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破处 千帆竞渡——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感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破处论文,感言论文,命题论文,高考语文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业已落下帷幕。在这场决定着几百万考生命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艰苦奋战的不只是广大考生,一线教师、命题人员、评卷人员亦将接受严峻的考验。我们能否不辱使命,无愧于全国几百万智慧的头脑与渴求的目光,炎炎夏日,便是见证。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对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的认识,以就教于各方命题专家与广大语文教育界同仁。
一、对优秀试题品格的体认
一套优秀语文试题的标准是什么?明乎此,命题,我们才能出手公道;评议,我们才能出口公允。
在此,我们不想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只想从大众能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标准上来谈一套优秀语文试题应具备的品格。借鉴人们对客观世界不懈追求的三个层次,我们不妨说,一套优秀的语文试题,亦有其“求真”“求善”“求美”的三重境界。
所谓“求真”,有两重含义:一是命题当以科学性为生命,在是非对错等问题上不容商榷;二是命题当以对语文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恰当映现为内在的精神,在能力构成等问题上把握准确。
所谓“求善”,亦有两重含义:一是作为几十乃至几百万人参加的大规模书面考试,命题应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真正实现公平选拔,优胜劣汰;二是作为国家级的学科大考,命题应能够指引语文教学向着清明、通达的前程作良性的发展。
所谓“求美”,同样有两重含义:一是作为精神产品,命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感与艺术性,能够体现出命题者的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二是作为地区产物,命题应能够反映出各地教学改革的成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命题风格。
上述三重境界,知易行难。若三者不可得兼,可暂不求“美”,但必须求“真”与求“善”。其实,对语文命题而言,“求真”与“求善”已是很高的标准,而人人都神往的“美”也惟有在“真”与“善”兼具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否则,纵然我们有再大的勇气,也难免不使高考语文命题步入歧途。“天子跬步,皆关民命”,作为掌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命题者,此中况味,不可不察。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真、善、美”的标准将是我们对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作出评价与思考的可行依据。
二、2004年全国15套试题综述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种类可谓丰富多彩。除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4套试卷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11个省市还单独命制了11套试卷,共计15套语文试题。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13套试题则在教育部颁布的《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指导下命制。故从整体上看,这13套语文试题在总体框架上面貌统一,惟有在题目的选材和个别题目的形式上有所区别。
现按命题资历的先后将这15套试题分为如下三组,作一综述。
(一)全国卷4套——雍容大方,端然稳居全国命题的领军地位
1.《考试大纲》全面落实,百题命制从容不迫今年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命制4套试题。近些年来,考试中心在“言必信,行必果”方面堪称楷模,《考试大纲》(旧称《考试说明》)在广大师生心目中威信极高便是明证,今年同样如此。《大纲》上恢复的一个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拓展的一个考点(“正确使用熟语”)一一落实;有关负责人的说明文章中关于古文翻译的考查也全部兑现,而且对新考点的命题,平易大方,处理得较为审慎。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国卷的4套共100道试题虽体例一致,难度相当,却无一相同,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呼应,呈现出很高的专业水准。尽管在个别小题上存在一些争议,但如此规模、如此强度的命题,除去教育部考试中心外似乎无人能够承担。
2.稳定中求创新
全国卷从来不拒绝创新,这种精神在今年第六大题的“按要求衔接句子”“拟写广告词”“对对联”等试题中表现得很分明。
衔接句子在2003年的试题中由客观选择变为主观排序,而今年又由主观排序向情境写作转化。如全国卷(Ⅳ)第23题: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三条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 (海南) 晴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本题将“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体现在天气预报串讲词的写作上,强调考查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的要求又使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意味,这种综合不仅是语文学科内部的综合,还有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科)的综合。完成好这样的题目需要较好的语言运用技能,也需要较为灵活的思维和一定的相关知识,但这些要求都不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畴。
拟写广告词是首次出现在全国试题中,如全国卷(Ⅰ)第23题:
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本题在限定内容的前提下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命题者提出的“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使得题目呈现出一定的难度。因此本题不但在宣传国家语言政策方面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思维力度。
对对联作为一种古老的题目,首次出现在全国卷的4套试题中,如全国卷(Ⅲ)第24题: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______
②一代园丁乐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
