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伯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伯震

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同时,这也要求企业能够跟上社会的整体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使企业内部的经营模式更加符合当前的经济规律,能够不断帮助企业良好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基础的基本研究和阐述,就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这些基础,展开了企业在该管理模式下的具体研究,希望能够对国内各企业的发展起到一点帮助。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一、前言

企业要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对企业内部一些阻碍企业整体进步和创新的不良因素进行舍弃,并不断汲取一些新型的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其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一种富有现代意义的管理模式,运用该管理模式能够实现过程、对象全覆盖,从而保障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合法。当然,作为一种新式的模式,要与当前的企业进行有效融合需要经历一个不断研究和配合过程,以发挥该模式的最大价值。

二、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基础

(一)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基本方法

安全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如果没有进行一个良好的划分,就会使得各个程序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所以要采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就需要依照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步骤分配,并对具体步骤提出要求,以求能够满足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纵向、横向过程中的全面覆盖。这是一大类方法,可以分为好几种具体的理论方法,其中以“PDCA循环法”为典型的代表,该方法即是将四个字母拆分开来,分为Plan、Do、Check和Act四个部分组成一个闭环,在计划以后实施,并根据实施结果改善原定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生产管理工作能够的改进,不会原地踏步。[1]

(二)安全生产对象管理的基本方法

根据安全生产的对象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求达到“因材施教”

的目的,对不同的对象和内容要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对象提出要求,他们分别是:制度、人员、设备、物料和环境。这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纵向内容的全面覆盖。这一部分的管理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涵盖了安全目标管理法、全面安全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OHSMS管理体系和生产安全评价方法等等。[2]

(三)安全生产的关键点的点明

每一事物都有其发展和运行的关键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所以,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需求,将企业安全管理中的特定阶段和事件作为管理的关键性目标,用以辅助安全管理项目的整体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事故预测与防护方法、安全行动抽样调查法、危险性分析法、风行评估法、系统安全性检测法、故障排除法、危险操作检控法和安全文化建设项目等。[3]

三、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营现状

(一)理论基础和标准体系的发展现状

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一个近几年才被提出的一种理念,是源于最初的质量管理体系,其重点突出的是要关注安全质量的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员工的各个岗位的质量安全提出要求。并且,在2004年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目标,并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更发表文章,对具体的各行各业如何针对性的实行该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在上级的带动下,与生产标准化有关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也愈发的明确,尤其是在一些充满危险性的行业,如矿业、冶金业和机械业等,都先后开展了各项活动,相应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号召,且都卓有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应用的现状

虽然该管理模式在各企业的不断努力和完善下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短,经过不断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下面三类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国内众多企业的实际情形和要求。这是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种类繁多,且情况不一,正所谓“众口难调”,在进行标准体系的规定时难免会有所遗漏,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4]当前,就已经出台的统一性规范而言,对危险化学品、矿山和石油等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行业的标准规定,并且对一些如服装生产和酒店业等行业也做出了相应的明文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一般都是以部门文件的形式下发的,没有做好后续的完善和跟进工作。此外,当前的标准较为粗糙,标准不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造成标准落后的现象。有的只是对整个行业进行了要求,具体的实际事项并没有细化,对整体流程的把控没有很到位,需要对标准进一步的强化。

二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模式。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许多企业在不断的进行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模式。虽然这样的管理模式可能较为符合企业内部各项事宜的进行,但是由于相关规定在不断的变动和完善,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模式也许无法和社会的整体要求相契合,也无法和其他同一行业的企业相契合。这就会导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统一的模式,工作流程无法明确,工作内容无法协调,使整体的管理工作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并没有统一的模式,造成了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是缺乏有效沟通的信息化工具。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是要涉及到很多方面,这些内容在平时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都是独立存在的,对日常生产中的数据记录也是分门别类的放置在不同的部门中的。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和工具,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工作的时候就很难将资料都集中起来,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方面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重复性工作的开展会严重影响标准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5]

四、企业在该管理模式下的具体研究

企业在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时候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具体要求,比如:管理的最终要求是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持续有效三个目的,要对整个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对象和过程进行全面覆盖,保证管理的动态性和周期性。并且,还要求管理模式能够配备较强的适应性,对日新月异的法规和要求能够灵活的进行调整,避免大规模的推倒重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对管理模式体系结构的具体研究中,可以发现该模式的基础是安全生产过程总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对象,并在对过程和对象进行整合和完善之后,在对其中不同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从而最终达成该新型管理模式中的立体全覆盖的目的。

标准化管理模式由三大模块组成:核心要素集、基础信息库和管理工具箱。[6]核心要素集,顾名思义,是整个模式的中心部分,主要是对管理中核心要素对应的具体对象进行了内容和过程的要求。基础信息库,是要进行安全管理的数据基础,不仅是包含了管理对象的信息数据,还记录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管理工具箱是模式具体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包括管理中要用到的各类工具和表格等。

五、结束语

综上可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当前各行各业企业发展中都应该配备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对安全过程和对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发现当前的管理模式在应用时仍然存在着体系不够完善、企业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模式和缺乏有效沟通的信息化工具等问题,需要在核心要素集、基础信息库和管理工具箱这三个方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能力,发挥该模式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永坚.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5(7):282-282.

[2] 佘丹亚.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 科研, 2016(12):00097-00097.

[3] 董春林. 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28):90-91.

[4] 王丕坤. 对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J]. 中文信息, 2016(3):99-100.

[5] 胡哲名.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分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8):00101-00101.

[6] 郑伟伟.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0):97-98.

论文作者:李伯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李伯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