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49例临床分析论文_沈碧蓉1,孙苑2,王霞1

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49例临床分析论文_沈碧蓉1,孙苑2,王霞1

(1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四川巴州 636000)

(2郫县妇幼保健院彩超室 四川成都 611700)

【摘要】目的:对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临床疗效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49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潘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五联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23(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0%),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联药物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清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且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能够使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加快,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五联药物;幽门螺杆菌;胃溃疡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51-02

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帮助胃溃疡患者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帮助胃溃疡患者快速清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从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49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临床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2012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49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3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3(52%),女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2(48%),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为(50.49±6.83)岁,采用潘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3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3(54%),女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1(45%),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为(51.54±7.52)岁,采用五联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潘托拉唑40mg,q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五联药物进行治疗,甲硝唑0.4,bid,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bid,潘托拉唑一次40mg,qd,吗丁啉10mg3次/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效果分为(1)显效:所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溃疡完全愈合;(2)有效: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溃疡进入愈合阶段;(3)无效:经过治疗完全没有改善,溃疡无愈合的表现[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五联药物进行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3(9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9(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五联药物进行治疗下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23(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0%),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χ2=4.2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溃疡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中常有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伴或者不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且发作呈周期性,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部或者脐上方,常于餐后一小时内发生,一至两小时后逐渐缓解,疼痛多呈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一般较轻,可以忍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症状采取较为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疗效[2]。

目前对于寻求胃溃疡的有效治疗方式已经收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公认的胃溃疡的致病菌,是胃溃疡重要的致病因子。故此,对于胃溃疡的有效治疗的关键是对于胃溃疡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在此次研究中,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不同的临床方式进行治疗,旨在对对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临床疗效予以观察和分析,为日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多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23(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80%),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溃疡疾病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症状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在此次研究中主要以五联药物进行胃溃疡治疗,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抗HP感染的经典药物,而HP感染又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有效的抗HP治疗是治疗胃溃疡的基础,对于胃溃疡患者的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潘托拉唑作为一种苯并咪唑磺酰基衍生物,能抑制壁细胞的H+、K+- 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的抑制,从而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能够减少患者体内的酸性反应,因此能促进溃疡愈合,且药物稳定性好[3];而吗丁啉可促进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从而减轻患者饱胀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溃疡愈合有弥足珍贵的作用。

综上所述,五联药物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清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且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日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桂芳.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75-177.

[2]侯凤霞,李坤,张晓丽,等.加味左金丸联合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三叶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298-301.

[3]施晓峰.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39例[J].中国药业,2013,22(11):106-107.

论文作者:沈碧蓉1,孙苑2,王霞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五联药物治愈胃溃疡49例临床分析论文_沈碧蓉1,孙苑2,王霞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