本题将“仿写”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对偶)方法”体现在对联的写作上,带有一定的尝试性。因此,命题者没有提出严格对仗和平仄要求,所给对联的字数有多有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本题不仅考查了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味。
语言表达主观性试题,是语文命题中的一块实验田。全国卷命题者的智慧在于,他们的每一次实验、每一点创新都是扎根在现实的土地上,既为语文教学灌注了新的思想,又不违背《考试大纲》的要求与学生固有的认知。这决非灵机一动或偶露峥嵘,妙手偶得的背后是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3.稳定中重探索
全国卷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重大问题的探索。整份试卷,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作文。走到今天,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已经为人们普遍认识且欣然接受,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话题作文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如果不妥善解决两个问题,就可能损伤其选拔功能。这两个问题是:如何对付宿构甚至抄袭之作?如何区分优秀考生与一般考生?一面是必须坚持开放、鼓励创新不动摇,一面是必须拉开得分差距、增强试题的区分度——话题作文的命题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自2003年始,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就试图冲破“瓶颈”,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由。于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的话题出现了。经过去年的投石问路,今年全国卷4套试题中的作文命题,均以关系型出现,既是一种延续,也是对关系型话题更深入的探索。如全国卷(Ⅱ)第2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本题提供的是一个虽然很有现实意义却很难写出新意的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这个关系型的话题中,“放大”二字是构思的关键。遭遇挫折会带来痛苦,是一般人熟知的生活常识,而“该不该放大?为什么?”“如果应该,放大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该,如何保持甚至如何缩小?”……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认识才是选拔精英的“看点”。为了缓解选拔性试题带来的心理冲荡,命题者为考生编织了一组耐人寻味的对话:A的言论是对现实情况的概括,用化解痛苦与放大痛苦这两种态度的选择来引发考生思考;B的言论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通过对问题夸大来引起“疗救”的注意;C的言论最为重要,“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命题者罗列了上述种种生活经验,意在对考生做出提示,展示出此命题的普遍适用性。经过命题者的帮助,优秀的考生完全可以攻克难点,在“发展等级”上获得认可。
再如全国卷(Ⅳ)第2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幸福快乐与思维方式”这个话题,要求作者置身于“幸福”与“思维”二者关系的分辨与论析中。这不是简单的“1+1=2”,更不是“1+1<2”,而是“1+1>2”。换句话说,“幸福快乐与思维方式”不是单摆浮搁地谈幸福、话思维,而是要求考生对“思维方式决定着幸福观”或“幸福与否影响着思维方式”等哲理问题形成认识。由此看来,这个关系型的话题同样也为考生搭建了一个较高的平台,选拔意味颇浓。
有人认为,关系型话题的限制太强,不利于考生发挥写作水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关系型话题并非命题的窄化,而是命题的深化,它不仅令宿构与抄袭等行为难于实现,同时有利于优秀考生脱颖而出,笑傲考场。惟有在这种态势下,全国卷才能将发展等级的分值增至20分,也惟有在这种举措下,这20分才真正能够实至名归。
全国卷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和取得的成绩,理应赢得我们的敬意。
(二)北京卷与上海卷各1套——别有韵致,逐渐形成地区命题的独特风格
北京与上海有着各自独立的《考试说明》。经过多年的尝试与摸索,上海卷的风格已相当明显,北京卷的风格也已逐渐形成。
上海卷的命题者对语文考试的理性认识至少表现在4个方面:
1.考试的时空限定性决定了一纸语文试卷不可能考查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读懂能写”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理应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上海卷以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查为基本立意,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由水平性考试来承担,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不过多地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
2.考试作为对教学的指导与检测,不应脱离教材,而应力求使考生对课内所学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能力,进而去解决问题。因此,上海卷的命题与教材保持着较为亲密的关系,无论是阅读文本的选择还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迁移,均可在现行教材中寻到影像。考试,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便是引导学生好好上课,好好读书。上海人无疑是懂得这个最朴素的道理的。
3.考试作为关系到成千上万个家庭幸福与安宁、关系到几百万考生前途与命运的大事,试题的命制应有利于评阅的操作,不应存在任何争议与商榷。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化”,上海卷保留了为数不少的选择题(有人说上海卷消灭了选择题,此话不知从何说起);同时,那些主观表述题的标准答案也相当明确、统一,便于阅卷操作。至今还未曾听到人们对上海卷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4.考试作为对鲜活生命的判定,必要尊重人的个性,也必要给考生以自由展示的空间。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审视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佳舞台。上海卷近年的作文命题采取“一字立骨”的方式,无论是2003年的以“杂”为话题或今年的以“忙”为话题,均显示了海派文化的气象,如开放的胸襟,如思辨的眼光,如阅世的智慧,如文化的根脉,如艺术的情怀……一方面,在考试的要求和教学的熏染下,上海的考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另一方面,在考生素质的召唤下,命题与教学也必要为其发展提供可能——它们互为因果。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卷取得的成绩是否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语文测试三者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在上海已然形成?
