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渗透与启示_高考论文

新课改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渗透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启示论文,新课改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旧课程高考的命题思路已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理念,2007年高考旧课程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及自主命题的天津卷、北京卷、重庆卷、四川卷等则体现得更加明显。这给备考复习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新课改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渗透

其一,以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同时隐性切入了当今国家生活的重大热点问题

文明史范式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广义的文明,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贯通古今中外,并可吸纳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的核心内容。现代化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整体化的实质是工业文明将世界联为一体。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置深受文明史范式影响,三个历史必修课模块实质是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六个选修课模块主要是文明史重要问题的展开和深化。近年来,文综卷历史命题已明显受到文明史观的影响,文明史范式已成为指导文综历史试题命制的风向标。下面以2005至2007年文综卷历史科材料解析题的统计为例:

(备注:2005年高考只有全国卷Ⅲ,没有四川卷;2006、2007年高考没有全国卷Ⅲ,只有四川卷)

从上述试题来看,以文明史为新视角重新整合教材在材料解析题中已经有明显的体现,而且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大块内容的考查在不同年份有不同体现:2005年侧重于政治文明;2006年侧重于精神文明;2005年和2006年也涉及到物质文明;2007年侧重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以文明史的新视角进行命题,同时还隐性切入了当今国家生活的重大热点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读史明智,让年青一代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和所创造的重要成果,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从不同类型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是历史教育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高考试题命制渗透文明史观,可以使学生“通史识今”、“学以致用”,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搭起坚实的桥梁。

其二,考点选择体现了新课改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同以往的教学改革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课程观”与“教材观”的不同。新课改之前历史教学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一年一度的《考试大纲》在圈定考试范围时基本上“以纲为纲”。而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只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新课程下的高考要依托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依照这一思路进行的高考命题也就谈不上命题是否“超纲”的问题。

例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Ⅰ第12题考查古代帝王的谥号,这道题与其说是历史题,倒不如说是一道语文学科上的文学常识题,综合起来看,是一道文史结合题。文综全国卷Ⅰ第15题考查清末湘军组织形式的特点;天津文综卷第19题从当时人民追求服饰的变化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崇洋现象等;文综全国卷Ⅱ第21题考查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的典型战例。这些知识点都是《考试大纲》明确划定的“考试范围”外的内容,甚至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等知识点在大纲版历史教材和新课标各版本的历史教材中都没有详细的叙述。

上述命题思路的变化无疑体现了“课程观”的课改理念,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不可能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而要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但是,这种命制思路对于使用老教材的学生而言,无形中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备考复习都无法突破教材的框架,高考中出现这些学生不了解或者无法深刻了解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问题,就给备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三,试题的命制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改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例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Ⅰ第14题八旗制度的早期特点、第17题国民革命军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第20题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的标志性事件,属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文综全国卷I第1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周之代李唐”之“社会之革命”的含义。教材中介绍了“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史实,而根本未提“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武则天上台本身就是士族地主阶层势力衰落、庶族地主阶层势力发展的产物;武则天上台后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使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重用酷吏、推崇佛教等都是打击士族地主的措施。文综全国卷Ⅱ第23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等文字叙述可知,作者主张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反映了高考命题对新的学术研究动态的关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再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Ⅰ第18题考查近代“民教冲突”反映民族危机这一时代背景,2007年文综天津卷第22题考查国共两党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团结抗战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试题的命制明显渗透了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备考复习的新要求

其一,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渗透文明史观,注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审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就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此外,还要注意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联系与区别。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现代化史观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其核心,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整体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

笔者建议师生阅读以下几本著作,以增加对文明史观的了解: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和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等。要注意的是,运用上述三种史观重新理解高中历史五本教材要把握一个“度”:不宜太深、太难,能了解其基本观点,能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认识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问题即可。

其二,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目标”为指导,立足学科基础,坚持“三轮复习法”,突出前两轮复习,培养基本能力

近年来《考试大纲》一直坚持“四个方面”、“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这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最终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这些要求与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基本吻合,课标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等要求。

实践证明,要达到上述能力要求,传统的第一轮单元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热点问题跨学科综合复习“三轮复习法”(也有许多教师将第一、二轮复习合并,把专题复习渗透到单元复习中进行)仍然能够顺应时代需要。不管是“三轮复习法”还是“两轮复习法”,都必须立足学科基础。基础知识最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

在单元复习时,必须先根据《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做到“(知识)点透(彻)”。这一阶段的复习一般到每年的2月份结束。

专题复习要对各科知识点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达到“线(索)清(晰)”。这一阶段的复习在文综考试模式实行后变得更加重要。要打破传统的按三大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单独设置专题的做法,注意从中国古代史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史,从中国近现代史延伸到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设置要小型化,再按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范围设置专题也落伍了。专题讲解不能仅仅简单罗列知识点,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专题知识线索,还要挖掘隐性知识,用新视角审视专题,找出新的切入点。

在专题复习中,必须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即形成思维主线。专题思维主线可从以下方面分析: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思考对现实与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如关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思考,关于近代化探索的思考等。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反思,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等。

接着,进入主题内容分析,按照上述思维主线进行纵向的、横向的归纳、分析训练,掌握有关专题的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并从横向分析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得出一般规律的历史启示。还要注意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进行分析比较。

再次,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例析讲解,强化知识重组意识,形成思维线索。以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为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专题知识网络,搞清楚中国主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突出孔子学说、孟子和荀子的观点、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独尊地位的形成、朱熹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实质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联系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陈独秀等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将近代史上的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专制帝制结束和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与西学东渐过程纳入专题,并客观评价儒学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二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侧重于理解和比较能力,可比较董仲舒、黄宗羲、康有为、陈独秀等人观点的异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观点差异产生的原因。三是注重创新、形成历史认识。通过创设问题“不同历史人物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你能得出哪些认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学?”让学生分析并理解以下内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发展和演变;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同一事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和作用等。

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为实现科学应考服务。

其三,最后冲刺阶段的综合复习应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第三轮复习学生首先应回归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最后整理,理清线索,形成体系。应重视以下几点:①重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典章制度等,掌握了历史主干知识就掌握了历史发展的脉搏。②重视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性质、结果和影响,从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二是注重热点。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为了达到此目的,往往以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命题,这已是近几年文综命题中的趋势。

三是查漏补缺,自我检测。经过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后,可进行自我检测,看还存在哪些问题。除了将以往历次考试的试卷进行搜索、整理外,重做失误题目,分析失误原因,以检测复习效果,提高解题能力。

标签:;  ;  ;  ;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渗透与启示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