理弹性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心理保健,需要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预防和发展上,在课程体系建构、校园活动开展等多方面落实与跟进。
三、讨论
1.高中生心理弹性现状分析。
本文以对硝基苯甲腈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进行脒基化反应,合成了对硝基苯甲脒,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考察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考虑到目前企业的生存与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存在直接联系,研究了母液套用次数对产品质量及收率的影响,为企业生产减少“三废”提供了数据,有利于企业的平稳生产。
表1 高一学生心理弹性在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性别比较上,男生整体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女性,尤其在个人能力、抗压力和乐观品质上,这与不同性别学生的思维与应对方式、社会角色、适应情况、家庭教育等因素都有关系。一般来说,高中课程难度增加,尤其在理科方面,男生的接受程度一般高于女生,这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构建情况;在应对方式上,男生倾向于通过打球、跑步等能量释放的高强度活动宣泄压力,女生更倾向于通过内省、日记、倾诉、寻求他人帮助的方式应对。影响心理弹性的最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对学生认知、思维、价值观等的塑造,尤其在亲子教育中,父母的唯分数观、家庭关系不完整、过分宠溺或忽视都会降低学生的心理弹性,导致耐挫力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等情况。
2.提高学生的抗压力。
学生的抗压力主要体现在应对学业产生的压力,面对挫折、失败的修复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则体现为客观评估压力、应对压力、挫折教育、阳光心态等系列课程。如在“拥抱压力”一课上,活动目标为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通过心理游戏领悟压力的内外原因;掌握简单实用的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与情感互动中找到共鸣,并了解应对压力的方法。具体实施上应注意课程的连续性,设置系统的公共课程,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抗压力。学校还应发挥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入手,帮助家长科学育人,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3.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乐观品质分数也相对较低,反映出学生对于学习及生活的预期缺乏乐观期待,可能会伴随消极、失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并进一步影响其行为表现。因此,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学校可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同伴群体中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08(4):995-998,977.
[2]崔丽娟,俞彬彬,黄敏红.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J].心理研究,2010,3(3):47-52.
[3]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4]缪胜龙.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5):23-27,41.
[5]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6.
[6]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7]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6.
[8]刘明波,李淑臻.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9):71-75.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48-0054-03
【作者简介】 董杰,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00)教师,二级教师。
*本文系太仓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微型课题“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中学生学业焦虑辅导对策研究”(课题编号:WX2017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高中生论文; 心理弹性论文; 抗压力论文; 积极心理品质论文;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