若真如此,不仅是国家选拔人才之大幸,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之大幸,尽管不是每一个地区都能如此。
北京卷的命题经过3年的尝试与探索,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2004年北京试题来看,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增强主观表述题的分量。今年北京卷的结构呈现出“30+120”的格局,第Ⅰ卷的选择题压缩到30分,将科学类文章阅读置于第Ⅱ卷。考虑到首年推出这一举措以及阅卷的实际操作,这一部分阅读的主观表述题虽然只命了一道,但加大笔答题比重的用意是明显的。
第二,增强试题的思维力度。作为选拔精英的一道试题,今年北京卷的古诗鉴赏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拿到这含金量颇高的5分,需要考生具备如下素质:①透彻理解测试主文本苏轼的《红梅》;②领会命题者给出的苏轼诗论的精神实质;③能从测试副文本石曼卿、林逋、皮日休诗作的“断章”中把握原诗的神韵;④能够对命题涉及的多首作品进行比较并能够结合命题提供的诗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由此看来,今年北京卷的古诗鉴赏命题,与其说是对考生文学修养的考查,不如说是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本题从理论上说应该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在阅卷实践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增强对新题型的尝试。对同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测试,方式是多样的。如在对正确理解古文文意的考查上,全国卷今年加大了文言翻译的分值,而北京则另辟蹊径,采用传统的文言断句的方式来实现对相同问题的考查。断句和句意、文意紧密联系。一般来说,句意、文意明,断句就准确;句意、文意不明,断句就无从着手。断句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命题的这种有益尝试,无疑使我们的能力训练更为灵活,也更符合汉语教学固有的规律。
第四,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北京卷今年出了一道很新鲜的试题,即要求考生对北京的日常口语进行赏析,分析其如何生动形象。本题固然因对北京话的“自恋”而招至了一些争议,但增强试题的本土特征,使之反映地域文化的厚重积淀无疑是命题者努力追求的,只是这种努力应更加理性。
(三)其他省市地区卷共9套——各显其能,适度展现各地命题的新鲜思路
除了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共6套试题外,其他省市命制的共9套试题充分调动了各地方的教育资源,展现了各地区在语文教育和高考命题方面的长足进步,如此规模的高考地方命题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尽管在一个考纲的制约下各地的一些想法还难以实现,但仅就今年的这9套试题来看,同一体例下,同一考点的立意相同而风格各异的命题也颇可圈点:
天津卷散文阅读以刘心武《春从心出》为测试文本,在追求主观试题客观化的同时,增强了阅读文本的艺术性与可读性,体现了命题者不俗的审美品味;作文试题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富于哲理,同时颇具开放性,在题材与立意方面给考生提供了较为开阔的展示空间。
重庆卷古诗鉴赏命题以古人诗论为设问的核心,一连三问,层层深入,对考生思维品质提出较高要求;散文阅读以筱敏《山峦》为测试文本,颇具人文色彩,并与考生固有的历史认知相结合,使阅读测试的综合性得到增强。
辽宁卷将古诗鉴赏的分值增至8分,以版本辨析的方式考查对语言的鉴赏,以对古人“定论”进行辨析的方式来考查对作品的整体评价,角度新颖,起点较高;同时,散文阅读取消了选择题,加强了对考生表述能力的要求。
湖北卷散文阅读以湖北籍已故作家骆文《怀表,很老很老了》为测试文本,选文不仅感情细腻且表达含蓄,设题不仅角度多样且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作文命题以“买镜”为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立意深刻与构思新巧提供了可能。
湖南卷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颇为别致,以苏轼《放鹤亭记》为测试对象,命题中除阅读理解层面的传统考查外,还尝试着考查对古文的初步赏析,颇有创意;同时,古诗鉴赏的考查也颇有情趣,给出四句诗中对前三句的赏析,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对第四句进行赏析,这实际上是对阅读鉴赏中的整体性提出要求,也对主观试题的客观化做出制约。
江苏卷的古诗鉴赏以边塞诗《征人怨》为测试文本,四句诗无一句有“怨”字而无一句无怨气,命题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内容与手法两个方面设问,符合中学诗歌教学的实际;语言表达主观试题对书面语与口语的转换进行考查,突出了语言表达的实用性;同时,作文命题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富于文学意味与地方特点,开放性较强,能够较好地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
浙江卷的古诗鉴赏试题以文学鉴赏的多元化为切入点,为考生表达富于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提供可能;同时,在对语言仿写的考查中,将比喻修辞与对偶修辞融入其中,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与考查的多样性。
广东卷的语言表达试题增加了对图表解说的考查,注重语言表达的实际应用;同时,作文命题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表现了方言地区对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高度重视,很有特色。
福建卷与辽宁卷相同,取消了散文阅读中的选择题,增强了对测试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同时,在语言表达主观试题中,将标点的使用与句意的明确结合起来,角度新巧,综合性较强。
综上所述,2004年各地方命制的这9套语文试题,在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各地命题组的聪明才智,各有创意,展现了全国各地在语文教学与命题研究方面的喜人实绩。
