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技术进步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技术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进步论文,要素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543(2010)04-0053-09

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国内外的现实中大量存在,它所表现出的强劲竞争力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集聚现象尤为突出,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行业,好莱坞的娱乐业,瑞士的钟表业及纺织机械业,台湾的新竹科技区。在国内也存在规模不同的集聚现象,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器产业,江苏的纺织业,佛山的瓷砖业,上海的金融业,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信息产业,温州和宁波的服装业。生产者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具有很多优势,而这些优势又可以很好地解释集聚现象,集聚经济是产业集聚的结果,也是生产活动集聚的基本驱动因素。

国外最早开始研究集聚现象的是马歇尔,[1]他指出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共享有利于企业获得更稳定的劳动供给,劳动者获得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二是中间投入品与专业化服务共享带来的分工深化;三是知识的溢出,新想法、新技术迅速扩散,并促进更多创新的出现。大量的同一产业的生产企业集中于某一区域,将会促使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实现对专业技能的工人的共享。这种共享因此具有“蓄水池”作用,效益好的企业在扩张时能够很容易获得额外的劳动供给,工人也不会因为所在企业的状况恶化而长时间失业。随着这些生产企业的集聚,对中间投入品和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很大,这就促使生产这些中间投入品和专业化服务的企业实现内部效率(即规模经济),同时随着地域的临近以及相互间信任程度的加深,产业集聚还会实现知识的外溢效应,一项新的专利或技术能够迅速地传播和扩散,甚至被消化、吸收并形成新的专利或技术,如此良性循环,集聚区域内的技术不断创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业分工也随之不断深化。

胡佛[2]指出,产业集聚所产生的集聚经济包含内部规模经济、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层含义。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指单个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本地化经济是指同一产业的大量生产企业的集聚所带来的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而城市化经济则指各行各业的企业集中给区域整体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导向等因素,我国制造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在该区域的不断集聚,产业集聚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使得该区域的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明显地高于中、西部地区。范剑勇[3]从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和地区差距出发,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并提高了该区域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数据,结果发现大陆地区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8.8%左右,高于现阶段欧美国家5%左右的水平。同时这一集聚效应在省际之间有存在差异和没有差异两种情况,在非农产业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扩大了劳动生产率在各省之间的趋异,将地区差距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朱英明[4]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借鉴于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聚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拟从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现状出发,分析由于产业集聚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流动趋势,并研究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制造业生产率的推进作用。

二、制造业的空间集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聚带,如江、浙一带的纺织业,广东的电子行业,云南的烟草制造业,这些产业集聚带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是分不开的,对我国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地方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提高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1.数据选取与方法选择

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指规模最大的几位企业的规模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作为产业集聚指标,它代表的是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几个省区占全国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2.测度结果及分析

通过相关计算,得到了我国21个制造业行业的集中度指标值及其各自所集中的前四位省份,具体结果见表1。

若将行业的集中程度按照30%、50%、70%三个分界点来划分,位于30%与50%之间的为轻度集中,位于50%与70%之间的为中度集中,而高于70%的则为高度集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

(1)制造行业的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绝大多数行业集中分布在前四名的省份中。轻度集中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58%)、医药制造业(39.67%)、饮料制造业(40.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0.31%)、烟草制造业(43.19%)、食品制造业(45.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8%)、专用设备制造业(46.84%)、农副食品加工业(48.88%)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9.58%);中度集中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3%)、通用设备制造业(58.24%)、造纸及纸制品业(60.39%)、金属制品业(63.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8.77%)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9.44%);高度集中的行业包括:纺织业(72.9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5%)和化学纤维制造业(78.16%)。

(2)制造业各行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所集聚的产业资源甚少。除了少数资源依赖型较强的行业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如烟草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这些高度地方化的行业对原料产地有较强的要求,是资源密集型工业,这些工业往往会集中在生产所需要资源相对富裕的地方,以便获得相对便宜的资源投入,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而其他对技术、资本有较强要求的行业则集聚于东部沿海,这些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快速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形成了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技术、资本、劳动力优势,促进了制造业行业在沿海城市的集聚。

三、制造业空间集聚与要素流动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从生产效率低的区域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区域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而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恰恰为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一种内在动力。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可以是资源依赖型,也可以是政策导向型。前者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空间经济理论,考虑到原材料、资源的运输成本等因素,为了节约成本,厂家就近原材料和资源设立工厂,而政策导向型的产业集聚,政府的决策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特定区域,促使生产企业在该区域的集聚。

改革开放后,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在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平均主义发展思路会延缓全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故随后实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地域发展战略,投资的重点转向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此外国家还从沿海地区开始,在税收、金融以及外资引入等方面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进一步刺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制造业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地域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地域集聚,制造业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集聚状况如何?主要流向哪些省份?这是该部分拟要解决的问题。

图1 强集聚区域

图2 弱集聚区域

为了分析的需要,此处将表中集聚强度大于等于5的省份归为强集聚区域,而其他的归为弱集聚区域,并测算出资本和劳动力在这两个区域的总的分布情况,结果见表2中的合计栏,图1、图2直观地显示了两区域的生产要素随时间的流动趋势。

