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原兰炼二小) 730060
1929年,美国哲学家阿尔佛雷德·诺斯·怀特海在他的著作《教育目的》中说:灌输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而不能回到生活、解释生活、适应生活。
那么成功的课堂就是探索研究式的课堂、自我发现的课堂,将学习者与探究对象完全还原到最初知识点提炼前的状态,怀着疑问、带着好奇、带着目的的一堂课,这就是自觉的、带着研究兴奋点的课堂。功能性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达到学习目标的背景与支撑,以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
下面来说说几个课堂上的教学设计,真实情境的实验设计,事半功倍,课堂效果非常好。
情境实验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节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关节的作用呢?
我们的身体上有许多的关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们,可是怎么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呢?
教师让学生先来说一说。在表达中,学生可以说出一些关节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深”有感触——关节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我给学生一个反方向的情境:没有关节生活会怎样?
教师准备了坚固的纸筒,不同型号大小的,分组让学生套在自己的肘关节、膝关节、手关节上,来尝试做一些日常动作。
实验结果:我们不能握笔,我们不能下蹲……
关节让我们更加的灵活,让我们可以做很多的高难度动作,让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情境实验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节中,如何让学生理解骨骼的作用呢?
教师仍然让学生先来说说骨骼都是什么作用,学生能够说出骨骼可以支撑身体等等。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实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骨骼的作用。
一块豆腐,用手拍它,很容易就碎了。
把豆腐装进盒子(透明)里,拍,豆腐不会被拍碎。这就像是我们的头骨,它保护着我们身体柔软的组织。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实验中深刻地感受到了骨骼的保护作用、支撑作用。
情境实验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节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圆的半径处处相等呢?
通常我们都是告知学生圆的半径处处相等,或者通过画图测量感知。其实学生只是一个概念的记忆而已。于是,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实验,让学生真实地感知:
教师出示了3辆小车:
A小车,正三角形的轮子。
B小车,正六边形的轮子。
C小车,圆形的轮子。
分组让学生实验并思考,如果你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A小车,正三角形的轮子,行进中非常费力,即使行进,也会十分颠簸,颠簸起伏度非常的大。B小车,正六边形的轮子,行进中非常费力,即使行进,也会十分颠簸,颠簸起伏度还是非常大。但是A小车会比B小车更加费力。C小车,圆形的轮子,行进方便省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很得出如下结论,来佐证为什么有的“很费力”“十分颠簸”“不颠簸”“十分省力”。
结论:正三角形:R1>R2。
正六边形:R1=R2>R3。
圆形:R1=R2=R3。
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得出:A小车比B小车更加费力的原因是——正三角形当中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的长度差大于正六边形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的长度差(即:正三角形:R1-R2=a;正六边形:R1-R3=b;a大于b)。还有学生甚至可以想到,因为正六边形更加接近圆形,所以正六边形的车轮比正三角形的车轮会稍微好拉一点。那么正10边形比正六边形更好拉一点,正N边形,N越大,越接近圆形,因此越省力,那么圆就是最省力的,因为半径差处处为0,也就是半径处处相等。这样,学生真实地在情境实验中感受到了“处处相等”。还有学生有了拓展和发散,一下子就想到了“割圆术”。
好的情境是一道桥梁,让我们的教学少走弯路,顺利而迅速地到达目标。数学课也需要“实验”,好的实验,真实地验证,不就是最好的情境吗?数学课堂是这样,在科学课堂上,很多时候都需要有实验。其实从探索知识的角度来说,实验是必需的“情境”,创造出一个极具契合点的情境,就能“顺理成章”“顺水推舟”“一石激起千层浪”“恍然大悟”。
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在思索如何导入、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引导,其实都是为了课堂有实效。创造很好的情境就是在寻求通向实效的桥梁。我在教学中兼任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我意识到科学实验其实就是很好的情境,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就是重点。而将“实验”用在数学课堂上,这不就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知识的体现吗?好实验,就是好情境!
论文作者:温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小车论文; 半径论文; 关节论文; 骨骼论文; 轮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