三、对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考
2004年15套语文试题浮出水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果说这是大势所趋,秉持“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就今年15套试题的命制状况,我们又不得不对很多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以确保人才选拔的公正和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对考试功能的思考
作为一年一度的国家级大考,高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而言,这两个“有利于”的统一性在于,它们共同着眼于中学生母语水平的提高;而它们的区别在于,“选拔性考试”面向精英,“推进性考试”则面向全体。正是由于这二者的区别,高考试题必须具备良好的区分度,将不同层次的考生区分得尽可能清晰,同时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设舞台。语文试题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即“开放与限定”“起点与落点”的关系。
语文试题并非不能出得开放,而是开放性试题必须得到有效制约,否则将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不利于阅卷操作,不利于准确区分。面对几百万人参加的偌大规模的书面考试,全国卷多年来坚持的“主观试题客观化”的做法尽管遭到一些人“聪明人”的口诛笔伐,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选择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是科学、合理的审慎之举。2004年全国卷出现了拟写广告词的试题,如Ⅱ卷中要求考生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拟写,尽管命题者提出了诸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诸多要求,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只要我们不表现出义务献血险象环生,令人望而生畏,就很难视为无理。针对这道开放性试题可能对区分度造成的影响,命题者马上用下一题——对对联来加强限定。可见,全国卷时刻不忘在一张一弛当中找寻平衡,将开放性命题可能带来的区分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里。而那些热衷于语文试题“开放搞活”的人,缺乏的正是全国卷命题者这样清醒的认识。
除了开放性与限定性的制衡,选拔性试题的“高起点与低落点”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今年福建卷的作文命题无故遭到不少人的责难,就很能说明问题。
(福建卷第25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之所以受到非议,恐怕是考生不容易写好甚至一些考生根本写不出来。在我们看来,这个命题的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具有亲和力,与中学语文教材密切相关,所列人物均为考生熟悉或应该知道的;②具有选择性,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或兴趣做出取舍;③具有“不可复制性”,使那些“临时报佛脚”之作和宿构、抄袭之作难以立足;④具有选拔性,认识水平高、文化底蕴丰厚的考生很容易得到凸显;⑤具有导向性,对启发中学生的个性阅读与个性写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题的“高起点”在于它以命题的形式对考生多读书,多思考提出切实的要求,将那些思维水平低幼化的考生关在门外;本题的“低落点”在于它并未超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命题的取材与立意具有现实基础。
如何妥当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是我们永远的课题。
(二)对分省命题的思考
分省命题的目的是有利于公平选拔,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教学发展,最终实现全国语文教学的共同提高。要达到上述目的,命题的质量是关键。保证命题质量,我们必须对以下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
1.大纲的统一,不容动摇
《考试大纲》规定着考试的性质、内容、结构、分值等原则性的东西。作为地方命题,如果没有自己的大纲,似乎难以放开手脚。但是,如果全国各省市自主命题完全放开了手脚,也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在我们对语文能力的构成还缺乏清楚认识,在我们对语文教考关系还缺乏有力探索,在我们对大规模语文书面考试还缺乏科学无误监控的情况下,大纲的统一是尤其必要的。坦率地说,我们国家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还很不发达,各地的教学情况也很不一样,高考作为全国师生的指挥棒,具有指引方向或标志底线的作用。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对照现行《考试大纲》,如果大家都能真正做到“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考到什么程度学生就能达到什么程度”,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大幸了。而“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程度”等重大问题,怎么能由某一个省市来决定呢?国家统一标准如果废除,必将引起大的混乱。
2.全国卷的示范作用,应当珍视
全国卷尽管并非十全十美,但经过长期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在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的命题上已经相当成熟。各省市自主命题应该认真学习全国卷所取得的成绩,而不是有意要与之不同,甚至为了不同而出现命题思想上的倒退。全国卷求真、求实、求理、求新的智慧应引起各省市命题者的深入思考。
(三)对地方特色的思考
与分省命题结伴而来的就是对地方特色的认识。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第一,为何要有地方特色?第二,地方特色应如何体现?
