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护理干预;气管插管;效果
全麻是临床上用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等方法,使病人全身的意识和感觉消失,以顺利进行手术。现在临床上基本采用的都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吸入麻醉是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使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散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方法,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由于牙龈功能不健全,气管插管后会导致齿痛的发生或是牙齿的不舒适感。叩齿咽津是中医养生护体的重要观念,“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叩齿能健肾固齿,刺激唾液分泌[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 212 例,男 51例,女 161 例;年龄 21-72 岁,平均年龄 46 岁;均为恶性肿瘤拟在全麻下手术,按照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组,对照组 106 例,观察组 106 例。2 组患者性别比、年龄、麻醉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办理入院手续,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入院评估并协助完善术前检查,饮食指导,术前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备皮,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等,术后发生齿痛时给予饮食指导。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在入院时即指导患者进行叩齿锻炼,第一天三次,每次20-40下,第二天开始逐渐增加次数,直到每次能坚持100下,每天三次,方法为张大口腔,上下齿对叩,力度以自己能听到声音为宜,可配合咀嚼口香糖进行锻炼[2]。
1.2.3 效果判定: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进饮进食时询问主诉是否有牙齿痛及对冷热酸甜的敏感性,根据主诉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对冷热酸甜轻度敏感,进食时稍有不适感;中度: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齿痛;重度: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牙齿也痛。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χ—±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齿痛总发生率为 27.4%,对照组齿痛总发生率为的 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术后齿痛发生情况比较例(n=21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全麻基本采用的都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在进行吸入麻醉前要先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前需要用牙垫撑开口腔,直到手术结束,患者清醒才能拔出气管插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牙齿处于长时间的咬合状态,牙龈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会出现牙齿疼痛或敏感的现象,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影响进食及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术前进行叩齿锻炼,能增强牙龈功能及颞颌关节的灵活性及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后带来的不舒适感,保证术后正常及时进食,提供身体所需营养,促进术后恢复。在叩齿的过程中,受试者的颞肌、咀嚼肌、内外侧翼状肌、舌肌等口腔肌群也随之运动,产生类似于咀嚼的作用,刺激口腔唾液腺体的分泌。同时,也刺激了咽部的相关感受器,使迷走神经兴奋,唾液分泌增加,另一方面,《黄帝内经》指出:“肾主骨,为水脏,主津液[3]。 叶天士《外感热病篇》云:”齿为骨之余“,人的 上 下 牙齿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过[4]。 因此通过叩击上下齿,既能达到健肾固精,通调水液的效果,又能同时调和脾、胃促进后天津液的化生输布,从而极大的促进唾液的分泌[5]。叩齿咽津可以活动足少阳胆经上的听会、上关 穴,肝胆互为表里,达到疏泄肝胆气机的作用[6]。
4 结论
气管插管后引起的齿痛及对冷热酸甜的敏感,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影响进食,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本研究通过术前指导患者叩齿锻炼,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咬合肌及牙龈疼痛和牙齿敏感严重程度,提高了患者耐受力,尽快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促进饮食、排泄恢复正常并提高了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由于受个体牙质及锻炼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性及方法等领域值得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佩仪.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224-225.
[2] 缪云仙,杨晓娟,董泽兰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舒适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17,(3):87-88
[3] 李 锋,张 鹏,任秦有,等.肾“主水”理论初探与实践[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8):731-732.
[4] 张崇富. 论道教叩齿养生的理论基础[ J ]. 宗教学研究,2015(1):31-34.
[5]宁冰洁,邱圣红,陈佩仪等.揉按颊车穴与叩齿对于健康人唾液分泌的影响研究[ J ]. 护理学报,2019,26(3):5-7.
[6]刘倩,郭庆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在肝硬化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J ]. 护理学杂志2014,29(4):54-55.
论文作者:李华芳 ,缪云仙 ,董泽兰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