从图1、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业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不断地集聚于强集聚区域,资本、劳动力在强集聚区域所占比重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资本从2000年的47.96%增加到2007年的55.32%,劳动力从2000年的47.33%上升至2007年的60.88%。相比之下,弱集聚区域的生产要素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减少,呈现直线下降的态势,资本从2000年的26.92%减少到2007年的25.05%,劳动力则从26.53%下降为22.64%。从单个省份来看,强集聚区域中的河南省表现出与该区域整体相反的趋势,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都出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这也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有关,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无法吸纳所有的资本和劳动力,故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较多。上海的制造业资本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这主要归因于上海经济结构的变化,上海正逐步建设成我国的金融中心,第三产业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内容,而制造业中除少数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外都转移到其他省份和地区,制造业资本也随之流出。弱集聚区域中的北京市则表现出与现实相符的趋势,制造业资本和从业人数都逐年下降,究其原因类似于上海地区,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被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所替代。总的来看,伴随着制造业行业的区域集聚,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区域间的差异不断加大。

四、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技术进步

制造业的区域集聚促使生产要素的集聚,同时也会带来知识的外溢效应,即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在集聚区域迅速的传播、扩散,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该区域的制造业竞争力。为了使技术进步对集聚区域的经济贡献可量化,可通过测算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1.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DEA方法是衡量技术进步的常见方法,其中,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由Malmquist于1953年首先提出,后由Caves等作为生产率指数加以使用。该方法的原理是,在给定投入下,实际产出与潜在的最大产出之间的距离测量了生产活动的效率。给定产出之下,实际投入与潜在最小投入的距离也测量了生产活动的效率,此概念叫做技术效率。对潜在最大产出的求解,实际研究中采用绩效最好的各经济体的产出来定义,通过线性规划方法得到。直观思路是:设想单一投入品、单一产出品的生产活动中,以横轴代表投入品、纵轴代表产出品,将各经济体的生产行为观察点描出,之后将同样投入水平下产出最高的点连起来,就可得到绩效最好的各经济体的产出前沿。具体方法为:收集到同一时期各经济体的生产行为观察值后,基于线性空间里的距离函数定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度量出各个经济主体的相对绩效。如果实际产出正好吻合于产出前沿,则称为技术效率等于1。如果实际产出低于产出前沿对应的水平,则技术效率小于1,与前沿的距离越远,则技术效率越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不会出现技术效率大于1的情形。

具体来说,这里研究将用DEA Malmquist指数法,该法由瑞典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Malmquist在1953年提出,用来分析不同时期的消费变化。1989年,Fare,Grosskopf和Ross将Malmquist的思想用到了生产率分析上,1994年,相关学者又建立了用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otal Productivity Change,TFPCH)的Malmquist指数。根据Fare等,[5]一个参考技术或者最佳实践前沿面可以由三种等价的方式

根据Fare等(1992)的分析,Malmquist的生产率变化(TFPCH)又可分解为技术变化(TECHCH)与技术效率变化(TECH)的乘积。在实证研究中,有两种分解Malmquist指数的思路(Ray和Desli,Fare等)。[6-7]为了得到以时期t为基期t+1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利用Fare等(1997)的思路,用上述两个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计算生产率的变化。

也即TFPCH=TECH×TECHCH,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等于技术效率变化乘以技术变化。实际测度中,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完成,常用的有DEAP、GAUSS和EMS程序。

2.测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率时,需要用到的数据为2000-2007年间的历年制造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固定资本存量,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其他为投入变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通过DEAP2.1软件,得到了各省份2000-2007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动情况,见表3。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各地区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强集聚区域还是弱集聚区域,其技术进步水平一直在提高,技术进步指数都大于1。2000-2003期间,强集聚区域和弱集聚区域制造业技术进步指数平均水平分别为1.111和1.102,强集聚区域的技术进步速度略快于弱集聚区域,高了近一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强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且用于生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资比较充足,加快了该区域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2005-2007年期间,两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分别为1.189和1.210,不同于2000-2003年期间,弱集聚区域制造业技术进步快于强集聚区域,以年均21%的速度不断增长,高于强集聚区域近两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制造业不断向中部和西部转移,这就使得原本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省份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快,技术进步迅速。

(2)强集聚区域和弱集聚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2000-2003年期间,强集聚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8%,弱集聚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9%,高于强集聚区域两个百分点。2005-2007年期间,两个区域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和14.7%。可以看出,弱集聚区域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强集聚区域,究其原因,由于弱集聚区域的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区的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促使该地区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总的来看,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对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制造业强集聚区域中,只有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呈下降趋势,且其技术效率的增长速度同样是下降的,但由于这三个省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技术进步增长水平的提高弥补了因技术效率的降低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下降。制造业弱区域内的所有省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都为正,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其技术效率绝大多数出现负增长。尽管如此,由于制造业行业在这些省份的集聚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表3中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弱区域内的所有省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进步的幅度较大(2005-2007年期间年均增长21%),从而抵消了技术效率下降的不利影响,导致该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上升。

五、结语

产业集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越来越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利用相关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的现状以及其对要素流动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加剧,区域间差距日益加大。通过计算我国21个制造业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发现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所集聚的行业较少,只有少数资源依赖型的行业集聚于中、西部地区,而对资本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省份。

(2)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加剧了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空间集聚。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不断由弱集聚区域流向强集聚区域,加剧了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

(3)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同时带来了知识的外溢效应,加速了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和进步。通过测算2000-2007年各省份制造业曼奎斯特指数及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集聚区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抵消了技术效率下降的不利影响,导致集聚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技术进步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