我们不妨较为低调地去认识地方特色。追求地方特色首先是指语文命题应克服全国一张卷可能带来的局限。过去全国高考曾经出过一道作文题,给出两幅漫画,题为“妈妈只爱吃鱼头”,意在讽刺孩子不懂得体会母亲的爱心。而在南方的某些地区,鱼头是大家爱吃的精华,这种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使部分考生不明白命题者的意思。1993年全国高考散文阅读文本《青菜》中,作者所说的“青菜”是特指一种名为“青菜”的蔬菜,不是泛指所有蔬菜,所以北方的一些考生对文中“青菜”与“黄瓜”的并列不大理解。因此,我们所说的地方特色,首先是指语文命题应该消除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造成的理解差异,为考查单纯的语文能力扫清障碍。
如果我们比较积极地去认识地方特色,它是指通过命题反映出来的各地区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卷面所呈现出来的地方风物。如果在讲求地方特色的旗帜下,北京卷大考特考“炸酱面”,天津卷大考特考“狗不理”,重庆卷大考特考“麻辣烫”,湖北卷大考特考“武昌鱼”,并以此津津乐道,这实在是对“地方特色”的浅释或误解。此等视觉上或表面化的“特色”,不要也罢。如何体现地方特色,上海卷的命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对学术规范的思考
全国15套语文试题,实际上是对这10余个命题组专业品质的大检阅。深层次的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必说,单是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就很有统一认识的必要。高考命题无论是考点体现、题型设计或设问方式,都须反复斟酌、精心打磨以求得普遍的认可。仅就题目设问中的专业术语而言,今年的一些命题便存在需要进一步规范之处,比如下面两个设问就多少令人费解:“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什么叫“照应”?怎样算“照应”?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不是“照应”的惟一形式?);“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这样写”指什么?是指“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还是“在……后才写下这句话”?“作用和好处”如何理解?这是一个问题还是两个问题?)……审读这些指令不甚清晰的题干,无疑会使为数不少的考生无所措手足,这显然不是命题者所希望的。
命题有自身的行规,有特定的语言,在行业术语的问题上是不宜有“方言”的。看起来广东卷的作文话题“语言与沟通”对所有语文命题者来说也是个严峻的考验啊。
(五)对评阅工作的思考
大规模语文书面考试,保证其绝对的公正公平,不完全在于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阅卷工作甚至比命题工作还要重要。一般来讲,从命题到评阅会有5道防线来控制可能出现的误差,一是命题选材的限定,二是命题设问的限定,三是参考答案的限定,四是阅卷评分细则的限定,五是阅卷者业务水平与内心良知的限定。这5道防线中,前三道掌握在命题组手中,后两道掌握在阅卷组手中。
命题组与阅卷组应通力合作。首先,命题应时刻想到阅卷,每一点尝试都应以便于阅卷操作为依据之一。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对此问题早已认识得很深刻:“……求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征有密切关系者,以之测验程度,始能于阅卷定分之时,有所依据,庶几可使应试者,无甚侥幸,或甚冤枉之事。阅卷者良心上不致受特别痛苦,而时间精力俱可节省。”(《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面对前辈掷地有声的灼见,我们常常心生愧意,坦率地说,陈寅恪先生当年用来律己的话,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全做到。
“庶几可使应试者,无甚侥幸,或甚冤枉之事”,不仅是对命题而言,同样是对评阅而言,有识之士呼吁尽快出合考试法与阅卷法决非戏言。如果立法的道路还很漫长,而对阅卷员进行资格认定,组织一支强大的阅卷队伍就是当务之急,这与体育比赛中的裁判资格认定有着同样的意义。一名优秀的阅卷员不完全在于他的职称高低与教龄长短,而在于他能否正确领会命题精神、正确贯彻阅卷领导小组的意图,在短短数天的阅卷工作中守住这最后一道“马其顿防线”,不致“草菅人命”。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考核与追踪,建立这样一支较为固定的可以信赖的阅卷队伍,无论对于人才的选拔、教学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在一个日益讲求民主、日益呼唤透明的时代,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对几百万人参与其间的国家级大考,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试题出得稳妥,考生答得从容,阅卷判得公道。真如此,老师教得自然扎实。若“试题胡出,学生胡答,阅卷胡判”的谎言变为现实,老师也自然是胡教一气。真到那时,栋梁名落孙山,“生男埋没随百草”,朽木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更是国家民族的悲哀。观人风者,不可不察;居高位者,不可不慎。
以上是品读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15套命题的种种感受,不知全国各地的同仁们以为如何。冰破处,千帆竞渡,衷心希望高考命题改革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望到远方的一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